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5)
2023(9905)
2022(8272)
2021(7265)
2020(6010)
2019(13375)
2018(12698)
2017(23904)
2016(12773)
2015(14018)
2014(13714)
2013(13279)
2012(11734)
2011(10708)
2010(10466)
2009(9824)
2008(9641)
2007(8249)
2006(7052)
2005(6233)
作者
(38018)
(31886)
(31628)
(29855)
(19989)
(15400)
(14368)
(12661)
(12066)
(11052)
(10849)
(10439)
(10268)
(9897)
(9819)
(9740)
(9709)
(9556)
(9174)
(9072)
(8097)
(7600)
(7576)
(7165)
(7049)
(6937)
(6902)
(6820)
(6416)
(6284)
学科
(55260)
经济(55210)
管理(37992)
(35659)
(29204)
企业(29204)
方法(23754)
(21190)
贸易(21178)
(20574)
数学(20496)
数学方法(20367)
地方(15082)
(13819)
中国(13079)
业经(12050)
(11654)
(10519)
环境(9606)
农业(8982)
关系(8916)
地方经济(8781)
(8398)
(8206)
金融(8205)
(7875)
供销(7862)
(7855)
技术(7789)
(7492)
机构
学院(183466)
大学(183429)
(79650)
经济(78402)
管理(70255)
研究(64525)
理学(62197)
理学院(61464)
管理学(60551)
管理学院(60217)
中国(46176)
科学(40701)
(37549)
(35073)
(32886)
(31355)
业大(30617)
研究所(30469)
农业(28238)
中心(28158)
财经(25902)
(25694)
经济学(24416)
(24200)
师范(23884)
(23819)
(23671)
北京(22961)
经济学院(22318)
(20296)
基金
项目(132748)
科学(104970)
基金(98016)
研究(91735)
(88003)
国家(87325)
科学基金(74003)
社会(61473)
社会科(58558)
社会科学(58546)
基金项目(52093)
(51993)
自然(48692)
自然科(47600)
自然科学(47583)
自然科学基金(46737)
(44656)
教育(41348)
资助(38427)
编号(34828)
重点(30589)
(29879)
(28909)
(28483)
创新(26707)
国家社会(26158)
成果(26119)
科研(25979)
计划(25652)
教育部(24449)
期刊
(78964)
经济(78964)
研究(49743)
学报(32916)
中国(31258)
(30221)
科学(28855)
大学(24249)
管理(23868)
学学(23148)
(22320)
农业(21135)
教育(16044)
(15095)
经济研究(14742)
国际(14253)
业经(13994)
(13766)
金融(13766)
技术(13553)
(12638)
问题(11860)
财经(11832)
商业(10735)
(10171)
世界(9685)
科技(9372)
(9181)
资源(8997)
业大(8578)
共检索到26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志明   陈嘉铭   尹卉  
利用WTO-PTA和OECD-TiVA数据库分别构建了度量区域贸易协定(RTA)深度与美国亚太价值链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并全方位考察了RTA深化对美国亚太价值链影响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RTA深化显著增强了美国亚太价值链影响力,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RTA深化对美国亚太价值链影响力的强化作用存在显著的条款内容、条款领域、经济体对、地理区域、协定类型及创新能力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RTA深化主要通过扩大亚太价值链地位差异和降低贸易成本来增强美国亚太价值链影响力。基于中国样本的回归结果发现,RTA深化显著增强了美国对中国与其他亚太经济体价值链合作的影响力;“WTO+”条款、关税条款和经济性领域条款深化的强化作用更为强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明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PTAs数据库和OECD-TiVA数据库分别构建了度量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与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的指标体系,并全方位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助推亚太经济体间的价值链合作模式由间接价值链合作向直接价值链合作转换,且随着时间推移,该促进作用呈现出不断强化的态势。此外,区域贸易协定深化的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效应存在显著的条款、区域、经济体以及贸易方式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外国直接投资(FDI)推动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明   周艳平   尹卉  
本文利用OECD-Ti VA数据库和WTO-RTA数据库提供的189个经济体对数据,考察区域深度贸易协定对亚太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域深度贸易协定对亚太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具有显著的重塑效应,即提高缔约双方价值链合作所获贸易利益的占比。异质性分析表明,该重塑效应存在显著的条款、行业、缔约环境、RTA类型、经济体对、地理与文化距离等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区域深度贸易协定可通过扩大亚太价值链地位差异和降低贸易成本两种渠道来重塑亚太区域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理解亚太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重塑的深层次动因,并为中国提升亚太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地位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林琳  陈嘉铭  尹卉  
文章从分工复杂度视角实证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RTA)深化对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RTA深化显著推动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由深度价值链合作向浅度价值链合作转变,即促进了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RTA深化对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的重塑效应主要通过诸边RTA及其非关税条款(尤其是边境后的经济性条款和研发合作条款)深化来实现,且该重塑效应在区域内(尤其是东亚地区内)和加工贸易大国更为凸显;缔约双方的经济距离越远以及与其他经济体签订的RTA数量越多,RTA深化的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重塑效应就越大,相反,缔约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度质量差异越大,该重塑效应就越小;RTA深化对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的重塑效应主要借助于诸边RTA中的“WTO+”条款和关税条款深化来实现,此外,研发合作条款、要素跨国流动条款和政治性条款深化在该重塑效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尹卉   李婷  
