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9)
2023(14942)
2022(12983)
2021(12245)
2020(10102)
2019(23037)
2018(22997)
2017(43752)
2016(23979)
2015(26891)
2014(27258)
2013(26446)
2012(24321)
2011(21673)
2010(21388)
2009(19443)
2008(18510)
2007(15961)
2006(13768)
2005(11800)
作者
(68570)
(57118)
(56562)
(53909)
(36167)
(27365)
(25749)
(22516)
(21950)
(20116)
(19775)
(19152)
(18242)
(17858)
(17564)
(17405)
(17135)
(17005)
(16354)
(16150)
(14082)
(13863)
(13730)
(13027)
(12716)
(12610)
(12586)
(12445)
(11405)
(11325)
学科
(92003)
经济(91898)
管理(65170)
(59320)
(48339)
企业(48339)
方法(39313)
数学(33689)
数学方法(33279)
(26421)
地方(25232)
中国(24353)
(21968)
(21296)
业经(20905)
农业(17783)
(16810)
理论(16546)
(15320)
环境(15289)
(15154)
贸易(15141)
(14587)
技术(13994)
(13083)
银行(13032)
地方经济(13014)
(12984)
金融(12975)
(12903)
机构
学院(328633)
大学(328281)
管理(128788)
(122296)
经济(119308)
理学(112064)
理学院(110693)
研究(110484)
管理学(108643)
管理学院(108062)
中国(80364)
科学(72078)
(70289)
(56227)
(55179)
(54801)
业大(52270)
研究所(50815)
中心(50685)
(48712)
(46745)
师范(46252)
财经(44147)
农业(44141)
北京(43702)
(41405)
(40127)
(39808)
师范大学(37495)
技术(36810)
基金
项目(235154)
科学(184084)
研究(172246)
基金(167766)
(147030)
国家(145790)
科学基金(124772)
社会(105808)
社会科(100004)
社会科学(99978)
(94883)
基金项目(90517)
自然(82184)
自然科(80221)
自然科学(80198)
教育(79040)
(78954)
自然科学基金(78708)
编号(71495)
资助(67454)
成果(57275)
重点(52713)
(50764)
(50392)
课题(49743)
(48703)
创新(45357)
科研(44731)
大学(43161)
项目编号(43052)
期刊
(134186)
经济(134186)
研究(92973)
中国(63962)
学报(55092)
(50588)
科学(49809)
管理(45757)
教育(41571)
大学(41020)
(40381)
学学(38361)
农业(35336)
技术(29772)
(24305)
金融(24305)
业经(23576)
经济研究(20140)
财经(19974)
图书(19094)
问题(17792)
(17729)
资源(17081)
科技(17072)
(17035)
(16021)
理论(15275)
技术经济(14565)
现代(14548)
(14464)
共检索到472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闻博   白晶   邱凯付  
构建省级魅力空间体系是对人文和自然遗产资源进行统筹保护、展示和创造性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区域“对流”、提升国土空间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践,尝试采用区域设计的理念探索构建省域魅力空间体系的技术方法。研究重点探讨了区域设计的既有理论基础和省域层面区域设计的目标导向,认为省域尺度需要关注的核心空间要素包括空间基底、网络结构、重要节点等层面。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对广东省案例进行解析,以期能拓展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魅力空间体系构建的思路,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丽  吕拉昌  韦乐章  任远  
在全球化背景与"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地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各国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对广东省工业化阶段三个时期的城市创新体系动态演变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找出影响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等是各个阶段下影响广东城市创新能力的共性因素;而人才教育水平则是准工业化和工业化初期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红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技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广东支柱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总结其优势与劣势,探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必要性与主要对策,供政府与企业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巍  杨承兴  王录仓  冯斌  权金宗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张瑜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万青  沈山  仇方道  
基于国内外对城市休闲以及休闲空间的研究,探讨了城市居民休闲空间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开发模式。以徐州市为例,分析休闲空间资源状况,构建市域和中心城区居民休闲空间体系:"五核三带多节点"与"一核三带"的组织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明华  王立  
城市经济空间扩展-聚合进程中社会-生活空间向阶层化方向演进,受阶层化生活行为区位结构的影响,生活空间(质量)体系不断发育。不同阶层工作、购物、家务及闲暇等空间行为界定的城市生活空间在空间重构过程中渐趋发育为城市生活空间体系。城市空间由工业化过程中的块状分化演绎发展为健全、完整的生活空间体系及差异化的生活空间质量体系。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以日常生活空间质量体系的认知扇状面和等级面为基础,选择其适宜的生活空间。在经济增长及生活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生活空间的尺度逐步扩展至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区域层面。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赵捷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解释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相关文献也缺乏把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升级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社会数据,结合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和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由创新基础环境、创新技术环境和创新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中,创新技术环境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军  陈之瑶  莎薇  侯小星  
围绕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这一主题,在总结国家层面、广东省关于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措施,基于元评价理论建立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工作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评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价专家评审工作质量。研究发现,不同指标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当受到相对应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实例中大多数专家的评审质量处于一般的水平,需加强对表现较差的指标的监督管理。最后,根据政策梳理和模型的实证结果,提出提高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祁晓  赵庆年  
根据区域内各学科点的发展水平和以师资力量为核心的办学条件,构建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评价及测度模型。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在主要办学条件和培养质量上是有保障的,在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指出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是衡量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基本标准,认为区域研究生教育应由"外在发展逻辑"向"内在发展逻辑"的路径转变,遵循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分工合作,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洁  宋保平  
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结构性、均衡性和组合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陕西省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弱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陕南,集中在宝鸡、西安、商洛等市;空间分布高密度区域为关中渭河流域,低密度地区为陕北风沙草滩区;空间上呈现两大两小"带状"分布特征;空间体系构成要素包括87处潜力型景区、9处增长型景区、四大水利旅游发展板块、三级水利旅游发展节点和轴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翅  侯硕  张浩然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构建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生态格局的因素,还应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需求。基于对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形态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湘潭城市绿地形态的基础因子、规划因子和功能因子三方面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城市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骨架、功能布局、行为需求、生态机理、景观塑造等七类细分要素。其次从区域和城市层面提出湘潭绿地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规划的观点提出三大基本策略:1)基础因子确定湘潭绿地基础构架;2)规划因子引导湘潭绿地重点提升;3)功能因子制约湘潭绿地合理布局。最后基于湘潭的发展现实条件,构建了整体性、分层次的湘潭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翅  侯硕  张浩然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构建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生态格局的因素,还应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需求。基于对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形态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湘潭城市绿地形态的基础因子、规划因子和功能因子三方面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城市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骨架、功能布局、行为需求、生态机理、景观塑造等七类细分要素。其次从区域和城市层面提出湘潭绿地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规划的观点提出三大基本策略:1)基础因子确定湘潭绿地基础构架;2)规划因子引导湘潭绿地重点提升;3)功能因子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伟山  张义丰  孙锴  
区域地缘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区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达到相互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区边缘地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关系最为密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关系居次,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关系最不密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徐闻县在空间上"东承、西连、北优、南进"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模式上联合海南省建立海峡经济新区、打造国际海峡城市、依托海洋资源构建海洋蓝色经济示范区、承接珠江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