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2)
- 2023(19045)
- 2022(15691)
- 2021(14321)
- 2020(12105)
- 2019(26827)
- 2018(26204)
- 2017(50548)
- 2016(27006)
- 2015(29837)
- 2014(29203)
- 2013(28896)
- 2012(26375)
- 2011(23495)
- 2010(23464)
- 2009(21562)
- 2008(20987)
- 2007(18895)
- 2006(16776)
- 2005(14524)
- 学科
- 济(119067)
- 经济(118942)
- 业(101885)
- 管理(84610)
- 企(82910)
- 企业(82910)
- 方法(50628)
- 农(50097)
- 数学(41249)
- 数学方法(40770)
- 业经(36647)
- 农业(33547)
- 财(31607)
- 中国(29101)
- 地方(26199)
- 技术(23789)
- 务(21747)
- 财务(21707)
- 制(21702)
- 财务管理(21672)
- 学(20830)
- 企业财务(20542)
- 贸(19769)
- 贸易(19759)
- 易(19213)
- 和(18931)
- 理论(18838)
- 划(17948)
- 策(17833)
- 环境(17221)
- 机构
- 学院(386422)
- 大学(376783)
- 济(161361)
- 经济(158289)
- 管理(153449)
- 理学(133109)
- 理学院(131741)
- 管理学(129546)
- 管理学院(128850)
- 研究(126849)
- 中国(97096)
- 科学(79388)
- 农(79230)
- 京(78257)
- 财(70128)
- 所(63690)
- 业大(62846)
- 农业(61254)
- 中心(60339)
- 江(60136)
- 研究所(58040)
- 财经(56439)
- 经(51320)
- 经济学(48637)
- 范(47889)
- 北京(47592)
- 师范(47341)
- 州(46668)
- 院(45748)
- 经济学院(44107)
- 基金
- 项目(268157)
- 科学(213332)
- 研究(195378)
- 基金(195333)
- 家(171294)
- 国家(169739)
- 科学基金(146730)
- 社会(126724)
- 社会科(120047)
- 社会科学(120016)
- 省(108877)
- 基金项目(103726)
- 自然(94529)
- 自然科(92389)
- 自然科学(92363)
- 自然科学基金(90711)
- 划(89150)
- 教育(87872)
- 编号(78730)
- 资助(77781)
- 成果(60888)
- 重点(60750)
- 发(60546)
- 创(58608)
- 部(58448)
- 创新(54270)
- 课题(53430)
- 国家社会(52962)
- 业(51992)
- 科研(51250)
- 期刊
- 济(182154)
- 经济(182154)
- 研究(104023)
- 农(77845)
- 中国(74654)
- 学报(60833)
- 科学(58672)
- 管理(58131)
- 财(54857)
- 农业(53089)
- 大学(46931)
- 学学(44975)
- 技术(36744)
- 业经(36502)
- 教育(34541)
- 融(33198)
- 金融(33198)
- 业(28211)
- 财经(27260)
- 经济研究(27008)
- 问题(24540)
- 经(23721)
- 技术经济(21518)
- 版(19723)
- 科技(19532)
- 资源(18266)
- 世界(18162)
- 统计(18009)
- 商业(17887)
- 现代(17829)
共检索到565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海钰 马兴栋 邵砾群
基于2006—2015年中国7个苹果主产省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的技术偏向指数方法测度不同地区苹果栽培技术变迁是否符合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苹果生产正朝着劳动节约型技术发展,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各主产省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具体反映在要素投入的差异和生产率增长快慢的不同;不同省份的技术变迁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婷
基于2004—2016年稻谷主产省生产成本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测算主产省稻谷生产成本效率值,并实证检验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农业机械投入对稻谷生产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产省稻谷生产存在近27.2%的成本效率损失,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制约稻谷生产成本效率的提高,而女性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农业机械投入能够通过要素替代调节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稻谷成本效率的不利影响,降低稻谷成本效率损失,但南方低缓丘陵区和西南丘陵山区的农机作业会加剧成本效率损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浩轩
沿着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的内在机理,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逻辑的三个假说,并基于29省(区、市)19902014年的数据运用资本深化系数、资源禀赋系数和要素结构指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发现,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特征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双层"核心—边缘"结构中的互动。相较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而言,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的变化更为明显;中国各区域农业劳均增加值和农业劳均资本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浩轩
沿着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的内在机理,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逻辑的三个假说,并基于29省(区、市)1990~2014年的数据运用资本深化系数、资源禀赋系数和要素结构指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发现,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特征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双层"核心—边缘"结构中的互动。相较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而言,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的变化更为明显;中国各区域农业劳均增加值和农业劳均资本存量尽管在不断上升,但无法掩盖各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固化现象;农业要素禀赋流动总体上有利于东部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霍学喜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及技术交易制度安排分析框架,利用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就技术交易制度安排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对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动是诱致农户技术选择产生偏向的关键市场信号,尤其是遵循公开市场交易制度安排的农户,其技术选择偏向对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更为敏感;不同技术交易制度安排所产生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及执行成本存在差异,从而对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由于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相对滞后,技术交易成本成为制约农户要素稀缺诱致生技术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交易成本 生产要素 诱致性技术选择 农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芙蓉 赵一夫
基于2000—2016年17个玉米主产省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玉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二维空间相图增长分析法探讨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表明:机械有效地替代了劳动力,替代弹性为1.17,并在2008年以后呈现出平稳趋势;在玉米用工价格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就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弹性而言,西部山地玉米区高于黄淮海和东北优势玉米区;玉米生产以机械技术为主,呈现以节约劳动力要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罗浩轩
