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9)
- 2023(10186)
- 2022(8584)
- 2021(7742)
- 2020(6176)
- 2019(14173)
- 2018(13613)
- 2017(25508)
- 2016(13421)
- 2015(15047)
- 2014(15242)
- 2013(14907)
- 2012(14216)
- 2011(13264)
- 2010(13393)
- 2009(12288)
- 2008(12152)
- 2007(10949)
- 2006(10049)
- 2005(9736)
- 学科
- 济(66532)
- 经济(66446)
- 管理(34701)
- 业(31886)
- 地方(23849)
- 企(23702)
- 企业(23702)
- 中国(21560)
- 贸(21478)
- 贸易(21463)
- 方法(20949)
- 易(20770)
- 农(17884)
- 数学(17622)
- 数学方法(17449)
- 业经(15406)
- 地方经济(13391)
- 制(12599)
- 融(12457)
- 金融(12455)
- 农业(11790)
- 银(11678)
- 银行(11665)
- 学(11634)
- 行(11469)
- 发(11421)
- 环境(10865)
- 财(10453)
- 技术(9579)
- 和(9239)
- 机构
- 学院(198147)
- 大学(196726)
- 济(87436)
- 经济(85650)
- 研究(74909)
- 管理(71549)
- 理学(60087)
- 理学院(59291)
- 管理学(58352)
- 管理学院(57958)
- 中国(56885)
- 科学(43913)
- 京(42723)
- 财(38623)
- 所(37992)
- 研究所(34090)
- 中心(33852)
- 江(31578)
- 农(31140)
- 财经(29615)
- 范(29174)
- 师范(28915)
- 院(27590)
- 北京(27561)
- 经济学(27118)
- 经(26699)
- 业大(26074)
- 州(25646)
- 经济学院(24396)
- 农业(24033)
- 基金
- 项目(128025)
- 科学(101452)
- 研究(96488)
- 基金(91645)
- 家(79677)
- 国家(79045)
- 科学基金(67167)
- 社会(62887)
- 社会科(59675)
- 社会科学(59667)
- 省(50677)
- 基金项目(47599)
- 教育(42874)
- 划(42543)
- 自然(40456)
- 自然科(39498)
- 自然科学(39488)
- 编号(39084)
- 自然科学基金(38741)
- 资助(36839)
- 发(34560)
- 成果(32097)
- 重点(29762)
- 课题(28232)
- 发展(28201)
- 部(27929)
- 展(27732)
- 创(26978)
- 国家社会(26341)
- 创新(25405)
共检索到321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王殿杰
本文计算了区域贸易协定(RTA)覆盖率指标以反映一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情况,用研发网络中心度反映其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研究发现:全球RTA覆盖率均值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际贸易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集团化”特征。RTA覆盖率对研发网络中心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通过优化研发环境和增强技术溢出获取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同时包含“WTO+”和“WTO—X”条款的RTA覆盖率,在网络中位于核心、半核心位置国家RTA覆盖率的提高将显著提升其研发网络地位,且相比诸边协定,双边协定覆盖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为我国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铁瑛 蒙英华
本文从移民网络的角度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FTA)缔结的动因问题,提出并证明了"移民网络促进FTA缔结"这一假说,并发现移民网络因素的加入可以将既有FTA缔结动因相关研究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约4%,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移民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双边贸易流来提升两国FTA的签订概率,表现为"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这一核心发生机制。本文拓展性的细化研究还发现,无论从时间趋势或FTA缔结数量而言,移民网络对FTA缔结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都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机制在"南-北"国家对组合中会得到增强,但在"北-北"国家对组合中的表现较弱。本文的结论意味着,移民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当前贸易自由化多边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重塑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移民红利",对我国FTA战略的推进及世界FTA领域"中国范本"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移民网络 国际贸易 区域贸易协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龚同
近三十年间,区域贸易协定和全球价值链经历了较快的发展,二者呈现出共生发展的态势。区域贸易协定构成区域主义的现实基础,而全球价值链作为经济全球化核心架构属于多边主义取得进展的成果。作为全球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全球价值链正在重塑区域主义,并在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进行协调。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结构依赖性,然而,现有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文献尚没有充分地考虑上述特征。为了从网络视角考察全球价值链发展对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形成的影响机制,文章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并建立了包含经济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指数随机图模型,注重研究网络结构依赖和复杂网络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传递闭合性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网络现有关联主导着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形成。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会影响其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选择,全球价值链下游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双边增加值关联的增加会促进经济体间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关系,而双边生产长度的增加会降低经济体间建立贸易协定的概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涛
一、2015年全球贸易形势分析(一)2015年全球贸易形势预测全球贸易状况依旧不断恶化,全球贸易增长放缓也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RObeRT KOOpman)认为,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经济复苏乏力以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红 李金哲 李清缘
研发要素的跨境流动关系到一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新质生产力的积累。发达国家在区域贸易协定(RTA)中不断纳入各类创新规则来约束伙伴国的国内措施和合作方式,以影响研发要素的流动。文章以74个国家在1995~2019年的190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探索RTA中的创新规则体系和发展趋势,进而评估其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RTA中创新规则的缔结和深化均对研发要素在成员间流动存在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除信息传播条款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技术转让与合作等条款均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较之于南北型成员方,创新规则对南南型和北北型成员方之间研发要素跨境流动的影响更为突出。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技术吸收能力可以增强RTA中的创新规则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的促进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RTA中的创新规则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之影响存在以技术差距为门槛的单一门槛效应。文章研究可为中国在RTA谈判中的创新规则体系构建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志宙 王岚 刘依茼
