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4)
- 2023(18791)
- 2022(16191)
- 2021(15064)
- 2020(12781)
- 2019(29162)
- 2018(28592)
- 2017(55170)
- 2016(29926)
- 2015(33503)
- 2014(33173)
- 2013(32557)
- 2012(29632)
- 2011(26550)
- 2010(26296)
- 2009(23993)
- 2008(23496)
- 2007(20126)
- 2006(17477)
- 2005(15040)
- 学科
- 济(119878)
- 经济(119757)
- 管理(84846)
- 业(80910)
- 企(67479)
- 企业(67479)
- 方法(58014)
- 数学(50780)
- 数学方法(49990)
- 农(31201)
- 中国(29893)
- 财(29391)
- 贸(27988)
- 贸易(27974)
- 易(27150)
- 地方(26135)
- 业经(26035)
- 学(25578)
- 农业(20996)
- 理论(20407)
- 制(19719)
- 务(19301)
- 财务(19216)
- 财务管理(19179)
- 技术(18568)
- 环境(18335)
- 和(18201)
- 企业财务(18074)
- 银(16828)
- 融(16765)
- 机构
- 大学(420063)
- 学院(420061)
- 济(166616)
- 管理(165060)
- 经济(163199)
- 理学(144752)
- 理学院(143137)
- 管理学(140112)
- 管理学院(139375)
- 研究(139099)
- 中国(101320)
- 科学(89504)
- 京(87710)
- 农(72867)
- 财(72563)
- 所(69921)
- 业大(67360)
- 研究所(64538)
- 中心(62937)
- 财经(59579)
- 江(59574)
- 农业(57719)
- 经(54389)
- 北京(54348)
- 范(54142)
- 师范(53480)
- 院(51246)
- 经济学(50165)
- 州(48176)
- 经济学院(45527)
- 基金
- 项目(298535)
- 科学(233856)
- 基金(216641)
- 研究(211183)
- 家(191840)
- 国家(190320)
- 科学基金(162715)
- 社会(132778)
- 社会科(125941)
- 社会科学(125907)
- 省(117243)
- 基金项目(114738)
- 自然(108856)
- 自然科(106404)
- 自然科学(106375)
- 自然科学基金(104430)
- 划(99339)
- 教育(98263)
- 资助(90009)
- 编号(84900)
- 重点(67506)
- 成果(66783)
- 部(64936)
- 发(63574)
- 创(62306)
- 课题(58635)
- 创新(58178)
- 科研(57799)
- 计划(55782)
- 教育部(55347)
- 期刊
- 济(169968)
- 经济(169968)
- 研究(114399)
- 中国(74284)
- 学报(72831)
- 农(64675)
- 科学(64160)
- 管理(58912)
- 大学(54639)
- 财(54232)
- 学学(51985)
- 农业(44794)
- 教育(44017)
- 技术(36831)
- 融(31601)
- 金融(31601)
- 经济研究(28585)
- 业经(28583)
- 财经(28061)
- 业(24067)
- 经(24065)
- 问题(23178)
- 贸(21189)
- 科技(20972)
- 版(20723)
- 统计(20144)
- 技术经济(19734)
- 业大(19284)
- 商业(19175)
- 图书(19040)
共检索到591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丽 余川
本文以三国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考察差异化收入水平和生产率条件下区域贸易协定对FDI流向和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多数情况下,FDI会从区外向区内流动,更多流向区内高收入成员国。(2)当区域自由化程度越高,区内外国家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或区外国家收入水平越高时,有越多的FDI从区外流向区内;当区域自由化程度越高,区内外国家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或区内国家收入水平差异越大时,FDI的区内流量越大。基于此,本文指出:为了获取更多的国际生产资本,各国都应积极主动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发展深度一体化的区域贸易协定;区内落后国家应高度关注成立区域贸易协定后的利益分配,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改善区内落后国家...
