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3)
- 2023(9997)
- 2022(8399)
- 2021(7389)
- 2020(6155)
- 2019(13951)
- 2018(13222)
- 2017(25762)
- 2016(13569)
- 2015(14615)
- 2014(14229)
- 2013(14042)
- 2012(12751)
- 2011(11329)
- 2010(11138)
- 2009(10246)
- 2008(10075)
- 2007(8782)
- 2006(7642)
- 2005(6903)
- 学科
- 济(64761)
- 经济(64716)
- 管理(37288)
- 业(35909)
- 方法(29340)
- 企(27165)
- 企业(27165)
- 数学(26770)
- 数学方法(26644)
- 贸(24906)
- 贸易(24899)
- 易(24263)
- 地方(17061)
- 财(16851)
- 农(15238)
- 中国(14931)
- 出(13963)
- 业经(11089)
- 农业(10720)
- 地方经济(10441)
- 学(10406)
- 口(10249)
- 出口(10240)
- 出口贸易(10240)
- 关系(9959)
- 务(9845)
- 财务(9841)
- 财务管理(9826)
- 环境(9687)
- 融(9531)
- 机构
- 大学(192621)
- 学院(191954)
- 济(90923)
- 经济(89600)
- 管理(73727)
- 研究(66485)
- 理学(65009)
- 理学院(64305)
- 管理学(63370)
- 管理学院(63044)
- 中国(50632)
- 科学(39743)
- 财(38723)
- 京(38277)
- 农(35563)
- 所(33241)
- 财经(31669)
- 业大(30591)
- 研究所(30429)
- 中心(30132)
- 经济学(29481)
- 经(29000)
- 农业(28400)
- 江(27275)
- 经济学院(27204)
- 院(24635)
- 财经大学(23691)
- 北京(23116)
- 范(22018)
- 师范(21675)
- 基金
- 项目(137048)
- 科学(109034)
- 基金(103532)
- 研究(94102)
- 家(92509)
- 国家(91845)
- 科学基金(78389)
- 社会(64860)
- 社会科(62022)
- 社会科学(62007)
- 基金项目(55216)
- 省(52343)
- 自然(51079)
- 自然科(49989)
- 自然科学(49970)
- 自然科学基金(49099)
- 划(44559)
- 教育(41852)
- 资助(41606)
- 编号(34527)
- 重点(31340)
- 部(30820)
- 发(30528)
- 创(29160)
- 国家社会(28519)
- 创新(27473)
- 科研(27044)
- 教育部(26424)
- 人文(26001)
- 计划(25625)
共检索到27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投资条款深度 出口增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陈永胜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间66个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化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缩短制度距离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类型来看,电子商务章节条款与数字知识产权条款的正向促进效应显著;从不同收入类型的国家来看,对出口国为高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而对贸易伙伴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从产业类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出口增加值;从中间品和最终品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间品的正向促进效应较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敏奇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一国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UIBE GVC指标数据库,选取我国和6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利用PPML等方法,研究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于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积极影响。其中,无商业存在的作用最大。从分部门来看,文本深度对不同服务业部门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竞争也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重要影响,保护效应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应提高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殷凤 党修宇 李平
本文基于协定文本覆盖、法律约束程度和条款深化形式三个维度量化区域贸易协定中数据流动规则深度,并使用2000—2018年OECD-TiVA数据库提供的服务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研究了数据流动规则深度对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流动规则深度显著促进了缔约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增长。机制检验显示,贸易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是数据流动规则深度促进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增长的重要渠道;细分贸易成本后发现,数据流动规则深度通过降低出口目的国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促进了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文章还从不同国别、行业、贸易协定、缔约时点和贸易关联程度五个视角,检验了数据流动规则深度对服务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异质性促进效应。该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是,我国应按照不同缔约伙伴、行业、数据流动规则条款构建差异化的贸易谈判策略,在与其他国家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的过程中尽快引入高标准数据流动规则。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红 李金哲 张奇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缔约方制度质量加强了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贸易协定灵活度会阻碍该促进作用。区分条款发现,横向原则与国有企业条款可以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区分国别发现,竞争政策规则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对第三方国家存在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应有意识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设计竞争政策条款并逐步提升执行度,打造更为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伟伟
基于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等数据来源,考察了我国各主要自由贸易协定的服务贸易条款深度,分析了该深度对我国服务业及制造业出口中所包含国内外增加值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条款深度抑制了我国服务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不论是对中间服务还是最终服务出口上述抑制效应始终成立;国外增加值效应方面,服务贸易条款深度扩大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来自于FTA伙伴国的国外增加值,降低了来自于第三国的国外增加值,这表明我国FTA服务贸易条款可能导致了服务贸易出口增加值由非伙伴国向伙伴国的贸易转移。服务贸易条款深度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外增加值,尤其是最终品制造业的出口更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贸易条款深度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来自第三国的国外增加值也是促进效应,表明了其在增加值贸易创造方面的外溢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洪愧
本文在系统总结区域贸易协定(RTAs)和全球价值链(GVC)的发展趋势以及两者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RTAs影响增加值贸易关联的理论机制、传导路径及研究假说,并且首次利用最新开发的中间产品引力模型以及增加值贸易数据,实证研究RTAs对服务业增加值贸易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管是对于加总服务行业还是细分服务行业,RTAs均能够显著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增加值贸易关联;(2)区分不同类型RTAs的估计结果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RTAs开放度的加深而增强,即欧盟和负面清单类型的RTAs相比于正面清单类型的RTAs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3)区分三组不同双边国家组合的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文 许思雨
