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1)
2023(3917)
2022(3275)
2021(2951)
2020(2434)
2019(5426)
2018(5217)
2017(9782)
2016(5505)
2015(6179)
2014(6297)
2013(6388)
2012(5912)
2011(5609)
2010(5610)
2009(5240)
2008(5165)
2007(4697)
2006(4206)
2005(3763)
作者
(17895)
(14880)
(14781)
(13869)
(9198)
(7357)
(6889)
(6004)
(5597)
(5197)
(5187)
(5104)
(4833)
(4680)
(4575)
(4534)
(4512)
(4331)
(4272)
(4160)
(3774)
(3648)
(3562)
(3321)
(3313)
(3258)
(3255)
(3199)
(3131)
(3066)
学科
(29488)
经济(29474)
管理(16172)
(11696)
地方(11279)
方法(10653)
(9511)
企业(9511)
数学(9254)
数学方法(9123)
地方经济(7457)
中国(6799)
资源(6453)
(6321)
环境(6065)
(5972)
(5751)
业经(5355)
(4599)
农业(4384)
(4045)
理论(3706)
生态(3568)
(3441)
(3423)
(3332)
金融(3331)
(3283)
贸易(3281)
技术(3098)
机构
学院(82776)
大学(82377)
(33192)
研究(32605)
管理(32492)
经济(32379)
理学(27576)
理学院(27198)
管理学(26715)
管理学院(26557)
中国(23891)
科学(21789)
(18854)
(17515)
研究所(16161)
中心(14689)
(13717)
(12930)
(12854)
师范(12853)
(12737)
(12308)
业大(12267)
北京(12027)
科学院(10791)
农业(10757)
(10561)
师范大学(10509)
财经(10233)
(9658)
基金
项目(59180)
科学(46727)
研究(42741)
基金(41348)
(36821)
国家(36569)
科学基金(30866)
社会(26720)
社会科(25394)
社会科学(25383)
(24342)
基金项目(22117)
(20427)
自然(19760)
自然科(19097)
自然科学(19089)
自然科学基金(18695)
教育(18589)
编号(17703)
资助(16562)
(14524)
重点(14007)
成果(13846)
(12483)
课题(12422)
(11730)
发展(11376)
计划(11269)
(11162)
创新(11101)
期刊
(37954)
经济(37954)
研究(21803)
中国(18361)
学报(12904)
科学(12798)
管理(11153)
(11135)
资源(9289)
教育(8820)
大学(8635)
(8402)
农业(8150)
技术(7979)
学学(7787)
图书(6588)
业经(5877)
经济研究(5506)
(5199)
金融(5199)
(5181)
统计(5107)
(5006)
技术经济(4898)
问题(4702)
科技(4604)
(4545)
决策(4504)
书馆(4487)
图书馆(4487)
共检索到12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胜利  
区域资源的优势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十分重要。该文首先解释了满意度的概念 ,以及多因子综合评价的一般法则 ,随后提出了自然资源综合满意度评价模型 ,并以江西省的土地资源评价作了实例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咏虹  
利用好区域资源优势和开发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资源优势是指某一区域拥有的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占有优势地位 ,区域资源开发优势则是指某一区域在开发利用本区域资源或非本区域资源方面拥有的优势条件和能力。区域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和相关性 ,是以一定的经济活动为前提的 ,必须通过区域间分工与合作才能显示与发挥出来 ;区域资源开发优势具有资源依附性和开发主体不确定性 ,其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立洁  
福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城市化进程仍显滞缓、投资环境不够优化、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作为沿海省份,福建必须充分发挥现已具备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这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忠娜  陈曦  王贵彦  崔永福  双峰瑞  陶佩君  
本文从自然条件、灾害多发性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太行山区贫困的根源,提出在干燥度配置植被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及生态工程原理等科学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山区资源优势,走合理开发和利用,培育支柱产业,自我脱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新奇  傅邦道  
本文通过对优势资源概念的阐述,提出了一套评价区域优势资源的指标系列,并对如何使用这些指标作了讨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晓伟  冯立梅  杨达源  欧阳怀龙  任朝霞  
气候资源是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分析和评价了庐山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庐山具有适宜的气温,适中的湿度,丰沛的降水,类型多样的气象景观,并且还有较长的适宜旅游期等资源优势。据此提出了开发四季旅游和度假旅游,建设世界别墅公园和大自然花园的构想,以期能充分发挥庐山风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使风景区保护与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相协调,同时又利于实现风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尚民  韩靖  
以传统的资源优势理论为基础,从资源、市场、绩效和投资主体等方面对高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建立高校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高校资源评价模型,对具体高校进行了验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洁  
当前县域企业融资尤其是县域骨干企业融资多采取互保联保的捆绑担保模式,在经济波动条件下,容易产生区域担保圈风险的传递问题。区域担保圈风险的多发、频发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区域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山东省高青县在处理区域内多起担保圈风险事件中,实施分类处置、理性救助,将辖内涉及多家企业和多家金融机构的多起典型担保圈风险成功化解,但财政实际上是对银行不良担保行为的被动埋单,是资源优势与条件约束下的次优选择。治理和防范区域担保圈风险应更多地从产生问题根源角度采取市场的方式进行规范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彬  常庆瑞  赫晓慧  
客观评价新疆地域资源优势 ,分析制约新疆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的障碍因素 ,提出新疆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认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兴新、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是实现新疆地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潜力趋弱,迫切要求培育高质量经济增长新动力。资源整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动力源泉,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发展的协调力、增长力、竞争力、吸纳力和规避力,还可以通过恰当的方法进行资源优势整合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通过对内蒙古资源匮乏地区的奈曼旗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其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资源优势整合对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段应泽  罗建文  
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隶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全县面积20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辖10乡3镇,81个村(办),19.3万人。元谋曾以发现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元谋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2670小时,年平均气温21.9℃,...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学诗  付章丽  徐福成  
利用资源优势抓好庭院养鱼田学诗,付章丽,徐福成(山东省菏泽地区行署办公室)菏泽地区在山东省属欠发达地区,是山东省淡水鱼重点产区,也是沿黄渔业重点开发区。近年来,菏泽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水资源充足的优势,大搞庭院养鱼,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允成  王立祥  温晓霞  
从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实际出发 ,分析了本区农业地域资源优势 ,进而对地域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①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及沟壑区甚少现代环境污染 ,生产环境洁净 ,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 ,组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 ,应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抉择 ;②紫花苜蓿在黄土高原旱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 ,又是高蛋白优质饲草 ,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为突破口 ,组建苜蓿草业基地 ,是发展本区效益型农业的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永清  谢迪辉  周茂权  
一、组建大桂林旅游区是搞活旅游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般认为,桂林旅游区包括桂林市和阳朔县,这是关于桂林旅游区地域范围的狭义理解。从资源类型组合关系、资源地域分布结构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宜将桂林旅游区扩大至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永福县、资源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市七县),共同组成“大桂林旅游区”。其理由是:(1)上述各县均与桂林市相毗连,将之划入桂林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