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5)
- 2023(15949)
- 2022(13499)
- 2021(12463)
- 2020(10669)
- 2019(24695)
- 2018(24020)
- 2017(45870)
- 2016(24345)
- 2015(27718)
- 2014(27300)
- 2013(27226)
- 2012(24951)
- 2011(22513)
- 2010(22085)
- 2009(20569)
- 2008(20377)
- 2007(17656)
- 2006(14982)
- 2005(13474)
- 学科
- 济(110542)
- 经济(110445)
- 管理(69559)
- 业(65805)
- 方法(54380)
- 企(52308)
- 企业(52308)
- 数学(48805)
- 数学方法(48304)
- 贸(29918)
- 贸易(29907)
- 中国(29356)
- 易(29121)
- 农(28909)
- 财(27450)
- 地方(22320)
- 业经(21217)
- 学(19033)
- 制(18158)
- 农业(18086)
- 务(16695)
- 财务(16651)
- 财务管理(16609)
- 融(16263)
- 金融(16260)
- 银(16112)
- 银行(16087)
- 环境(15867)
- 企业财务(15681)
- 行(15378)
- 机构
- 大学(351271)
- 学院(349744)
- 济(156743)
- 经济(154091)
- 管理(138282)
- 理学(120522)
- 理学院(119265)
- 管理学(117361)
- 研究(117242)
- 管理学院(116721)
- 中国(90844)
- 京(72397)
- 财(68780)
- 科学(68633)
- 所(57366)
- 财经(56191)
- 中心(54888)
- 农(53664)
- 研究所(52269)
- 经(51348)
- 经济学(50034)
- 江(49301)
- 业大(48889)
- 经济学院(45545)
- 北京(45182)
- 范(43353)
- 师范(42939)
- 院(42680)
- 农业(42368)
- 财经大学(42028)
- 基金
- 项目(239837)
- 科学(191348)
- 基金(179259)
- 研究(173917)
- 家(155819)
- 国家(154659)
- 科学基金(134028)
- 社会(114407)
- 社会科(108935)
- 社会科学(108907)
- 基金项目(93825)
- 省(90493)
- 自然(85908)
- 自然科(84012)
- 自然科学(83986)
- 自然科学基金(82518)
- 教育(79638)
- 划(77064)
- 资助(74327)
- 编号(68468)
- 部(54807)
- 成果(54464)
- 重点(53999)
- 发(51561)
- 创(49973)
- 国家社会(49209)
- 教育部(47581)
- 创新(46944)
- 科研(46807)
- 课题(46212)
- 期刊
- 济(158269)
- 经济(158269)
- 研究(99342)
- 中国(61104)
- 财(52476)
- 学报(51187)
- 管理(48325)
- 科学(48274)
- 农(46934)
- 大学(39365)
- 学学(37125)
- 农业(32499)
- 融(30889)
- 金融(30889)
- 技术(30123)
- 教育(28794)
- 经济研究(28057)
- 财经(27433)
- 业经(24993)
- 贸(24794)
- 经(23564)
- 问题(22217)
- 国际(21048)
- 统计(19770)
- 业(18486)
- 技术经济(17713)
- 策(17587)
- 世界(17515)
- 商业(16633)
- 理论(16336)
共检索到505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爱瑜 王睿 喻浩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最大限度实现出口稳定对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出口产品数据从“规模”角度实证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对出口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签署及贸易协定深度深化均能促进中国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稳定。机制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伙伴国营商环境改善以及双边价值链关联是区域贸易协定促进出口稳定的主要渠道。区域贸易协定的出口稳定效应对于“WTO+”协定条款、非发达经济体及技术密集型产品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签署缓解了新冠疫情冲击对出口稳定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中国更好发挥区域贸易协定功能、巩固外贸基本盘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出口稳定 区域贸易协定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慧平 沙文兵
基于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本文对2000~2018年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进行测度,并利用CEPII-BACI提供的HS 6位码产品数据检验了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增加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且WTO规则外条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签订的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而且协定文本深度增加更有助于促进差异化产品出口质量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改善国内营商环境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构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俊
利用44个主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签订区域贸易协定能显著促进一国的服务出口,制度环境的改善对服务出口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发展中经济体要促进服务出口,需要签订更多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协定,同时要不断加快国内市场化改革,提高自身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服务出口 经济自由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俊
利用44个主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签订区域贸易协定能显著促进一国的服务出口,制度环境的改善对服务出口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发展中经济体要促进服务出口,需要签订更多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协定,同时要不断加快国内市场化改革,提高自身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服务出口 经济自由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代中强 孙全刚
本文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量化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度,探讨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显著提升了各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国家类型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能显著提升北–北、南–北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从产品类别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和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显著,另外不同行业所受影响也存在差异。从驱动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研发激励效应是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同时,我国签订FTA的生效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均能促进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因此,渐进有效推动FTA知识产权规则深化,合理审慎选择FTA伙伴方,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将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明涛 谢建国