随着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受阻,区域贸易协定(RTA)逐渐成为一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外贸政策也正由原来的注重出口逐步调整为进出口并重。以2003—2019年中国已签署的RT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衡量RTA条款深度的指标,深入分析了条款深度变化对中国进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深度指数、核心深度指数、“WTO+”深度指数及“WTO-X”深度指数的提升对中国进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但均能显著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RTA灵活度的增加会削弱RTA条款深度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及缩减双边制度距离是RTA条款深度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增长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RTA条款深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但显著抑制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进口扩展边际的增长;相对于农产品的进口二元边际,RTA条款深度的提升仅显著促进了工业品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为更好地发挥RTA促进进口的积极效应,中国应加快签署深度RTA,同时积极推进与发达经济体之间RTA的谈判与合作,有选择性地设置RTA条款的灵活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许朝凯
投资开放相关的条款是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关于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为OFDI)影响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文章基于FTA条款异质性理论和既有研究基础构建了“WTO-plus”条款深度、“WTO-extra”条款深度、核心条款深度、边界条款深度和边界后条款深度,并引入单国模型考察了FTA条款深度对中国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与中国企业的OFDI成效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边界后条款深度和“WTO-extra”条款深度的积极效用要明显强于边界及“WTO-plus”条款深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通过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投资成效水平,同时FTA条款深度对国有企业的OFDI和非绿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辽 马翊凡
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数据,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服务贸易协定缔约国的出口效率,实证考察了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缔约国出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可以显著提升缔约国的出口效率。(2)技术溢出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需求规模效应是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影响缔约国出口效率的重要渠道。(3)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增加带来的出口效率提升作用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过程中更加突出。(4)服务贸易协定的生效年限越长,其条款深度的增加对出口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慧平 沙文兵
基于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本文对2000~2018年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进行测度,并利用CEPII-BACI提供的HS 6位码产品数据检验了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增加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且WTO规则外条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签订的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而且协定文本深度增加更有助于促进差异化产品出口质量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改善国内营商环境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构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佳 潘春阳
本文基于2001~2019年107个中国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PPML法)估计了贸易协定及其深度对中国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协定显著扩大了中国从协定签署国的进口规模,且该结论在考虑贸易协定条款的法律效力和时滞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贸易协定条款对中国进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WTO-plus”条款显著促进了中国进口,其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其中包含的十项边境条款;条款总深度对高科技含量产品和中间品进口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存在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WTO-plus”条款,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进口的负向影响则主要来自“WTO-extra”条款。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通过签署贸易协定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李川川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发达经济体对外经贸战略由多边转向区域和双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自由贸易协定成为驱动"再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返回增加值这种先"出"后"进"的分工模式是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形式。文章研究发现:首先,自由贸易协定对返回增加值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效应随着协定深度增加而增大,该影响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削减贸易成本和延伸生产步长实现;其次,从协定类型异质性角度看,南北型自由贸易协定对返回增加值的影响最大;再次,从动态效应看,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对返回增加值的正向效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助于构建以国内需求为驱动力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文章为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僖
本文运用扩展的Anderson and van Wincoop引力模型和泊松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研究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服务出口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显著促进了缔约方服务出口的增长。这种促进效应不仅来自新增的贸易创造效应,还来自国内外生产和销售重新配置导致的贸易转移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协定经由直接渠道和间接技术渠道促进服务出口的增长,这种促进效应可长达10年。本文还从协定种类、行业差异和国别类型3个视角,探讨了协定对服务出口的异质性促进效应。此外,本文从贸易开放水平、产业链关联程度、RTA网络结构以及协定可执行性4个方面,深入探讨缔约方如何通过谨慎选择缔约伙伴,准确把握缔约时点和推动协定有效落实以更好地提升协定的服务出口促进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代中强 孙全刚
本文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量化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度,探讨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显著提升了各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国家类型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能显著提升北–北、南–北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从产品类别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和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显著,另外不同行业所受影响也存在差异。从驱动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研发激励效应是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同时,我国签订FTA的生效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均能促进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因此,渐进有效推动FTA知识产权规则深化,合理审慎选择FTA伙伴方,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将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