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2)
2023(19124)
2022(16333)
2021(15304)
2020(12644)
2019(29089)
2018(28785)
2017(55804)
2016(30252)
2015(33943)
2014(34035)
2013(33146)
2012(30692)
2011(27697)
2010(28054)
2009(25545)
2008(24884)
2007(21909)
2006(19368)
2005(17068)
作者
(86159)
(71587)
(70939)
(67591)
(45604)
(34268)
(32312)
(28174)
(27282)
(25647)
(24379)
(24208)
(22749)
(22570)
(22172)
(22094)
(21328)
(21172)
(20509)
(20477)
(17900)
(17735)
(17331)
(16486)
(15977)
(15974)
(15873)
(15831)
(14431)
(14090)
学科
(123130)
经济(123007)
管理(86995)
(82904)
(67752)
企业(67752)
方法(52178)
数学(45216)
数学方法(44533)
中国(34977)
(34644)
(30712)
地方(30203)
业经(28178)
(24922)
农业(23359)
(22229)
(21934)
贸易(21920)
(21213)
理论(20501)
环境(19722)
技术(19447)
(19397)
(19351)
银行(19308)
(19270)
财务(19180)
财务管理(19139)
(18573)
机构
学院(423158)
大学(421198)
(167518)
管理(166651)
经济(163695)
理学(143204)
研究(142663)
理学院(141598)
管理学(138995)
管理学院(138228)
中国(107614)
(90439)
科学(88048)
(77687)
(71191)
(67286)
中心(65545)
研究所(64508)
(63649)
业大(61553)
财经(61370)
(58020)
北京(57523)
师范(57505)
(55774)
(52728)
农业(52182)
(51601)
经济学(49151)
师范大学(46191)
基金
项目(286598)
科学(225190)
研究(212294)
基金(205228)
(178208)
国家(176691)
科学基金(151907)
社会(132142)
社会科(125157)
社会科学(125126)
(112884)
基金项目(108320)
教育(98545)
自然(98247)
自然科(95929)
自然科学(95906)
(94972)
自然科学基金(94112)
编号(88390)
资助(84872)
成果(71752)
重点(64422)
(63816)
(62898)
课题(61233)
(59349)
创新(55294)
科研(54308)
项目编号(53856)
教育部(53814)
期刊
(188408)
经济(188408)
研究(124960)
中国(84493)
学报(63625)
管理(61893)
(61338)
科学(59666)
(59035)
教育(53530)
大学(49034)
学学(45863)
农业(42681)
技术(39740)
(39197)
金融(39197)
业经(32473)
经济研究(29133)
财经(29118)
(24929)
问题(24109)
图书(23056)
(22048)
技术经济(20501)
科技(20058)
理论(19660)
资源(19362)
(19087)
商业(19067)
现代(18737)
共检索到63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园  王琴  
在对政策导向下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配套政策颁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3年~2017年国家和地方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文本数据,构建包括土地规划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行业支持政策在内的装配式建筑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运用熵权TOPSIS法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区域政策力度以及政策工具演变情况,并提出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琳琳  陈雅娇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的文献研究,结合专家的咨询反馈结果,选取出11个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纳为驱动和制约两类。接着采取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基于熵权法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在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四维度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市9项技术创新政策,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模型法对所选政策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熵权TOPSIS法适用于多指标的政策评价,能够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政策四维度评价指标中,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权重差距较小,政策力度评价指标对政策评价影响最大;T7和T6政策排序相对靠前,T9和T4排名相对靠后。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瑶  宋红  徐沛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包括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阶段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再通过AHP法和熵权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装配式建筑各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史玉芳  康珅  王秀芬  
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构建EFE、IFE矩阵进行定量评价,并构建装配式建筑SWOT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宏莉  林智敏  
通过文献分析,以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契合点,提取出影响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5个前因条件因素。以24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应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对各地区装配式发展模式进行探索。最后,验证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与其发展状况之间存在非对称因果关系,全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可行的,各地区在制定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时应该有所侧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丹  张兰  张彩虹  
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是林木生物质能源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及前提,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规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基于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相关数据,引用PSR理论模型构建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各省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将各省市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潜力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指明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莹莹  李可用  
调查研究发现,项目成本过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项目在整体产业中占的比重小,有资质的构件生产企业少,构件无法量产;管理机制相对落后,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等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产业链尚不完善,与之相契合的配套体系严重缺乏,部分配套设施依赖异地转运,甚至是国外进口,这些因素也制约着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发展。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任建兰  崔昊  唐桂敏  