本文利用中国出口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HS4位编码产品数据,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性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从进口国看,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从不同产品类型看,自由贸易协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产品技术类型、出口竞争力和距离世界前沿质量差距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自由贸易协定 出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寒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起步较晚,且整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如何持续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贸易水平是重中之重。以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为切入点,以中国与东盟地区国家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对中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地区 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敏奇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一国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UIBE GVC指标数据库,选取我国和6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利用PPML等方法,研究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于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积极影响。其中,无商业存在的作用最大。从分部门来看,文本深度对不同服务业部门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竞争也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重要影响,保护效应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应提高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僖
本文运用扩展的Anderson and van Wincoop引力模型和泊松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研究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服务出口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显著促进了缔约方服务出口的增长。这种促进效应不仅来自新增的贸易创造效应,还来自国内外生产和销售重新配置导致的贸易转移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协定经由直接渠道和间接技术渠道促进服务出口的增长,这种促进效应可长达10年。本文还从协定种类、行业差异和国别类型3个视角,探讨了协定对服务出口的异质性促进效应。此外,本文从贸易开放水平、产业链关联程度、RTA网络结构以及协定可执行性4个方面,深入探讨缔约方如何通过谨慎选择缔约伙伴,准确把握缔约时点和推动协定有效落实以更好地提升协定的服务出口促进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勇兵 付浪 汪婷 胡颖
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未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使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2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HS-6位数产品的出口贸易数据,探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以集约边际为主,但自贸区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扩展边际的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二元边际都有促进作用,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仍处于浅度一体化的阶段,应该提高合作水平,向深度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僖 林祺
本文运用Anderson and van Wincoop (2003)引力模型分析框架和倾向得分双重差分(PSM-DID)估计技术,对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缔约国双边服务出口差异化促进效应问题进行研究。局部均衡估计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能够有效带动缔约国服务出口的增长,且这种促进效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十分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缔约国服务出口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国别差异。一般均衡分析表明,缔结协定的数量、伙伴国在缔约国服务出口中的重要性、执行协定的时间以及缔约国别类型对各国整体服务出口增长幅度的差异具有重大影响。最后,我们还反事实模拟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要服务贸易伙伴执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各国服务出口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 服务贸易 均衡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张昊
本文使用中国和188个贸易伙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加入WTO对中国货物进出口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进口的角度来看,不论中国是否加入WTO,只要中国的贸易伙伴加入了WTO,中国从贸易伙伴进口商品的价格波动就会降低,与中国加入WTO之前相比,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贸易伙伴如果加入了WTO,则中国从贸易伙伴进口的价格波动下降幅度更大;从中国出口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贸易伙伴加入WTO,也会显著降低中国向贸易伙伴出口的价格波动;在不同时期,中国的贸易伙伴加入WTO,对中国进口商品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都大于对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应该加快与贸易伙伴签订贸易协定,稳定中国的进出口价格,避免进出口价格波动过大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卫华
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的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已使我国对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美国的出口减速。其它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日本等受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将放缓,这也将一定程度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此外,受国内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杨康 马文秀
将环境条款纳入贸易协定有益于全球环境治理,但可能会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在构建理论模型阐述环境条款深度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7年中国签署生效的12个贸易协定和出口到22个协定伙伴国产品层面的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协定伙伴国环境规制水平越高,该抑制作用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度对污染密集型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时间推移减幅最大;环境条款深度对环境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弱,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在贸易协定生效3年后减弱至不再显著;抑制作用随平均产品质量提升呈倒“U”型变化趋势。环境条款深度通过增加环境合规成本和提高平均生产率影响出口产品质量,且成本效应大于技术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杨康 马文秀
将环境条款纳入贸易协定有益于全球环境治理,但可能会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在构建理论模型阐述环境条款深度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7年中国签署生效的12个贸易协定和出口到22个协定伙伴国产品层面的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协定伙伴国环境规制水平越高,该抑制作用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度对污染密集型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时间推移减幅最大;环境条款深度对环境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弱,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在贸易协定生效3年后减弱至不再显著;抑制作用随平均产品质量提升呈倒“U”型变化趋势。环境条款深度通过增加环境合规成本和提高平均生产率影响出口产品质量,且成本效应大于技术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