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4)
2023(5960)
2022(5088)
2021(4778)
2020(3897)
2019(9155)
2018(9178)
2017(18236)
2016(9909)
2015(10667)
2014(10459)
2013(10642)
2012(10124)
2011(9081)
2010(9056)
2009(8141)
2008(7737)
2007(6403)
2006(5755)
2005(5023)
作者
(25575)
(21476)
(21142)
(19971)
(13910)
(10436)
(10090)
(8349)
(8181)
(7795)
(7599)
(7145)
(7015)
(6727)
(6620)
(6536)
(6370)
(6276)
(6255)
(6119)
(5305)
(5123)
(5114)
(4967)
(4770)
(4734)
(4631)
(4601)
(4391)
(4362)
学科
(40530)
经济(40498)
管理(20979)
(20064)
地方(19105)
(12528)
方法(11782)
数学(10791)
中国(10725)
数学方法(10653)
(10605)
企业(10605)
地方经济(10598)
农业(8891)
业经(7893)
(7305)
(7113)
服务(7092)
工作(7057)
(6997)
(6668)
贸易(6663)
环境(6542)
(6296)
(5215)
服务业(5176)
(5082)
金融(5079)
(4943)
资源(4630)
机构
大学(124470)
学院(123968)
(47913)
经济(46524)
研究(46409)
管理(45975)
理学(38951)
理学院(38316)
管理学(37751)
管理学院(37471)
中国(33931)
科学(28994)
(28916)
(23022)
中心(22011)
(21316)
(21221)
师范(21201)
研究所(20897)
(20789)
(19535)
(19304)
(17602)
北京(17486)
师范大学(17486)
业大(17114)
财经(15782)
农业(15072)
(14575)
经济学(14121)
基金
项目(88152)
科学(69068)
研究(68210)
基金(61604)
(53361)
国家(52877)
科学基金(44791)
社会(42849)
社会科(40377)
社会科学(40365)
(35477)
基金项目(33766)
(30174)
编号(29794)
教育(29668)
自然(27061)
自然科(26323)
自然科学(26318)
自然科学基金(25776)
成果(24761)
资助(23372)
(21833)
课题(20226)
重点(19996)
(18549)
(17919)
发展(17870)
(17598)
国家社会(17482)
项目编号(17423)
期刊
(56795)
经济(56795)
研究(38953)
中国(28191)
(17665)
教育(16836)
学报(16762)
科学(16603)
(15205)
管理(14186)
图书(13862)
大学(12387)
农业(12301)
学学(10804)
(10564)
金融(10564)
书馆(10467)
图书馆(10467)
技术(10389)
资源(9488)
业经(9132)
经济研究(8293)
问题(8029)
(7749)
(7365)
论坛(7365)
(7120)
财经(6635)
现代(6179)
(5929)
共检索到19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思东  
区域规划是大都市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工具。区域规划需要法律、制度化的政治和财政为基础,其制度化程度越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就越高。美国双城地区的大都市理事会,作为有效区域规划机构的典型,其发展证明了州政府是区域规划机构有效运行、大都市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司建平  倪剑波  何晓伟  
"职住平衡"是一个日渐受到关注的话题,其相关研究内容在美国大都市区的规划中时常会被看到,但在中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却容易遭到忽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首先选择一个较为成熟的案例——《奔向2040:芝加哥总体区域规划》职住平衡专题进行解读,在掌握该专题研究思路和芝加哥大都市区职住平衡特征的基础上,再从发展阶段性和现行规划涵盖性两个方面对"职住平衡"在中、美规划中呈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树立"职住平衡"的规划观、市场和计划双重协同和多维数据支撑的动态检测等相关改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成民  
美国明尼苏达州现代农业较为完善 ,其农业的基础地位也较为突出 ,具有以家庭农场为基础 ,专业化程度高 ,外贸出口比重大 ,管理服务职责明晰 ,教育、科研、推广一体化等显著特点。本文通过介绍 ,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1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制造业部分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文杰,崔建甫  
保定市主城区南距清苑县城4km,西距满城县城7km,北距徐水县城14km,主城区现状人口75万,满城和清苑县城各5万,徐水县城7万。主城区与三个县城间城市活动交往频繁,但因缺乏统一协调,三个县城均为小而全的独立小城市,造成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职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协调。要使一城三镇(县城)融为一中心三组团的协调整体,就要打破原行政体制,从整体利益谋划城市的未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黄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有效管理以促进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整合 ,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分割有效治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梅耀林  张培刚  丁志刚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城市问题的日益显现,使得郊区规划与开发成为必须面对的热点问题。在简要回顾美国郊区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大都市区郊区规划的详细内容,并探讨了其对我国郊区规划与开发的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军  郭雨露  何微丹  何豫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菲  
1970年代以后,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即分散、多中心模式大都市区的增加。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对大都市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二战以来美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其中利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琨  辛玉琛  
首先,本文利用2000-2009年天津市18个区县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公共卫生和教育数据,对天津市18个区县的公共服务产出和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天津市18个区县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县间公共服务也存在明显差异。其次,本文对天津市18个区县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与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天津市各区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与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能力几乎不相关。这一结果与将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同于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的观点相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立华,丛艳国  
文章以京津唐大都市区为例,从大都市区居民日常出行行为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作为"城际交通"主要方式的快速列车的运行态势及其对都市区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提出了建立"中心辐射型"城际快速列车运行系统,并将中心城市的"城际交通"与"城内交通"衔接的规划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芸  梁进社  李育华  
主要从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不同集聚机制对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路径着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市资本、就业与基础设施三大要素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北京大都市区几个典型产业集聚区的实例,在探讨其不同形成、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演化具有怎样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认为产业集聚对北京大都市区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主导资本流动格局、重塑劳动力市场分布和推动周边房地产市场3个方面;并以此推动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由"摊大饼"向轴向发展延伸,促进了近郊区城市副中心和远郊区新城的形成,使得北京城市空间向多极核、多功能的结构模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费跃  过秀成  过利超  张宁  
由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组成的高快路系统是满足大都市区范围内长距离快速机动化交通需求的主要载体,是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和产业布局重构的重要因素。论文分析了大都市区化背景下高快路一体化的内涵和布局形态,采用供需平衡模型测算高快路发展规模,通过计算节点和线路重要度确定高快路主要控制节点和走向,结合理论分析和城市实践,估算高快路环线半径。最后以南京大都市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艳杰  吴永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世键  张京祥  
1990年代以来,"区域主义"在西方学术界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主流。本文通过新区域主义这一视角,阐述"没有郊区的政府"、"城市区域"和"区域同盟"等新的大都市区管治理念与模式,进而分析新区域主义在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