针对区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需要对区域发展的理念与目标以及发展手段与措施等进行重新设计,以构建符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三方面要求的发展,即三维结构下的区域发展,提出三维结构下的8种区域发展模式类型。通过构建区域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熵权TOPSIS法对山东省17地市发展模式实证分析,17地市以经济—社会双滞后型发展模式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模式为主。三维结构下的区域发展模式类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对于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纪颖波  段朝晖  赵丽坤  张綦斌  
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各个省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发展极为不平衡的现状。以我国31个省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建设规模、信息化水平、生产建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力度、可持续性、综合效益7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影寻踪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指数把31个省份划分为5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处在Ⅲ、Ⅳ级水平,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政府支持力度与生产建造能力是影响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相应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瑾  王忠伟  庞燕  
【目的】油茶是我国独有的高品质木本食用油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油脂产业,近年来油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远未达到预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茶产业的综合绩效,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构建油茶产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茶产业绩效提供解决方案。【方法】结合油茶产业的特点,从政府投入、经济产出、社会绩效、生态绩效等4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法的绩效评价模型,以湖南省2010—2019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对全省近10年的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4个方面共11个评价指标的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可行和合理的,从湖南省2010—2019年的油茶产业发展统计数据实证结果来看,全省油茶产业经历了较差—中级—优质的发展过程,但在2012—2013年出现回落现象;从各指标绩效水平分析,各类指标绩效水平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绩效指标对油茶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产出指标,政府投入及社会绩效指标影响程度较小。【结论】构建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全面评价油茶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油茶产业发展。在对油茶产业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指标体系的选择和模型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有助于减少评价油茶产业发展绩效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和合理,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瑾  王忠伟  庞燕  
【目的】油茶是我国独有的高品质木本食用油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油脂产业,近年来油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远未达到预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茶产业的综合绩效,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构建油茶产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茶产业绩效提供解决方案。【方法】结合油茶产业的特点,从政府投入、经济产出、社会绩效、生态绩效等4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法的绩效评价模型,以湖南省2010—2019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对全省近10年的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4个方面共11个评价指标的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可行和合理的,从湖南省2010—2019年的油茶产业发展统计数据实证结果来看,全省油茶产业经历了较差—中级—优质的发展过程,但在2012—2013年出现回落现象;从各指标绩效水平分析,各类指标绩效水平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绩效指标对油茶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产出指标,政府投入及社会绩效指标影响程度较小。【结论】构建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全面评价油茶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油茶产业发展。在对油茶产业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指标体系的选择和模型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有助于减少评价油茶产业发展绩效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和合理,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大川  罗阳  刘政轩  王然  张国强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与传统建筑产业链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揭示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各环节协同性差以及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对此,可通过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产业链全过程信息一体化平台、健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体系等手段,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占勇  邱宵慧  孙金颖  王颖  康晓辉  
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政府-建设单位-消费者三方的博弈模型,并对博弈演化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等方面对建设单位和消费者进行激励,推动博弈向有利于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演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涵  聂飞飞  胡雪原  
近年来,中国多个地区相继出现了能源“四荒”问题,说明区域能源安全仍然是中国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能源供应、使用、经济与环境安全四方面,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传统赋权法的主观性,与TOPSIS法相结合,对中国区域能源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安全性普遍处于中低水平。能源安全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山西、新疆、内蒙古等9个省份,仅占研究省份的30%,其余21个省份普遍低于全国能源安全平均值。中国能源安全性大致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特点。西北地区能源储量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