要素禀赋结构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构建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为变量的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模型,可以揭示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态机理以及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行为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既有的要素禀赋结构下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并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而变迁。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将会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偏离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政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必须建立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前提上。当前,为促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提供必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煜 赵培雅
理论研究表明,地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应与其要素禀赋相匹配。当地区要素禀赋水平到达一定阶段后,自主创新将有利于该区域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否则应选择模仿性技术进步路径。考虑到空间异质性,东中西部的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所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应呈差异化特征。本文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级宏观数据,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视角下,分别考察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出: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要素禀赋构筑了技术进步选择中的非线性关系,且这种非线性关系存在区域差异,为各地区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要素禀赋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技术进步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蕾 陈超 展进涛
本文通过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调查反映现阶段我国农户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从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经营规模两个维度研究表明,自我摸索、亲戚朋友以及农资销售部门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病虫害技术、施肥技术和良种及栽培技术等常规技术,普遍缺乏对高新技术的采纳。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霍学喜
本文以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支撑,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利用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村级层面就农户劳动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经营收入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群倾向;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本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在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中,政府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技术推广活动促使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其他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且稳健的溢出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由于技术服务功能较弱,未能在农户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的过程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旭媛 王芳 应瑞瑶
本文在中国不完全要素市场和农民分化的背景下,将农户禀赋约束和农业技术属性(要素投入密集度与技术风险)联结到一起,构建了考虑禀赋约束的农户技术选择理论模型,并利用不同省份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选择偏向的内在决定机制以及中国农户技术选择的行为逻辑和制度性障碍。研究表明,规模户、高兼业户与低兼业户群体在不同属性技术选择上差别明显,不同类型农户的禀赋特点与不同农业技术属性存在非对称性和偏差,是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选择偏向有所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不完全要素市场条件下的农户初始禀赋约束难以缓解,
关键词:
农户 技术选择 技术属性 禀赋约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键 唐忠
土地流转、资金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都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农户资源禀赋的不同,这种影响作用也将有所不同。其中,土地流转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刺激作用依赖于农户土地禀赋和权属;资金流动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刺激作用依赖于农户的资本存量与技术门槛;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采纳的限制作用则依赖于农户的劳动力禀赋。因此,在推动农业要素流动的同时要规范并提高土地流转期限、增加向中小农户的金融供给以及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
关键词:
要素流动 资源禀赋 农业技术采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彧崧 戴永安
本文选取2007年甘肃省14个地市的农业投入与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得出甘肃省农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结论,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进一步将各地区分为4类。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李雪 吕向东
本文首先采用DEA对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2001—2013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灌溉率、农民受教育水平、小麦播种比例对华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东北六大主产区小麦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以城镇化率及农业总产值为门槛变量,分别检验了各门槛变量对全国小麦技术效率的门槛特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炜 李谷成 高雪
基于中国五大玉米主产区17个主产省份2004—2015年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其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分别考察城镇化水平和播种面积对玉米生产成本效率提升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全国玉米生产的平均成本效率为0.73,成本节约潜力巨大,且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两极分化现象。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地区差异明显。玉米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率对玉米生产成本效率的贡献度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播种面积的正向作用稍有加强;当播种面积跨越门槛值时,有效灌溉率的正向作用才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