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7)
- 2023(16101)
- 2022(13811)
- 2021(13178)
- 2020(10965)
- 2019(25079)
- 2018(24897)
- 2017(47129)
- 2016(25547)
- 2015(28768)
- 2014(27995)
- 2013(27659)
- 2012(25626)
- 2011(23169)
- 2010(22997)
- 2009(20846)
- 2008(20090)
- 2007(17327)
- 2006(15014)
- 2005(13122)
- 学科
- 济(102766)
- 经济(102668)
- 管理(71587)
- 业(67692)
- 企(56059)
- 企业(56059)
- 方法(43892)
- 数学(37862)
- 数学方法(37474)
- 中国(30023)
- 农(27009)
- 地方(23657)
- 财(22744)
- 业经(22713)
- 学(22084)
- 技术(20562)
- 贸(20075)
- 贸易(20059)
- 易(19477)
- 农业(18146)
- 制(18052)
- 和(16448)
- 理论(16395)
- 环境(16192)
- 银(15830)
- 银行(15789)
- 融(15207)
- 金融(15204)
- 行(15170)
- 划(14297)
- 机构
- 大学(352299)
- 学院(349409)
- 济(143673)
- 经济(140739)
- 管理(138462)
- 研究(123960)
- 理学(120021)
- 理学院(118596)
- 管理学(116726)
- 管理学院(116082)
- 中国(93424)
- 京(76452)
- 科学(76109)
- 财(62404)
- 所(61681)
- 研究所(56597)
- 中心(55673)
- 农(53343)
- 财经(50405)
- 业大(50209)
- 江(49725)
- 北京(48913)
- 范(48310)
- 师范(47925)
- 经(46062)
- 院(45862)
- 经济学(43178)
- 农业(41662)
- 州(40490)
- 师范大学(39211)
- 基金
- 项目(244428)
- 科学(193533)
- 研究(180906)
- 基金(178056)
- 家(155585)
- 国家(154322)
- 科学基金(132459)
- 社会(114558)
- 社会科(108457)
- 社会科学(108431)
- 基金项目(95282)
- 省(93714)
- 自然(85354)
- 自然科(83378)
- 自然科学(83361)
- 教育(82169)
- 自然科学基金(81879)
- 划(79854)
- 编号(72970)
- 资助(71812)
- 成果(59112)
- 重点(55160)
- 部(54322)
- 创(53950)
- 发(53313)
- 课题(50602)
- 创新(49790)
- 国家社会(47400)
- 教育部(46523)
- 科研(46322)
- 期刊
- 济(154970)
- 经济(154970)
- 研究(106215)
- 中国(68946)
- 学报(53126)
- 科学(51742)
- 管理(51504)
- 农(47637)
- 财(44882)
- 教育(42024)
- 大学(40315)
- 学学(37486)
- 农业(33712)
- 技术(29981)
- 融(28954)
- 金融(28954)
- 经济研究(25555)
- 业经(24192)
- 财经(23718)
- 经(20399)
- 问题(20118)
- 图书(19411)
- 业(19170)
- 科技(18461)
- 资源(17634)
- 技术经济(17079)
- 贸(16747)
- 理论(16280)
- 世界(15740)
- 现代(15591)
共检索到51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程红莉 赵彦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环节,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现状的特征是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以中国优势创新区域为例,从自主创新要素、区域创新网络和创新外部环境三个视角入手,剖析区域自主创新的特色和劣势,并建议:各省市应提高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加大金融机构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湖北、陕西和四川要加强大中型企业的创新地位;天津、福建、浙江和山东要争取创新资源,提高基础创新力;辽宁要倡导能源环保理念,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创新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要素 创新网络 创新型国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层次的概念,成为区域发展差异的构成因素。自主创新强调创新主体为实现自益性而对创新结果的自发追求,带有创新本身强烈的功利性,由此具有不稳定性。自主创新能力表现多元创新主体对创新的主动追求意识及对创新收益的主导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区域创新不稳定性加以过滤的介质。自主创新能力特征的识别有助于为各区域特色自主创新能力路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 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良强
评价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对于改善创新管理、进一步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链式模式和创新活动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评价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的方法和概念模型;并以我国福建省为例,利用1995—2006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DEA方法,对福建省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市场实现等环节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自主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创新活动仍处于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继续增加知识创新资源投入仍将是合理的;技术开发活动已进入了规模收益递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绩效评价 DEA 福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怀海
和谐四川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通过新型工业化打造坚实的产业基石。而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着力点在于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四川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为动力源泉,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技术,推动区域内工业的长足进步,奠定创新型和谐四川的根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星际 杨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其现阶段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涉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因此,山西省尤其应在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省内区域间协调互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山西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蕾
"后进型"区域是指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将30个区域划分为四类,且首次对"‘后进型’区域"进行了界定,对其自主创新能力特征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应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项国明
运用方差分析验证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地带划分的适用性。应用锡尔指标法衡量目前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从而为探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量化支持。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差距 中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蕾 王亚星
文章在对我国30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潜力型和后进型四种区域,并对四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分类 特征 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庆元 陶晓燕 赵志泉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及其结构特征,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测算创新网络运行效率。结果表明:(1)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规模较小、密度较低,整体网络结构松散;核心节点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为主,产学研联盟初具规模;网络结构中以小范围合作创新为主,尚未形成大范围合作创新。(2)2016—2020年成果转化阶段运行效率始终低于技术研发阶段,两阶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网络规模、网络结构洞、网络联结均对两阶段运行产出起到促进作用;网络开放性对技术研发阶段的运行产出产生正向影响,但对成果转化阶段的运行产出产生负向不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德进
作者使用1998至2005年福建省不同来源地FDI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相对于西方国家直接投资而言,海外华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和强烈;(3)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主要通过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直接影响实现的,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流动与培养等间接影响实现的效果还很不明显;(4)在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中,资金投入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正向溢出效应比较显著且稳定。为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正向影响,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FDI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魁 陈丽珍
本文以国家创新能力理论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构建了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方法对原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并以江苏省为例计算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江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是不断发展的,但创新环境近年来却出现了恶化的趋势,特别指出的是,现阶段强化连接能力对发展江苏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开放条件 区域 自主创新能力 江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屹 薛惠娟
通过建立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28个省区市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及产出能力的均衡匹配,各项能力对不同区域产业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于各项能力不均衡的部分省区市,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能力结构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但各项能力之间的均衡仍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玉帅 刘子君 万懿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提升泛珠三角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关键。在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重新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泛珠三角的9省份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针对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不均、差距扩大等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泛珠三角区 自主创新 因子分析 评价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犁 张焕明
在中国2000~200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科技自主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效率年均增长0.9%,其中技术效率指数平均下降5.6%,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6.9%,表明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与此同时,中国东部地区科技自主创新效率明显较强,增长幅度为2.92%,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呈现出σ收敛现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顾新
四川区域自主创新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科技投入和产出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但是,四川区域自主创新仍存在企业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制问题突出、产业链不完善、创新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四川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完善政府政策,改革创新体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关键词:
四川 自主创新 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