当前国际分工出现逆全球化、服务化与交叉化等新趋势,赋予了区域贸易协定(RTA)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关联的新机制。本文基于国际分工的新特点,首次从“中心-外围”价值链网络结构视角探讨了RTA对制造业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RTA以及条款深化通过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联动,促进价值链分工交叉化,显著深化制造业价值链关联。更重要的是,RTA通过价值链分工交叉化,影响了位于不同网络结构位置的国家间国际分工模式的演进。且该效果存在梯度差异,RTA能够打破原有中心国家的路径依赖和长期占据国际分工高位的藩篱,通过增强外围国家的后发优势,为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更多机遇。拓展性分析表明,“中心-外围型”RTA、多边协定和区域内协定有更强的促进效应;此外,RTA效应的有效发挥依赖于政府和履约方效率等缔约环境,RTA结构的“轴辐效应”则会限制其效果;在经济下行时期,RTA能发挥贸易稳定器的作用,更大程度地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关联,维护产业链安全和稳定。本文为理解RTA如何影响双边价值链关系和国际分工网络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曲永义 杨志浩
关键设备“稳供给”是开放视域下保障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迫切之需。特征事实分析表明,近年来全球关键设备供给呈紧缩态势,部分国家对华关键设备出口收紧。在构建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基础上,本文借助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对关键设备进口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提升企业在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中心度,显著扩大了企业的关键设备进口。使用混淆变量的影响阈值检验和工具变量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结论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通过商品贸易网络和风险规避机制,促进关键设备进口。拓展分析发现,对于国家双边关系敏感性高、国际供应链依赖大或处于非对外开放高地的企业而言,提升区域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引致的关键设备进口促进效应更大;国内供应链创新不足是导致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重要原因,提升区域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有助于培育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助力实现关键设备国产替代。本文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对关键设备进口的影响,为统筹开放与安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网络 关键设备 进口 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疆 盛斌
文章采用世界银行2017年最新发布的PTAs数据库数据,综合考虑贸易协定的"覆盖力"和"约束力",分别构建了PTAs"总指数"、"核心指数"、"WTO+指数"、"WTO-X指数"、"关税指数"和"非关税指数"等共计12项协定"深度"一体化的衡量指标。文章利用这些指标作为贸易协定质量的代理指标,考察了贸易协定质量对中间品贸易、最终品贸易和不同制造业行业价值链贸易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表明,贸易协定的"深化"将显著促进中间品贸易和最终品贸易流量,对中间品贸易的促进效用显著大于对最终品的促进效用;"约束力"指标对双边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覆盖力"指标,但随着考察时期的增长,二者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贸易协定的"深度"一体化对低技术行业、高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对中低技术行业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超 李泰霖 邱悦
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与区域贸易协定(RTA)不断增加的局面,在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利用WTO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的资料,参照对RTA条款深度的划分,实证检验了RTA对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整体上,RTA对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深度水平的RTA影响效应有所差别。其中,“WTO+”比“WTO-X”条款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更大,且RTA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地理距离、区域竞争在RTA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影响中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地理距离越近,RTA对价值链分工参与度的影响越大;RTA达成得越早,越有利于发挥RTA建立的竞争优势,保护本国在他国的市场地位。机制检验表明,RTA可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和促进对外投资推动经济体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丁振辉 翟立强
用出口竞争力衡量一国出口地位和贸易收益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出口竞争力RCA指标和出口复杂度指标设计了高竞争力产品复杂度覆盖率指标来综合判断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情况及其所代表的贸易收益。高竞争力产品复杂度覆盖率越高,说明根据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进行贸易越有助于扩大贸易收益,反之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的问题。最后,以中日两国为例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日本高竞争力产品复杂度覆盖率远远高于中国,这一指标的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也较为接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在深挖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内涵、梳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指标,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研究范围置于RCEP框架下,采用世界银行PTAs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质量。根据测算结果,从覆盖力指标和法律约束力指标两个维度,按照总体、区域、国家、条款进行分类,多角度分析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归纳出东亚区域经济体深度一体化特征,为推进RCEP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各经济体间的高质量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提供有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东亚区域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协定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占芬
研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文献不可胜数,但涉及到"GATS-"条款的文献却是屈指可数。"GATS-"条款具有潜在的危害,理应引起适当的警惕,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人质疑"GATS-"下区域协定的合法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贸易体系都有着不良的暗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条款的主要特点、存在原因以及潜在的危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 “GATS-”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汉民 傅志耕
当前,由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主要贸易国均致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联盟关系,藉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欧洲共同体已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而美国除已与其最大贸易伙伴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外(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于1988年1月正式签署,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还于1991年6月12日起联合墨西哥与加拿大共同磋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NAFTA)的签订,并且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尚待一年半以后,同时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翰·沃雷 李春顶 郭子睿
中国对国际贸易谈判的热衷并没有随着加入世贸组织(WTO)而停止。现在中国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越来越积极。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订了12个区域贸易协定,还有6个正在谈判中,并正在考虑加入另外4个。早期,中国主要和香港地区以及一些小的经济体(如爱尔兰)进行贸易谈判。而现在考虑加入的贸易协定谈判规模都非常大,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等。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