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4)
- 2023(14474)
- 2022(11792)
- 2021(10751)
- 2020(9078)
- 2019(20325)
- 2018(19591)
- 2017(37155)
- 2016(19861)
- 2015(21798)
- 2014(21302)
- 2013(21436)
- 2012(19523)
- 2011(17481)
- 2010(17379)
- 2009(16520)
- 2008(16784)
- 2007(14762)
- 2006(13024)
- 2005(12142)
- 学科
- 济(98022)
- 经济(97926)
- 业(85905)
- 企(77978)
- 企业(77978)
- 管理(72097)
- 方法(42892)
- 数学(34193)
- 数学方法(34051)
- 业经(29822)
- 财(29413)
- 农(27962)
- 贸(26048)
- 贸易(26036)
- 易(25363)
- 中国(24496)
- 务(21879)
- 财务(21872)
- 财务管理(21857)
- 企业财务(20757)
- 农业(20175)
- 地方(18620)
- 技术(18115)
- 制(17860)
- 划(16175)
- 策(15802)
- 和(15404)
- 环境(13996)
- 体(13820)
- 理论(13647)
- 机构
- 学院(294605)
- 大学(290458)
- 济(138331)
- 经济(136358)
- 管理(118131)
- 理学(102195)
- 理学院(101183)
- 管理学(100084)
- 研究(99683)
- 管理学院(99545)
- 中国(80695)
- 财(60634)
- 京(60057)
- 科学(57478)
- 农(52181)
- 所(49977)
- 财经(49050)
- 研究所(45316)
- 经(44883)
- 中心(44164)
- 经济学(43087)
- 业大(42856)
- 江(42614)
- 农业(41343)
- 经济学院(39150)
- 北京(37619)
- 财经大学(36442)
- 院(35733)
- 商学(34854)
- 商学院(34533)
- 基金
- 项目(195246)
- 科学(156797)
- 基金(147233)
- 研究(139576)
- 家(129305)
- 国家(128226)
- 科学基金(111093)
- 社会(95069)
- 社会科(90537)
- 社会科学(90514)
- 基金项目(77672)
- 省(74246)
- 自然(71310)
- 自然科(69770)
- 自然科学(69744)
- 自然科学基金(68612)
- 划(62420)
- 教育(61442)
- 资助(59449)
- 编号(52425)
- 部(44250)
- 重点(44113)
- 创(44062)
- 发(43152)
- 业(42790)
- 国家社会(41020)
- 创新(40534)
- 成果(39840)
- 教育部(38121)
- 人文(37599)
- 期刊
- 济(149693)
- 经济(149693)
- 研究(85783)
- 中国(52345)
- 财(49235)
- 管理(47531)
- 农(47494)
- 学报(43683)
- 科学(42909)
- 大学(33484)
- 农业(32627)
- 学学(32439)
- 融(29852)
- 金融(29852)
- 经济研究(25451)
- 财经(25153)
- 业经(24702)
- 技术(24276)
- 贸(22922)
- 经(21801)
- 国际(21086)
- 问题(20878)
- 业(20730)
- 世界(17510)
- 技术经济(17495)
- 教育(17447)
- 商业(14821)
- 现代(14139)
- 统计(13471)
- 财会(13212)
共检索到43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许朝凯
投资开放相关的条款是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关于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为OFDI)影响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文章基于FTA条款异质性理论和既有研究基础构建了“WTO-plus”条款深度、“WTO-extra”条款深度、核心条款深度、边界条款深度和边界后条款深度,并引入单国模型考察了FTA条款深度对中国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与中国企业的OFDI成效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边界后条款深度和“WTO-extra”条款深度的积极效用要明显强于边界及“WTO-plus”条款深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通过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投资成效水平,同时FTA条款深度对国有企业的OFDI和非绿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殷戈 范真 庄芮
本文通过匹配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进出口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建区域贸易协定(RTA)环境条款在企业层面的深度指数,考察RTA环境条款深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水平,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环境条款的减排效应可以通过前端治理和技术创新两条渠道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环境条款深化对中国东部地区、高减排压力地区的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具有更强的促减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产品集中度,增加清洁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及产品种类。本文的结论对于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文 许思雨
随着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受阻,区域贸易协定(RTA)逐渐成为一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外贸政策也正由原来的注重出口逐步调整为进出口并重。以2003—2019年中国已签署的RT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衡量RTA条款深度的指标,深入分析了条款深度变化对中国进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深度指数、核心深度指数、“WTO+”深度指数及“WTO-X”深度指数的提升对中国进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但均能显著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RTA灵活度的增加会削弱RTA条款深度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及缩减双边制度距离是RTA条款深度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增长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RTA条款深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但显著抑制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进口扩展边际的增长;相对于农产品的进口二元边际,RTA条款深度的提升仅显著促进了工业品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为更好地发挥RTA促进进口的积极效应,中国应加快签署深度RTA,同时积极推进与发达经济体之间RTA的谈判与合作,有选择性地设置RTA条款的灵活度。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佳 潘春阳
本文基于2001~2019年107个中国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PPML法)估计了贸易协定及其深度对中国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协定显著扩大了中国从协定签署国的进口规模,且该结论在考虑贸易协定条款的法律效力和时滞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贸易协定条款对中国进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WTO-plus”条款显著促进了中国进口,其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其中包含的十项边境条款;条款总深度对高科技含量产品和中间品进口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存在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WTO-plus”条款,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进口的负向影响则主要来自“WTO-extra”条款。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通过签署贸易协定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投资条款深度 出口增加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纯增
