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4)
2023(6753)
2022(5714)
2021(5137)
2020(4137)
2019(9804)
2018(9246)
2017(18558)
2016(9305)
2015(10471)
2014(10367)
2013(10166)
2012(9502)
2011(8577)
2010(8422)
2009(7522)
2008(7269)
2007(6551)
2006(5727)
2005(5316)
作者
(25607)
(21836)
(21579)
(20434)
(13676)
(10383)
(9768)
(8479)
(7982)
(7385)
(7358)
(7037)
(6950)
(6858)
(6784)
(6579)
(6548)
(6307)
(6292)
(6188)
(5353)
(5215)
(5039)
(4925)
(4894)
(4683)
(4630)
(4444)
(4319)
(4243)
学科
(51930)
经济(51902)
(23716)
贸易(23707)
(23097)
管理(22960)
方法(21060)
(20964)
数学(18722)
数学方法(18610)
(15457)
企业(15457)
地方(15333)
(13513)
中国(11985)
(11261)
(10209)
出口(10201)
出口贸易(10201)
(9458)
地方经济(9428)
业经(9067)
关系(8667)
农业(7671)
(7163)
(6741)
金融(6739)
(6733)
环境(6690)
技术(6293)
机构
大学(135736)
学院(135653)
(68488)
经济(67446)
管理(51869)
研究(47003)
理学(45296)
理学院(44817)
管理学(44229)
管理学院(43996)
中国(34266)
(27907)
(27002)
科学(25707)
经济学(23062)
财经(22860)
(22202)
中心(21530)
经济学院(21350)
(20945)
研究所(20173)
(19664)
(18479)
(17599)
(17354)
师范(17237)
财经大学(17057)
(16919)
业大(16811)
北京(16344)
基金
项目(94325)
科学(76323)
基金(71498)
研究(70082)
(61935)
国家(61555)
科学基金(53317)
社会(48687)
社会科(46547)
社会科学(46541)
基金项目(37543)
(35365)
自然(32214)
自然科(31547)
自然科学(31542)
教育(31265)
自然科学基金(30993)
(29488)
资助(28865)
编号(27120)
(21950)
(21866)
国家社会(21804)
重点(21417)
成果(21087)
(19803)
教育部(19343)
人文(19214)
创新(18701)
发展(18289)
期刊
(69737)
经济(69737)
研究(40976)
中国(23321)
(19162)
学报(17888)
管理(17828)
科学(16772)
(16451)
(16103)
国际(14399)
大学(13991)
经济研究(13652)
学学(13161)
(11461)
金融(11461)
农业(11344)
业经(11237)
问题(11194)
技术(11145)
财经(10880)
教育(10753)
(9547)
世界(8462)
(8145)
贸易(8145)
商业(7968)
统计(7147)
技术经济(6941)
国际贸易(6873)
共检索到202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博  孙琨  赵锋祥  
本文基于ADB-MRIO增加值数据和WTO-RTA贸易协定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区域贸易协定(RTA)网络中心地位指标,实证检验了一国RTA网络地位对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通过嵌入密集而广泛的RTA “邻居网络”占据中心地位,能够促进国内增加值出口增长;RTA网络中心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排他性和地理临近偏好;区分行业异质性发现,中心效应主要促进了中间品投入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和运输服务业国内增加值出口。为此,政策上一是要注重选择高质量的贸易伙伴;二是注重邻近国家在自贸区的优先性;三是注重增加值出口结构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陈永胜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间66个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化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缩短制度距离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类型来看,电子商务章节条款与数字知识产权条款的正向促进效应显著;从不同收入类型的国家来看,对出口国为高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而对贸易伙伴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从产业类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出口增加值;从中间品和最终品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间品的正向促进效应较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殷凤  党修宇  李平  
本文基于协定文本覆盖、法律约束程度和条款深化形式三个维度量化区域贸易协定中数据流动规则深度,并使用2000—2018年OECD-TiVA数据库提供的服务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研究了数据流动规则深度对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流动规则深度显著促进了缔约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增长。机制检验显示,贸易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是数据流动规则深度促进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增长的重要渠道;细分贸易成本后发现,数据流动规则深度通过降低出口目的国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促进了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文章还从不同国别、行业、贸易协定、缔约时点和贸易关联程度五个视角,检验了数据流动规则深度对服务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异质性促进效应。该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是,我国应按照不同缔约伙伴、行业、数据流动规则条款构建差异化的贸易谈判策略,在与其他国家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的过程中尽快引入高标准数据流动规则。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红   李金哲   张奇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缔约方制度质量加强了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贸易协定灵活度会阻碍该促进作用。区分条款发现,横向原则与国有企业条款可以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区分国别发现,竞争政策规则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对第三方国家存在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应有意识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设计竞争政策条款并逐步提升执行度,打造更为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剑锋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是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本国投入获得的增加值,过去20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出口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技术创新、要素报酬、外商资本、产业规模、能源利用是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对外贸易从规模过度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完善国内配套产业为目标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强化国内要素优势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剑锋  
