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2)
2023(9657)
2022(8127)
2021(7485)
2020(6155)
2019(13788)
2018(13912)
2017(24751)
2016(14056)
2015(15872)
2014(16506)
2013(15653)
2012(14402)
2011(13263)
2010(13550)
2009(12293)
2008(12196)
2007(11235)
2006(10032)
2005(9046)
作者
(43848)
(36040)
(35977)
(34074)
(22624)
(17448)
(16610)
(14197)
(13793)
(13019)
(12412)
(12372)
(11727)
(11530)
(11382)
(11134)
(11020)
(10647)
(10468)
(10161)
(9218)
(8991)
(8781)
(8339)
(8306)
(8136)
(8088)
(7824)
(7644)
(7403)
学科
(52016)
经济(51959)
管理(43239)
(30910)
(25869)
企业(25869)
方法(17198)
环境(17130)
地方(16678)
(15803)
中国(15221)
(14658)
数学(13696)
(13613)
数学方法(13413)
(12547)
业经(12306)
理论(11704)
(11592)
(11001)
(10736)
资源(10715)
银行(10707)
(10387)
(10296)
(10248)
金融(10240)
农业(9859)
地方经济(9553)
(8947)
机构
学院(198370)
大学(194819)
研究(71315)
管理(70063)
(67995)
经济(65927)
理学(58629)
理学院(57844)
管理学(56494)
管理学院(56149)
中国(55318)
科学(49112)
(43972)
(38311)
(36976)
研究所(34868)
(33612)
(33431)
中心(33366)
业大(31391)
(29565)
师范(29200)
农业(28956)
北京(27936)
(27033)
(27014)
技术(26047)
财经(25509)
(25353)
师范大学(23072)
基金
项目(133201)
科学(102018)
研究(97257)
基金(90466)
(81322)
国家(80649)
科学基金(66911)
社会(57436)
(56021)
社会科(54145)
社会科学(54128)
基金项目(47863)
(46694)
教育(44364)
自然(43465)
自然科(42157)
自然科学(42138)
编号(41397)
自然科学基金(41283)
资助(36443)
成果(33901)
重点(31287)
(30385)
课题(30323)
(27046)
(27031)
计划(25803)
创新(25311)
科研(25204)
项目编号(24417)
期刊
(84814)
经济(84814)
研究(54886)
中国(48946)
学报(36428)
(32749)
科学(31082)
教育(29333)
(26957)
大学(25767)
管理(25515)
学学(23869)
农业(22465)
技术(19154)
(17219)
金融(17219)
业经(14888)
资源(14406)
图书(14143)
(12165)
经济研究(11875)
财经(11392)
(10821)
科技(10417)
问题(10131)
书馆(9909)
图书馆(9909)
(9873)
职业(9671)
(9378)
共检索到309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郭旭东  何挺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基于“3S”技术的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将监测与评价指标应用于规划和政策制定,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服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晋华  朱锦  
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出发,按照金融业与社会各相关联系统的关系,选取了50个指标用来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明霞  
城乡一体化监测是为了考量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提供参考。对城乡一体化进展进行定期监测和测算,目前已成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城乡一体化监测指标筛选的视角标准和指标体系发展现状,尔后根据前期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出了计算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对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试点——苏州和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测算,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为构建区域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文章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共设计127项指标。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计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计37项指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共设计127项指标。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计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计37项指标。希望能够为各级央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策、为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党普兴  侯晓巍  惠刚盈  赵中华  
从构成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和决定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目前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建立和确定了由区域森林资源质量和构成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5个主要方面、决定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5个主要方面的15个指标、19个分指标、10个分指标的亚指标构成的5层递阶结构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树,田英法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监测科技进步统计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萌  陈烨  夏广军  
本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验,根据加强外汇流动性监管的要求,在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反映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估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从而确保银行外汇资产的安全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军  张鹏国  费良军  
运用P-S-R框架模型,针对苏里格油气田开发建设的项目特点,建立了一套油气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的4层30个评价指标。根据相应的规范法规对指标标准进行了分类;在灰色聚类方法基础上增加了指标一致化处理,然后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苏里格气田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表明:2007年和2010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第4类,2008年和2009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第3类,其中水环境压力、生物多样性状态、环境状态这3方面的影响较大。分析结果与该地区实际情况相符,为油气田生态环境建设奠定科学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彩霞  梁婉君  
人口、环境、资源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它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妥善解决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根据不同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更好地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分析了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常涛  
生态社区的出现和发展一直广受关注 ,建立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生态社区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态社区本身系统特点的探讨 ,尝试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对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功能 ,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全海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准确评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衡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后续管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补偿的重要依据。该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分别针对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特点,选定了减少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拦蓄泥沙、净化环境、改善气候、提高土地产出、增加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促进农业生产等18项具体效益,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确定了效益核算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振鸣  周晓  程健敏  陈邦林  王天厚  王开运  
基于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长期目标,将港口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对如何建设生态型港口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得到45项单因素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港区有所分异,整个评价体系分为5个准则层(生态环境、经济效率、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和10个因素层(大气/声环境、生物资源、基底质量、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循环经济、污染排放、清洁生产、环保投入、社会参与),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分配。进而根据2005年上海港年均生产状况和2006年上半年的港区环境-资源调查,尝试对上海港7种主要类型(集装箱、件杂货/成品、多用途、干散、粮食港区、液散、客运)的15个港区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