- 年份
- 2024(6401)
- 2023(9488)
- 2022(7682)
- 2021(7022)
- 2020(5622)
- 2019(12578)
- 2018(11842)
- 2017(22313)
- 2016(11858)
- 2015(13080)
- 2014(13045)
- 2013(12737)
- 2012(11991)
- 2011(10714)
- 2010(11099)
- 2009(10485)
- 2008(9493)
- 2007(8550)
- 2006(7782)
- 2005(6711)
- 学科
- 济(51105)
- 经济(51070)
- 管理(30699)
- 业(26965)
- 融(25248)
- 金融(25245)
- 银(22357)
- 银行(22347)
- 中国(22316)
- 地方(22035)
- 行(21775)
- 企(19829)
- 企业(19829)
- 方法(16052)
- 农(15917)
- 数学(14301)
- 数学方法(14071)
- 业经(12053)
- 财(11954)
- 农业(11542)
- 制(11538)
- 中国金融(10954)
- 地方经济(10794)
- 学(9898)
- 环境(9570)
- 资源(8358)
- 发(7886)
- 和(7790)
- 理论(7443)
- 贸(7385)
- 机构
- 学院(161358)
- 大学(159021)
- 济(64914)
- 经济(63185)
- 研究(58640)
- 管理(58286)
- 中国(49992)
- 理学(49044)
- 理学院(48350)
- 管理学(47454)
- 管理学院(47162)
- 科学(36769)
- 京(34120)
- 财(30239)
- 中心(29975)
- 所(29266)
- 农(27922)
- 研究所(26642)
- 江(26295)
- 范(23900)
- 师范(23679)
- 业大(23677)
- 财经(23436)
- 州(22137)
- 院(21744)
- 农业(21616)
- 北京(21281)
- 经(21125)
- 经济学(20346)
- 省(20127)
- 基金
- 项目(112253)
- 科学(88425)
- 研究(83462)
- 基金(79092)
- 家(69031)
- 国家(68429)
- 科学基金(58680)
- 社会(52948)
- 社会科(50305)
- 社会科学(50289)
- 省(48052)
- 基金项目(42350)
- 划(38174)
- 自然(36802)
- 教育(36751)
- 自然科(35769)
- 自然科学(35761)
- 自然科学基金(35047)
- 编号(34611)
- 资助(31438)
- 成果(27549)
- 发(27356)
- 重点(26054)
- 课题(24839)
- 创(23393)
- 部(23237)
- 发展(22224)
- 创新(22049)
- 展(21875)
- 国家社会(21852)
共检索到25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悦 张桥云
在新发展阶段,积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成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导致中心城市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强。运用拓展的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地”模型分析表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会形成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金融资源的虹吸效应,而城市间距离的增加和多中心布局可以弱化这种虹吸效应。选取12个单中心省域和6个双(多)中心省域,以2006—2019年为样本期间的分析发现:在单中心省域,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对外围城市中小银行分支机构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随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大而减弱;在双(多)中心省域,中心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相互竞争)弱化了单个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对外围城市中小银行分支机构增长的负向影响;上述影响在地级市层面和县级市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中小银行均存在,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目前,多数省域的金融中心建设采取单中心模式,少数采取多中心模式。有条件的省域应适时采取多中心模式或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中心体系,同时也要重视和激励外围城市的金融发展及其从业人员效用水平的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小烬
金融集聚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升金融效率,然而过度的金融集聚将造成金融排斥与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缩小经济发展空间、滋生金融泡沫,不利于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金融适度集聚与分散理论,认为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分布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布局区域性金融中心。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存在东部多、中西部少的问题,区域金融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金融发展内部分异显著。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实现我国金融资源合理分布,改善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对我国金融整体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敏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活动的枢纽,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在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金融辐射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潮,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功能完善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培育金融市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
武汉 区域金融中心 功能 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美东 胡洋阳
金融产业集群加速了金融资源集聚,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合肥应以金融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合理利用合肥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以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群 合肥 区域金融中心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敏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产业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金融产业集聚具有自己的特征,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度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总部金融建设。国外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金融中心 总部金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国 王春梅
区域金融中心是以经济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具有一定经济或政治影响力。具有大量和高质量信息的中心城市应该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水平、地方政策的作用力等是影响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青岛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岛区域金融发展的实力、采取的主要举措针对性不强和个别关键性政策性措施不到位等战略性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调整主要举措和补充完善关键性政策措施等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
区域 区域金融 区域金融中心 战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美频 徐冰
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是推动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助推湖北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优势与不足,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区域 金融中心 中部崛起 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光溪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下发,支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云南成为第一个以国务院文件明确支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昆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定位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正先行突破、率先推进、特色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朝君
本文对我国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现状的比对分析,明确我国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王燕飞
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突破甘肃发展瓶颈、提升区域经济开发建设成效的战略选择。对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兰州金融中心目前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与主导作用,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加快兰州金融产业聚集区形成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关键词:
区域金融中心 建设思路 兰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杰善 朝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课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东营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是进一步发挥黄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尽管目前,东营市金融基础较为薄弱,但只要政府重视,积极引导,科学规划,措施得力,东营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就可以得到实现,从而更好地发挥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东营 黄三角 区域金融中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王韩
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当代国家综合实力提高过程中日渐突出,而硬实力的作用出现逐渐减弱迹象。近几年,伴随着区域金融中心规模的扩大及其协同性的加强,区域金融中心软实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力日渐突出,在提高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上软实力起到了硬实力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区域金融中心软实力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及学者的高度重视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