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是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本国投入获得的增加值,过去20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出口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技术创新、要素报酬、外商资本、产业规模、能源利用是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应该通过加大R&D投入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对外贸易从规模过度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完善国内配套产业为目标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强化国内要素优势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代鹏  崔日明  
本文借助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1995~2009年22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及其就业效应,并利用结构分解法(SDA)分析了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2000~2009年增加值出口对各行业总就业的边际拉动量均趋于下降,但对大部分行业总就业的拉动量趋于增加。从分技能来看,增加值出口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最大,中等技能劳动力次之,高技能劳动力最小。尽管增加值出口对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但其呈现强劲的上升态势。进一步考察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规模扩张是增加值出口的就业拉动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本文首先构建包含三国情形的贸易网络理论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及第三国效应对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然后采用2003~2018年全球增加值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国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呈“少数高、多数低”非匀质分布以及“动态演化、升降并存”格局,其中德国、中国和美国扮演核心国角色;双边贸易成本降低会促进一国贸易网络地位攀升,第三国间贸易成本提升会通过贸易转移形成促进作用,两者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均存在明显异质性;随着贸易网络地位向高分位点转变,第三国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会逐渐由贸易转移转为贸易创造。进一步将贸易成本分解后发现,贸易便利化的边际贡献强于贸易自由化,其中电子商务和制度环境便利化贡献较强。本文既厘清了贸易成本与贸易网络地位间的作用机制,也为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迈向贸易强国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金生  董天琪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2012年和2015年中国区域-世界投入产出嵌套表,结合增加值贸易的就业投入系数,测算并比较分析了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和就业反馈效应。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区域增加值带动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国内贸易,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对国内贸易带动就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上升;中国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效应多表现为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就业反馈,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开始减弱,间接带动的溢出及反馈效应成为区域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整合优化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作为就业“稳定器”,稳步推进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和促就业的“助力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荣林  熊燕  倪何永乐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虹  徐阳  
文章基于1998~2006年WTO、WITS关税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间品关税下降会使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而最终品关税下降会导致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整体上,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研发密集度与进口中间品规模的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亮  邱斌  孙少勤  
文章通过构建考虑中间品进口关税和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地,文章将2001年中国加入WTO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此外,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DVAR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更为上游环节所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文章为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以及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来提高我国的贸易收益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敏奇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一国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UIBE GVC指标数据库,选取我国和6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利用PPML等方法,研究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于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积极影响。其中,无商业存在的作用最大。从分部门来看,文本深度对不同服务业部门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竞争也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重要影响,保护效应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应提高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莉莉  张亚楠  
基于增加值的视角,利用WTO-OECD发布的TiVA数据库,测算东亚13个经济体服务贸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分工地位、出口竞争力及最终需求贡献率。结果显示:第一,东亚各经济体服务贸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其服务贸易规模和国际分工地位无显著正向关系;第二,相较于世界市场,东亚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在区域内有着更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在增加值的视角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第三,东亚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依赖关系日趋平衡,服务业出口对欧美市场的依赖降低,世界其他市场的服务需求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第四,东亚区域内服务贸易联系愈发紧密,分工逐步深化,多数经济体对区域内上游供给者的依赖度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