关键词:
自由资本模型 区域贸易协定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立世 武娜
本文利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RTA)对FDI影响的第三国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FDI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RTA具有非常显著的投资效应和第三国效应,一国加入RTA提高了本国吸引FDI的能力,却对其它国家的FDI构成了明显的挤出效应,模型的结论对于估计方法和空间权数的设定都是稳健的。论文最后对我国的RTA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当伟 陈漓高
本文通过对美、加、墨三国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后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三国的经济增长率在 1994年前后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和标准差降低 ,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这说明美、加、墨三国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经济增长加速的同时 ,也出现了经济增长更为稳定和经济波动趋同的现象。本文尝试对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及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 ,认为经济波动的减弱是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一个非传统收益 ,特别是对于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玉红 许智贤
文章以跨国公司知识资本模型(KCM)为基础,构建了FTA货物及服务协定对ODI影响的扩展模型;检验了FTA对45个国家之间ODI以及对中国到111个东道国O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TA货物和服务规则均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ODI,其作用程度高出世界各国的平均效应;此外,与世界平均情况不同的是,中国对外投资主要发生的是水平型投资,但中国对非OECD国家则以垂直型投资为主;中国ODI通常呈现出风险偏好型,但服务型FTA一定程度扭转了这一偏好;中国的对外投资与伙伴国经济规模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炜
本文在流动资本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轮轴-辐条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产业区位效应。轮轴-辐条型FTA具有双层区位效应,即生产转移效应和轮轴效应。一方面它使制造业从非成员国转移到成员国;另一方面它可能使产业从辐条国转移到轮轴国。区位效应取决于轮轴-辐条体系的规模和贸易开放度。轮轴-辐条型FTA的区位效应最终可能导致国家之间产业发展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避免这种区位效应的不利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查志强 李卉
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国效应分析是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广西与东盟间贸易状况的基础上,依托"单国模式"引力模型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广西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尚有较大空间和潜力的结论。结合广西实际,本文提出了调整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扩大贸易创造效应、改善外贸结构以降低贸易转移效应、推进市场整合、扩大境外投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婷
随着中、日、韩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讨论正在三国间紧密地进行着。今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国承诺将于2012年前完成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琳
从2010年到2012年,韩国与美国、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先后生效,中国—东盟和韩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也逐步显现,这都使中韩两国的进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进而影响到中韩自贸协定的经济效应。本文将已经生效的自贸协定的关税减让情况和中韩两国可能作为关税减让的例外部门考虑在内,采用GTAP模型对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再研究,从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和生产部门3个方面比较了中韩自贸协定经济效应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我国制定相关谈判战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钟林 李天国
根据中日韩三国贸易的实际情况,把影响中日韩三国的贸易主要因素确定为经济规模、人口、运输距离、制度安排等变量,并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制度安排对各国贸易的影响是均显著的。因此,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结将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代中强 孙全刚
本文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量化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度,探讨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显著提升了各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国家类型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能显著提升北–北、南–北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从产品类别看,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和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显著,另外不同行业所受影响也存在差异。从驱动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研发激励效应是FTA知识产权保护深度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同时,我国签订FTA的生效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加强均能促进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因此,渐进有效推动FTA知识产权规则深化,合理审慎选择FTA伙伴方,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将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在深挖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内涵、梳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指标,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研究范围置于RCEP框架下,采用世界银行PTAs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质量。根据测算结果,从覆盖力指标和法律约束力指标两个维度,按照总体、区域、国家、条款进行分类,多角度分析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归纳出东亚区域经济体深度一体化特征,为推进RCEP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各经济体间的高质量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提供有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东亚区域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协定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汉民 傅志耕
当前,由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主要贸易国均致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联盟关系,藉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欧洲共同体已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而美国除已与其最大贸易伙伴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外(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于1988年1月正式签署,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还于1991年6月12日起联合墨西哥与加拿大共同磋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NAFTA)的签订,并且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尚待一年半以后,同时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莲 邢丽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原产地规则是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进区域贸易与经济发展,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会更契合行业结构性特点且具有更灵活与便利的制度规则。FTA原产地规则也会对南-南型FTA的中间品贸易产生约束效应,并增加中小企业的贸易成本。因此,针对FTA原产地规则这种"双向"的经济影响,我国应合理确定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深入分析其政治经济影响因素并在制度选择时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和成本降低,从而尽可能保障我国在区域贸易合作中的合理利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莲 邢丽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原产地规则是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进区域贸易与经济发展,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会更契合行业结构性特点且具有更灵活与便利的制度规则。FTA原产地规则也会对南-南型FTA的中间品贸易产生约束效应,并增加中小企业的贸易成本。因此,针对FTA原产地规则这种"双向"的经济影响,我国应合理确定FTA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深入分析其政治经济影响因素并在制度选择时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和成本降低,从而尽可能保障我国在区域贸易合作中的合理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