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6)
2023(14255)
2022(12328)
2021(11514)
2020(9501)
2019(21789)
2018(21664)
2017(41603)
2016(22598)
2015(25065)
2014(25086)
2013(24603)
2012(22408)
2011(20174)
2010(20214)
2009(18609)
2008(18080)
2007(15977)
2006(13981)
2005(12399)
作者
(63427)
(52800)
(52393)
(49739)
(33540)
(25301)
(23764)
(20547)
(20006)
(18823)
(18099)
(17738)
(16770)
(16603)
(16212)
(16100)
(15724)
(15587)
(15030)
(14980)
(12989)
(12922)
(12569)
(11974)
(11725)
(11721)
(11704)
(11559)
(10477)
(10311)
学科
(88311)
经济(88188)
管理(73728)
(68020)
(59197)
企业(59197)
方法(38076)
数学(32353)
数学方法(32009)
(24217)
中国(23344)
(22305)
业经(21253)
地方(20208)
(20157)
技术(19816)
(18308)
理论(15444)
(15132)
财务(15065)
财务管理(15036)
农业(14868)
环境(14825)
(14780)
(14763)
贸易(14752)
(14324)
(14299)
银行(14286)
企业财务(14268)
机构
大学(317797)
学院(316051)
管理(128771)
(124464)
经济(121686)
理学(111828)
理学院(110585)
管理学(108878)
管理学院(108280)
研究(103040)
中国(76270)
(67261)
科学(63294)
(59050)
(50440)
财经(46897)
中心(46483)
(46277)
研究所(45819)
(45289)
业大(44930)
(42485)
北京(42310)
(41920)
师范(41577)
(37937)
(37486)
经济学(36883)
农业(35178)
财经大学(34900)
基金
项目(219440)
科学(174169)
研究(163959)
基金(159169)
(137478)
国家(136329)
科学基金(118364)
社会(103715)
社会科(98293)
社会科学(98270)
(86471)
基金项目(85207)
自然(76033)
教育(75122)
自然科(74227)
自然科学(74213)
自然科学基金(72884)
(72318)
编号(66898)
资助(63818)
成果(54475)
(49392)
重点(48881)
(48308)
(46792)
课题(46180)
创新(45419)
(43655)
国家社会(42294)
教育部(41791)
期刊
(137374)
经济(137374)
研究(94368)
中国(62056)
管理(49129)
学报(46577)
(44861)
科学(44431)
(40916)
教育(38714)
大学(35855)
学学(33522)
农业(28426)
技术(28031)
(26353)
金融(26353)
财经(22622)
业经(22466)
经济研究(21090)
(19212)
科技(17382)
问题(17378)
图书(16407)
理论(15783)
技术经济(15456)
(14654)
实践(14489)
(14489)
现代(14415)
(13777)
共检索到460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伟义  余博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是在区域范围内组建的技术创新联盟,目的是谋求区域自主创新的突破,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本文对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组建原则、组建步骤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组建的关键要素。研究对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联盟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余博  
企业单枪匹马地进行自主创新,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贻误战机。聚合众多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以联盟方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潮流正在我国企业界兴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余博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对自主创新投入更大的热情。然而,我国仍然有高达98.6%的企业从未提交过1件专利申请。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很多,"各自为战"的创新模式就是原因之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国平  曹阳  
本文论证了中小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并分析了中小企业构建自主创新联盟的必要性,提出了自主创新联盟的三种模式:纵向创新联盟模式、横向创新联盟模式、动态网络联盟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伟义  余博  
借助自主创新联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跨国公司的专利之争和标准之争,是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视角探讨自主创新联盟现象,认为自主创新联盟能够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从推动优势企业间的联盟、鼓励战略层面的合作、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做好协调整合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联盟的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岳建明  
想要提高企业内的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共享的效率,就应着眼于建立完善利益的公平分配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本文对于企业技术联盟这一概念及其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及解释。同时,又从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才能使相互合作的双方成员间的个人利益得到平衡,并确立出合理的利益互惠平衡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忠吉  姜春林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非线性、动态性等特点。其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各主体间的竞争与协同,所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分析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认识区域自主创新的形成机制,可以为区域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王宏起  武建龙  
产业联盟是快速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网络化组织。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揭示产业联盟改变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产业创新网络周期性演化,研究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过程与路径,旨在从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为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创新带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玲诺  史建锋  孙玉忠  于瀚  
知识链运行过程潜藏着知识共享不足、知识转移融合不良、知识转型升级定位不准等风险。控制风险机制建设具体表现为和谐共融、共溶的共享机制,快速传递机制,可持续运行机制。而根据机制运行的内在逻辑性,要推动联盟内知识链运行的效益最大化,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最好的模式。在战略联盟内知识创新专家的作用不能停止在知识链的中游,而应贯穿在知识链运行的全过程,直接参与知识链的下游—市场端运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明霞  李常洪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中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合作创新组织,其本质是一个合伙型自主工作团队,成员之间互为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合作博弈模型,从利益分配角度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防风险厌恶型成员"道德风险"的相互激励机制。可得出结论:提高联盟产出基数、降低联盟运行成本基数、提高成员产出分享比例,可激励其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中。成员的努力程度提高,其个体效用和联盟总福利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努力程度会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而针对具有不同风险规避度的联盟成员,其个体效用和联盟总福利则会随着产出分享比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风险规避度越高的成员,增加产出分享比例对其效用的边际贡献越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萍  
文章从区域的视角出发,运用广东省珠三角9市2003~2011年的非衡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基于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表明,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劳动力素质对广东区域创新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自主创新的能力。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自主创新促进作用的因素,实证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建锋  张庆普  郑作龙  
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是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为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了直接的支持。联盟合作界面是由多个模块构成的运行系统,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运行子系统。宏观层面要对接顶层设计,中观层面要注重监督反馈,微观层面要注重交流共享。各个子系统都必须遵循整个界面系统的运行规则,坚持联盟的总目标,协同运行。联盟界面运行的起点在于模块结构的形成和准则的建立,实现目标的过程要伴随着动态机制的建设,推动知识的获取、创新、转移转化走向高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建锋  张庆普  郑作龙  
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是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为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了直接的支持。联盟合作界面是由多个模块构成的运行系统,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运行子系统。宏观层面要对接顶层设计,中观层面要注重监督反馈,微观层面要注重交流共享。各个子系统都必须遵循整个界面系统的运行规则,坚持联盟的总目标,协同运行。联盟界面运行的起点在于模块结构的形成和准则的建立,实现目标的过程要伴随着动态机制的建设,推动知识的获取、创新、转移转化走向高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茜  皮宗平  白明皓  
对创新网络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对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形成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与治理绩效进行了构念解释,并建立了绩效测量指标。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法与格序决策法,提出了灰格序评价方法。通过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证研究,发现治理机制对创新网络治理绩效的作用具有较为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其中,形成机制具有先导性,是整合机制与创新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创新机制具有滞后性,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形成与整合机制的基础之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