推进以区域贸易协定(RTA)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构建更加紧密的亚太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依托。文章以1995~2018年亚太经济体间签订的RTA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考察了RTA对亚太产业链深度合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RTA显著促进了亚太产业链深度合作,这种促进效应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缩小经济自由度差异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RTA对亚太产业链深度合作的促进效应存在显著的条款类型、经济体对、地理区域、RTA类型、亚太价值链地位差异、RTA网络结构及双边政治关系等多重异质性。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表明,RTA显著促进了中国参与亚太产业链深度合作,且该促进效应在涵盖“WTO-X”条款的RTA及与亚太发达经济体(或非东亚经济体)的产业链深度合作情形下更为凸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林琳   周艳平  
基于2000—2019年19个亚太经济体的数据,本文构建了系统的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与亚太数字产业价值链合作度指标测度体系,并实证考察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对亚太数字产业价值链合作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对亚太数字产业价值链合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不仅具有持续性,还存在显著的规则类型、价值链合作模式和缔约对象异质性。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双边服务贸易壁垒差异越大或制度距离越小,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对亚太数字产业价值链合作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基于我国数据的特例分析发现,基于总体样本所得结论在我国情形下依然成立,且数据流动和知识产权规则深化对我国参与亚太数字产业价值链合作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本文为我国通过对标高标准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参与亚太数字产业价值链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中元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所提供的有关区域贸易协定中的52项条款规定,以及每项条款规定法律可执行性的信息,构建区域贸易协定的水平深度指数,实证检验其对出口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的"总深度"条款对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垂直专业化参与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WTO+"条款与"WTO-X深度"条款对出口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核心深度"条款对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垂直专业化参与率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将"核心深度"条款区分为"边界深度"条款与"边界后深度"条款后,只有"边界后深度"条款对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垂直专业化参与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核心深度"条款中,"边界深度"条款需要与"边界后深度"条款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进而对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超   李泰霖   邱悦  
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与区域贸易协定(RTA)不断增加的局面,在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利用WTO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的资料,参照对RTA条款深度的划分,实证检验了RTA对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整体上,RTA对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深度水平的RTA影响效应有所差别。其中,“WTO+”比“WTO-X”条款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更大,且RTA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地理距离、区域竞争在RTA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影响中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地理距离越近,RTA对价值链分工参与度的影响越大;RTA达成得越早,越有利于发挥RTA建立的竞争优势,保护本国在他国的市场地位。机制检验表明,RTA可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和促进对外投资推动经济体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清文  
美、加、墨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后,将形成世界最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从长远利益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经济十分有利;对墨西哥来说,将加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加拿大则视之为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延续。北美自由贸易区一旦形成,各种关税与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将冲击亚太国家(地区)对北美的出口贸易,美国有可能把海外投资重点从亚太地区转向墨西哥,这将严重打击亚太地区的经济成长,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想像当年“四小龙”一样,以北美为出口市场而创经济起飞奇迹是非常困难的。中国部分产品对北美贸易单向依赖的格局,也使中国未来扩大出口贸易面临严重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晓菲  章韬  
