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3)
2023(18744)
2022(15635)
2021(14609)
2020(12159)
2019(27827)
2018(27073)
2017(51432)
2016(28091)
2015(31468)
2014(31446)
2013(31599)
2012(29879)
2011(27204)
2010(27702)
2009(25970)
2008(26433)
2007(24110)
2006(21646)
2005(20160)
作者
(82897)
(69521)
(69155)
(65784)
(44331)
(33505)
(31504)
(27044)
(26307)
(24921)
(23872)
(23320)
(22618)
(22242)
(21797)
(21398)
(20709)
(20422)
(20233)
(20029)
(17565)
(17324)
(16871)
(16033)
(15646)
(15643)
(15639)
(15541)
(14180)
(14003)
学科
(129628)
经济(129471)
(102226)
管理(86117)
(81367)
企业(81367)
(51627)
方法(50971)
数学(41492)
数学方法(41125)
中国(38599)
(35610)
业经(35547)
农业(34718)
地方(29884)
(27408)
(24424)
贸易(24403)
(23716)
(23687)
(23171)
财务(23134)
财务管理(23090)
企业财务(21888)
技术(21686)
(21586)
银行(21553)
(21053)
(20836)
(20443)
机构
学院(413795)
大学(409596)
(179468)
经济(175897)
管理(157032)
研究(146695)
理学(133329)
理学院(131789)
管理学(129889)
管理学院(129091)
中国(116304)
(87657)
科学(87057)
(83343)
(80472)
(75593)
研究所(67838)
中心(67661)
(66106)
财经(64883)
农业(62038)
业大(61431)
(58789)
北京(55923)
经济学(55019)
(54477)
师范(54001)
(52277)
(51918)
经济学院(49648)
基金
项目(263384)
科学(208619)
研究(195412)
基金(191524)
(166510)
国家(164941)
科学基金(141081)
社会(127016)
社会科(120110)
社会科学(120081)
(103441)
基金项目(100370)
自然(88091)
教育(87949)
(86241)
自然科(86029)
自然科学(86002)
自然科学基金(84533)
编号(79165)
资助(77692)
成果(64815)
(61650)
重点(59618)
(59129)
(56409)
课题(54958)
国家社会(53016)
创新(52264)
(51060)
(50389)
期刊
(212711)
经济(212711)
研究(127417)
中国(89880)
(79203)
(66404)
学报(63355)
科学(60894)
管理(59931)
农业(53180)
大学(48452)
(45933)
金融(45933)
学学(45612)
教育(43705)
业经(38084)
技术(36086)
财经(32969)
经济研究(32787)
(28780)
问题(28629)
(28542)
(22860)
技术经济(22666)
世界(21943)
(20931)
国际(19855)
商业(19127)
资源(18916)
现代(18857)
共检索到64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南  孙海清  冉涛  
本文以西南山区农业为研究对象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入手 ,剖析区域贫困产生的原因 ,试图找出贫困的病根 ,然后对症下药 ,针对西南山区农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对一些相应的扶贫方略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使贫困最小化的路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伟军  赵雪雁  李花  
生计空间作为农户生计实践的重要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空间的优化与重构,不仅是实现其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生活、生产、社交、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数据,评价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改善效果,识别影响生计空间质量的关键障碍因子,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安置初期,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改善效果一般,仅有约35%的农户认为生计空间改善效果较好;(2)从不同维度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活空间的改善效果最佳,社交空间次之,对制度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3)耕作半径扩大、住房面积压缩、社区参与度降低、非农就业不足是制约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4)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具有双刃剑作用,既可促进生计空间向城镇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致使生计空间向无序化、边缘化和原子化方向发展。最后,针对性提出构建可持续生计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丹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西南山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明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对适合西南山区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浩淼  
生态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能够实现农业的整体协调与合理组织。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颇为重视,西南山区作为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十分之一的地区,其生态农业的开展对我国农业整体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西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出西南山区的四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增长极模式、生态园区带动模式、地区特色旅游模式和生态村建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若炎  田久松  代正东  
本文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农村能源矛盾是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同时,通过时慈利县农村能源建设中各种实践活动的客观评价,肯定了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方向,提出了以能源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若炎  田久松  代正东  
本文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农村能源矛盾是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同时,通过时慈利县农村能源建设中各种实践活动的客观评价,肯定了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方向,提出了以能源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贵  孟田耘  李转运  
地处鄂西北的郧阳地区是秦巴余脉脚下的一个有名的贫困山区,相对高差2653米。大自然赋予这块2.25万平方公里的山区地貌是“九分山水一分田”。全区五县一市,三个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三个是省级贫困县。全区280多万人,农业人口占89%,至今仍有17万户、75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赵绪福  
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是新技术的采用和扩散。运用Probit模型对鄂西贫困山区289个农户技术采用的行为分析表明:技术采用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离乡集镇距离、政府对采用新技术的奖励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民族特征、农户非农收入水平与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绪福  
在给出两种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以云南、贵州部分贫困山区的杂交玉米采用情况为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在贫困山区扩散快慢由采用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成果供给地的距离等因素决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位于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南山区 ,面积广、人口多、农业基础较好。本文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资源特征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 ,对比国内外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提出适合本区的模式及农业现代化方向 ,并针对存在问题指出相应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雪雁  刘江华  王伟军  兰海霞  马平易  杜昱璇  
增强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不仅是新时期农村扶贫的现实需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论文从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生计环境出发,建立了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脱贫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评估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识别脱贫农户的生计障碍。研究发现:①从川坝河谷区、半山区到高山区,从早期脱贫到后期脱贫,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依次降低,且务工型与农工互补型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强于其他生计方式农户;②陇南山区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比重达28.83%,高山区、传统务农型及后期脱贫户中生计不可持续农户比重较高,而川坝河谷区、农工互补型与务工型及早期脱贫户中该比重较低;③生计不可持续脱贫户均面临着多元生计障碍,其中近2/3的农户面临多维资本—环境阻滞型与多重要素阻滞型障碍;④针对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面临的多元生计障碍,需分类实施多维生计干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旭红   赵雪雁  
在中国减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背景下,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山区农户福祉的影响,有助于优化后续扶持政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共同富裕。基于陇南山区坪垭藏族乡农户调查数据,在评估搬迁前后农户主观及客观福祉的基础上,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综合福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搬迁后农户的主、客观福祉均呈上升趋势;易地扶贫搬迁提供的物质资助在不同分位点处均显著促进了农户综合福祉的提升,资金补贴在0.25、0.50分位点处显著促进了农户综合福祉的提升,就业支持对农户综合福祉的提升作用呈倒“U”型变化;随着综合福祉的提升,农户的内生动力也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家庭抚养比对农户综合福祉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福祉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唐丽桂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张涛,张潜  
本文论述了中国贫困山区开发性扶贫移民发生的推拉力机制及移民的成效.并在移民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移民模式的理论研究体系,使开发性扶贫移民科学化、规范化及有序地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富民  段豫川  
基于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农业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不同县域间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产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对其存在制约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