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3)
2023(12054)
2022(9784)
2021(9057)
2020(7215)
2019(15968)
2018(15533)
2017(29087)
2016(15531)
2015(17393)
2014(16860)
2013(16065)
2012(14248)
2011(12840)
2010(12423)
2009(11479)
2008(10762)
2007(8980)
2006(7936)
2005(7301)
作者
(40282)
(33567)
(33471)
(31898)
(21077)
(15904)
(15194)
(12994)
(12786)
(11528)
(11499)
(11185)
(10515)
(10454)
(10431)
(10335)
(10092)
(9811)
(9661)
(9510)
(8316)
(8024)
(7984)
(7647)
(7554)
(7485)
(7254)
(7173)
(6646)
(6546)
学科
(68279)
经济(68215)
管理(40259)
(36613)
(28093)
企业(28093)
方法(25294)
中国(23247)
数学(22505)
数学方法(22363)
(19014)
业经(15445)
地方(15312)
(14362)
(14329)
贸易(14321)
(13992)
农业(12613)
(12016)
环境(10854)
(10812)
(10690)
银行(10682)
(10538)
(10506)
金融(10505)
(10358)
(9838)
理论(9540)
产业(9182)
机构
学院(211712)
大学(208748)
(95977)
经济(94498)
管理(77842)
研究(75313)
理学(67335)
理学院(66571)
管理学(65567)
管理学院(65170)
中国(58079)
(43481)
科学(42798)
(41232)
(36093)
财经(33687)
中心(33529)
研究所(33070)
经济学(31931)
(31027)
(30328)
(29117)
(29068)
师范(28895)
经济学院(28890)
(27481)
北京(27194)
业大(26599)
财经大学(25239)
农业(23589)
基金
项目(145855)
科学(117506)
研究(111680)
基金(107675)
(93475)
国家(92795)
科学基金(80153)
社会(74681)
社会科(70960)
社会科学(70945)
基金项目(56144)
(55386)
教育(51551)
自然(47963)
(46987)
自然科(46930)
自然科学(46920)
自然科学基金(46083)
编号(44726)
资助(42403)
成果(35520)
重点(33779)
(33733)
(33335)
国家社会(32742)
课题(31287)
(31183)
中国(29414)
创新(29304)
教育部(29246)
期刊
(102863)
经济(102863)
研究(65120)
中国(41194)
(30039)
(28952)
管理(28740)
科学(28714)
学报(28521)
教育(25845)
大学(22374)
学学(20893)
农业(20412)
(19288)
金融(19288)
经济研究(18973)
技术(18509)
业经(17058)
财经(16924)
(14853)
问题(13887)
(13199)
世界(11763)
国际(11633)
(11608)
资源(9695)
技术经济(9563)
商业(9283)
(9196)
论坛(9196)
共检索到31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磊  马韶君  郑依琳  
智慧专业化是提升区域知识生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战略,为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合作与配置提供了依据。中国智慧专业化效率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大多数省份呈现出了高水平—离散的特征;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的智慧专业化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有“地方政府合作共赢模式”“创新创业环境驱动模式”和“高精准智慧嵌入型模式”三种能够促进智慧专业化效率的条件变量组合;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与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对智慧专业化效率至关重要,而区域互联网联通性已不是智慧专业化效率的关键变量。智慧专业化战略为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林  钟书华  
收集2012—2016年中国各省域单元产业产值等相关数据,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分析各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地理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域间的差异性在提升,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其邻近区域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呈现出的不均衡空间分布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婕  钟书华  
通过分析智慧专业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数据挖掘和GIS,分析智慧专业化在欧洲的实践现状,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发展提供三方面建议,即:智慧专业化作为国际区域创新战略新趋势,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结构分析体系,为区域优势领域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丰富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智慧专业化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创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也能有效避免区际发展模式雷同的问题,是区域创新战略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林  钟书华  
本文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婕  钟书华  柳婷  
传统发展动力逐渐式微,创新驱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需要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构建并指导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智慧专业化是一种新兴经济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智慧专业化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支持程度3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动力持续性,进而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如梦   钟书华  
智慧专业化作为区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理论和实践层面均有较大的突破。中国制造业智慧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分别呈逐年增长和波动下降态势,制造业智慧化与专业化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提升态势。各省份的智慧化与专业化耦合协调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且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的集聚态势,辐射带动邻近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鉴于此,应在增强制造业智慧化和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平稳推进两者的同频共振发展,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海龙  张志雄  