国际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出两大重要特征,即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细化和区域贸易协定日益深化。文章使用1995~2015年的联合国贸发会议Eora26投入产出数据匹配CEPII引力数据和世界银行的贸易协定深度数据,实证研究了双边GVC贸易强度对RTA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GVC贸易强度增加会显著提高RTA签订概率和深度,在处理了潜在内生性和更换实证模型等方法后结论依然十分稳健。由于南北方国家存在较大的机制性差异,在北-北贸易模式下GVC贸易强度对RTA深化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大,尤其是RTA关键条款。考虑到条款的法律可执行性,仅在北-北模式中GVC贸易会对RTA关键条款深度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在南-南模式中这一机制仅局限在边境关税类条款中,而在南-北模式下的贸易强度增加反而会降低RTA深度。文章的实证结论为当前中国签订RTA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许亚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亚太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给该区域的深入合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整合和重构亚太地区现有的贸易协定,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区域价值链的融合,是未来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演变的特征事实,实证检验并模拟了亚太地区不同路径下贸易协定整合的潜在收益。研究发现,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复杂程度远高于世界整体水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互竞争与制衡关系;RCEP整合并优化了成员国间已有的多个协定,在内容深度上也有很大提升。RCEP显著促进了成员国的出口贸易,不同整合路径下域内成员获得的潜在收益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贸易协定整合的正面影响更大;RCEP预期将促进绝大多数成员国的GDP增长,而对非成员国的GDP存在负面影响。本文最后提出进一步整合和重构亚太地区贸易协定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胡旭焕   赵佳琦  
利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数据库数据,分别构建62个经济体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和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从中间品贸易视角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全球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对全球供应链韧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国别角度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经济体之间,其影响更为显著;从区域角度看,亚洲地区促进效应明显,欧美地区促进效应不明显;从双边政治关系角度看,政治关系越紧密提升效应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化不仅可以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增加中间品贸易规模品种和产品种类,还能通过提高贸易双方的制度质量,促使企业建立合规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供应链韧性水平;拓展分析发现,第三国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引致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利于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秀  毛艳华  
文章首先构建了纵向测量法RTA深度指标,用横向测量法和纵向测量法测算了G20(43个国家)在2016年前签订的153个RTA的深度,并分析了其特点和RTA深度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RTA深度及单项条款深度与双边增加值贸易之间的关系,并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RTA的签订、缩短关税削减时间表、提高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电子商务条款的规范性和深度可以显著促进所有成员价值链贸易的出口; RTA深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和竞争政策条款深度的提高对不同样本国家(地区)间贸易的作用表现出异质性和不对称性,RTA深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条款深度的提高对发达-发展中成员、发达成员间的贸易有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间的贸易有抑制作用;投资条款深度的提高会抑制发达成员间的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玉红   武新亚  
本文以187个国家的264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将劳工标准细化为18个条款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运用扩展引力模型给予分析。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强化显著抑制了缔约方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且对前向参与度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从国别看,这种抑制作用均发生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从行业类别看,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对服务业作用相反;从条款类别看,除区域贸易协定中劳工监督机构的建立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外,其他条款均起抑制作用。区域贸易协定劳工标准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机制包括成本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前者起抑制作用,后者起促进作用。中国应积极应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在有步骤地推进劳工标准水平的同时,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差异化策略最小化可能带来的损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惠芳  洪晨翔  
制度质量作为国家比较优势的来源,可能导致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不对称影响。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通过构建动态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指标,论证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就提升3.65%。机制检验表明,出口国的制度质量是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促进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作用机制,但该机制仅表现在发达国家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该机制无法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