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及总体战略和区域战略 ,并提出了优化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 地域结构 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梦瑶 张中元
本文利用2005—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的专门竞争政策规定进行分类统计,实证检验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这些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对OECD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水平深度的提升对整体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外延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但对集约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明显影响。其中,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监管水平深度的提升不利于提高双边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但竞争政策合作水平深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双边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竞争政策"横向原则"、国有企业水平深度的提升对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外延边际外商直接投资,但是对集约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明显影响。本文还发现,"北—北"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具有异质性影响;而且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以及分项条款水平深度会通过东道国市场经营环境和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实证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自由贸易协定深度越深,越能够促进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深度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和对外直接投资两大渠道影响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因贸易协定条款类型不同、贸易协定伙伴国收入水平不同、企业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占芬
研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文献不可胜数,但涉及到"GATS-"条款的文献却是屈指可数。"GATS-"条款具有潜在的危害,理应引起适当的警惕,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人质疑"GATS-"下区域协定的合法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贸易体系都有着不良的暗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条款的主要特点、存在原因以及潜在的危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 “GATS-”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本文研究汇率变化对异质性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机制,尤其是对贸易服务型投资的“出口传导”效应。以往研究只关注汇率对制造业投资的“出口替代”影响,忽略了出口与贸易服务型投资的“互补关系”。本文从理论和经验分析两方面考察了汇率对贸易服务型投资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拓展了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型,而经验分析方面基于2000-2008年的微观企业样本,处理了内生性和稀有事件等问题。研究发现当汇率上升10%时,贸易服务型投资概率将上升4.3%,这一结果对不同计量方法都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本文研究汇率变化对异质性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机制,尤其是对贸易服务型投资的"出口传导"效应。以往研究只关注汇率对制造业投资的"出口替代"影响,忽略了出口与贸易服务型投资的"互补关系"。本文从理论和经验分析两方面考察了汇率对贸易服务型投资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拓展了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型,而经验分析方面基于2000-2008年的微观企业样本,处理了内生性和稀有事件等问题。研究发现当汇率上升10%时,贸易服务型投资概率将上升4.3%,这一结果对不同计量方法都稳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纯增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及总体战略和区域战略 ,并提出了优化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 地域结构 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古广东
对外直接投资(FDI)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因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分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1984-2006)的关系,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计量出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先锋 杜艳多 王冠宇
本文基于中国已签署的9个区域贸易协定构建企业出口目的国层面的贸易数据,考察签订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及其重要条款深度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隐性贸易成本的削减降低企业出口生存风险,通过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出口规模的缩减增加企业出口生存风险。企业适应规则的能力能够降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WTO-X”政策中竞争条款、环境条款、劳工标准条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垂直深度的增加,降低了中国国有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口生存风险。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佰林 彭羽
本文基于契约不完全理论,将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及其规则影响力引入企业跨国生产决策分析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非对称的双边规则影响力指标,就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对双边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中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缔约方(规则制定国)输出本国规则越多,其跨国企业对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小一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越多,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制定国通过与规则接受国规制融合,改善规则接受国投资环境,促进其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如何构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规则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