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3)
2023(5902)
2022(4960)
2021(4438)
2020(3756)
2019(8528)
2018(8107)
2017(16218)
2016(8188)
2015(8977)
2014(8960)
2013(8728)
2012(7905)
2011(7093)
2010(7147)
2009(6651)
2008(6826)
2007(6081)
2006(5424)
2005(5110)
作者
(22232)
(19056)
(18817)
(17788)
(11874)
(8923)
(8919)
(7324)
(7023)
(6618)
(6412)
(6352)
(6171)
(5880)
(5815)
(5687)
(5647)
(5518)
(5446)
(5407)
(4616)
(4578)
(4505)
(4221)
(4179)
(4034)
(4029)
(4008)
(3692)
(3611)
学科
(42164)
经济(42140)
管理(23391)
(22943)
(19126)
企业(19126)
(18951)
贸易(18943)
(18381)
方法(17916)
数学(15950)
数学方法(15882)
地方(13111)
(10478)
中国(8757)
关系(8690)
(8362)
地方经济(8189)
(8091)
(7264)
(6830)
财务(6818)
财务管理(6805)
业经(6763)
(6749)
金融(6748)
(6461)
企业财务(6454)
环境(5821)
体制(5730)
机构
大学(118028)
学院(117683)
(58078)
经济(57202)
管理(46546)
理学(40593)
理学院(40162)
研究(39772)
管理学(39709)
管理学院(39484)
中国(31498)
(24982)
(23204)
科学(21129)
财经(20108)
(19230)
(18288)
中心(18154)
经济学(18131)
研究所(17178)
(17152)
经济学院(16573)
(15441)
(15145)
(15050)
财经大学(15000)
北京(14380)
(14357)
师范(14263)
业大(14240)
基金
项目(79263)
科学(64348)
基金(60083)
研究(58731)
(51563)
国家(51235)
科学基金(44787)
社会(40300)
社会科(38620)
社会科学(38610)
基金项目(31824)
(29984)
自然(27940)
自然科(27353)
自然科学(27347)
自然科学基金(26843)
教育(26428)
(25340)
资助(24368)
编号(23186)
(18535)
(18042)
重点(17945)
成果(17528)
国家社会(17359)
(16865)
人文(16482)
教育部(16400)
创新(15900)
课题(15471)
期刊
(60801)
经济(60801)
研究(36726)
中国(19849)
(18819)
管理(16629)
(14977)
国际(14206)
学报(14138)
(14080)
金融(14080)
科学(14040)
(12401)
经济研究(11705)
大学(11390)
学学(10845)
问题(9628)
财经(9601)
业经(9439)
技术(8930)
农业(8564)
(8298)
教育(8015)
(7488)
贸易(7488)
世界(7473)
商业(7347)
国际贸易(6340)
技术经济(5986)
统计(5618)
共检索到179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连星   铁瑛  
基于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对外投资之间的逻辑耦合,本文全面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缔结深化对跨国并购的差异性影响。基准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区域贸易协定签订和深化对跨国并购意愿和并购成功率都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区域贸易协定的投资条款差异会造成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情境下,区域贸易协定对跨国并购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基于中国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和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国引领高质量对外投资的区域贸易协定总体战略,即注重对标《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形成多边投资便利化框架的“中国范本”。研究结论表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对外投资的逻辑一致,推进区域贸易协定网络扩张,深化重点领域投资合作,有助于为全球投资规则重塑贡献中国经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占芬  
研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文献不可胜数,但涉及到"GATS-"条款的文献却是屈指可数。"GATS-"条款具有潜在的危害,理应引起适当的警惕,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人质疑"GATS-"下区域协定的合法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贸易体系都有着不良的暗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条款的主要特点、存在原因以及潜在的危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文  许思雨  
随着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受阻,区域贸易协定(RTA)逐渐成为一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外贸政策也正由原来的注重出口逐步调整为进出口并重。以2003—2019年中国已签署的RT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衡量RTA条款深度的指标,深入分析了条款深度变化对中国进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深度指数、核心深度指数、“WTO+”深度指数及“WTO-X”深度指数的提升对中国进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但均能显著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RTA灵活度的增加会削弱RTA条款深度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及缩减双边制度距离是RTA条款深度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增长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RTA条款深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但显著抑制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进口扩展边际的增长;相对于农产品的进口二元边际,RTA条款深度的提升仅显著促进了工业品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为更好地发挥RTA促进进口的积极效应,中国应加快签署深度RTA,同时积极推进与发达经济体之间RTA的谈判与合作,有选择性地设置RTA条款的灵活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董芳  王林彬  
文章以2005~2018年中国650个大型企业进行的3125例OFDI为研究样本,依据投资争端解决程度对双边投资协定、区域贸易协定的投资条款进行"法律化水平"赋值,考察两类投资协定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及背后的作用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的法律化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OFDI成效,但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OFDI成效影响不显著;第二,两类投资协定是通过东道国市场营商环境和市场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企业OFDI成效产生影响;第三,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在制度质量较高的东道国、服务行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文章结论为中国参与投资协定谈判和投资规则深度制定,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投资成效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许朝凯  