当前中国的智慧化建设呈现区域化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智慧化建设的非均衡发展。通过对国内主要的智慧化相关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专项指标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智慧化建设在经济区域、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空间内呈现出区域发展分化、区域极化、区域阶段化发展的特点。从长期来看,我国智慧化建设区域化将走向均衡化发展。然而在短期内,由于非均衡发展的递延效应、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我国智慧化建设的极化差异、非均衡发展很难会有较大的改观,区域发展分化的趋势将会越发突出。推动区域智慧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补短板""强基础",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强化政策协同、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和规划协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健  刘海燕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本土经济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的地区专业化演进视角,探讨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表明: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化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对外开放也形成了不同地区专业化特色,其中东部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更加突出。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产业间、产业内分工下所形成的地区专业化,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发展,更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水平提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颖  金一星  
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纵深发展,区域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经济趋势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可从产业之间的垂直关联、运输成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性等几方面来研究其形成机理。为了适应和促进区域专业化趋势,从税收专业化建设角度看,首先要注重税收制度专业化,加强有利于强化垂直关联、减轻企业运输成本并支持国内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税收制度建设;其次要注重税源管理专业化,分规模、分行业、分要素、分区域管理,以增强税源管理的集约性、有效性、功能性和针对性。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林  钟书华  
[目的/意义]智慧专业化是欧盟创新发展的指导性方案,帮助欧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对其空间分布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欧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果/结论]国外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规律呈现3个特征、空间分布模式归纳为4大类,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总结为3个方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锦绣  钟书华  柳婷  
自OECD提出智慧专业化战略以来,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ICT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事项,国外学者也随之重视ICT产业智慧专业化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企业家发现过程嵌入、三螺旋演化延伸、全球价值链技术升级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ICT产业智慧专业化理论,描述智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3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概括出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定性方法、以构建模型为主的定量方法等ICT产业智慧化评价方法,探讨ICT产业智慧专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行业伙伴关系、发展问题识别3个方面的效用。最后,对智慧专业化视角下的ICT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类梳理,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守华   钱非非  
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以特高压输电工程为切入点,研究能源技术进步对区域专业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区域专业化水平,具体而言,较没有特高压输电项目城市,配备特高压输电工程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提升约1.09%,且该效应在中小城市、资源丰富城市和内陆地区更强;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基期分工水平、调整指标测度、剔除极端值并进行安慰剂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后,该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特高压建设所表征的能源技术进步通过激发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的集聚效应来促进地区专业化。继续扩大特高压输电规模,合理实施区域专业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文章运用静、动态偏离一份额Esteban模型,分析专业化优势对中国各省城镇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静态结果显示,2003~2011年中国不同区域城镇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城镇专业化优势及就业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不太明显;从行业看,制造业、建筑业的专业化优势及就业效应较为显著,而专业化优势较弱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动态结果显示,近10年就业结构偏离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007年金融危机为界,2003~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就业以快速增长型为主,而中西部地区以竞争优势推动型为主;2007~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均呈现竞争优势推动型特点。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城镇,专业化优势不同,就业结构也呈现相应的区域差异。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应因地制宜,结合各自的专业化优势与产业结构特点,实施有区别的就业促进政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郭欣萍  
1引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强调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智慧图书馆更关注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旨在将图书馆内外部大量的数据进行抽取、合并、表示、分析等一系列整合处理,以更准确、深入的贴身服务方式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DIKW知识层次论将智慧放于知识金字塔的顶层,认为智慧是提升效率的能力~([1])。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锦  张宁  李胜会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不仅对于全国及省际区域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省内区域层面也影响重大,因此,本文从省内地区间研究出发,以珠三角九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专业化的角度入手来分析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九个地级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十年间珠三角各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都不断提高,但每个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却不尽相同。接着再引入产业专业化系数测度各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珠三角9个地级市单位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珠三角各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产业专业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专业化程度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对应分析法具体分析了十年间各个城市间产业专业化以及职能分工互补的发展情况,并给出相应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