投资开放相关的条款是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关于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为OFDI)影响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文章基于FTA条款异质性理论和既有研究基础构建了“WTO-plus”条款深度、“WTO-extra”条款深度、核心条款深度、边界条款深度和边界后条款深度,并引入单国模型考察了FTA条款深度对中国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与中国企业的OFDI成效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边界后条款深度和“WTO-extra”条款深度的积极效用要明显强于边界及“WTO-plus”条款深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通过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投资成效水平,同时FTA条款深度对国有企业的OFDI和非绿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裕珩   张瀚文   陆盈尹   陈铭鑫  
本文旨在探讨贸易全球化是否导致碳排放跨国转移效应。本文对1991—2019年170个国家(地区)的样本进行分析,以国家(地区)签订区域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域贸易协定与碳排放跨国转移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会导致欠发达经济体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在双边贸易方面,欠发达经济体的高耗能行业出口额显著增加,且增速高于低耗能行业。在应对措施方面,基于全球合作的碳减排承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有利于欠发达经济体实现脱碳和减排目标,避免落入碳转移陷阱。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探索实现绿色发展的中国道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宫占奎  蔺庆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开展了双边、区域及多边的贸易谈判,签署了多个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简称RTA),为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连星   王秋硕   韩彩霞   陈昊  
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金融体系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自由贸易协定(FTA)深化通过纳入更多金融科技规则,有力促进了全球金融科技新业态发展。本文突破同质性FTA假设和定性泛化指标,在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视角下,构建立体FTA深化异质性指标体系,全面探究FTA深化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FTA静态与动态深化均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显著正向效应,金融科技条款类别数量的促进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FTA深化领域、金融科技条款类型等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化影响,覆盖政治性、经济一体化和研发合作领域的FTA呈现促进效应;金融科技条款类型下,资本流动条款、知识产权条款深化促进效应更强。机制检验显示,FTA深化通过降低数据壁垒、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吸引外资流入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相比于大多数国家,中国FTA深化对金融科技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是FTA金融科技条款深化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地,在RCEP签订基础上加入CPTPP,全面构建金融科技规则的“中国范本”,有助于掌握新一轮全球金融体系变革和金融科技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朴英爱  刘志刚  
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融合问题各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发达国家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消极,但最近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环境条款呈明显增加趋势。韩国在韩美FTA签署之前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一般只是在前言提及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在正文中的一些领域规定了环境有关例外条款,但以韩美FTA为突破口则签署了高水平的FTA环境条款。中韩地理上相邻,面临共同和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从环境法制角度规定了宽广的适用范围和环境保护核心义务条款。这使中国在积极推进FTA战略的过程中,为提高环境标准和改善环境管理提供机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董灵  黄勇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有时又称为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优惠性贸易协定,通过该协定使得特定区域内进行的贸易活动较区域外更为便利,自由化程度更高。区域贸易协议属于最惠国待遇的例外安排,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根据经济贸易整合程度的不同,区域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殷戈   范真   庄芮  
本文通过匹配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进出口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建区域贸易协定(RTA)环境条款在企业层面的深度指数,考察RTA环境条款深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水平,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环境条款的减排效应可以通过前端治理和技术创新两条渠道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环境条款深化对中国东部地区、高减排压力地区的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具有更强的促减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产品集中度,增加清洁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及产品种类。本文的结论对于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佳   潘春阳  
本文基于2001~2019年107个中国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PPML法)估计了贸易协定及其深度对中国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协定显著扩大了中国从协定签署国的进口规模,且该结论在考虑贸易协定条款的法律效力和时滞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贸易协定条款对中国进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WTO-plus”条款显著促进了中国进口,其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其中包含的十项边境条款;条款总深度对高科技含量产品和中间品进口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存在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WTO-plus”条款,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进口的负向影响则主要来自“WTO-extra”条款。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通过签署贸易协定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雅妮  文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加深,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更加密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因为自由贸易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日渐凸显。通过对中国自贸协定中环境条款的概括,归纳总结出其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出环境条款的不足与缺陷,进而给出建议,以后中国在签订自贸协定环境条款时,尽可能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