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5)
2023(10300)
2022(8712)
2021(7509)
2020(6369)
2019(14533)
2018(14115)
2017(27778)
2016(15117)
2015(17110)
2014(17419)
2013(17696)
2012(16970)
2011(15641)
2010(15790)
2009(14720)
2008(14316)
2007(13228)
2006(11723)
2005(10700)
作者
(46518)
(39400)
(39230)
(37506)
(24808)
(18749)
(17958)
(15397)
(14678)
(13790)
(13646)
(13075)
(12550)
(12446)
(12352)
(12283)
(11749)
(11654)
(11356)
(11225)
(9842)
(9797)
(9496)
(9046)
(8988)
(8819)
(8533)
(8520)
(7870)
(7865)
学科
(90093)
经济(90035)
管理(41442)
(36285)
方法(33111)
数学(29595)
数学方法(29400)
(26894)
企业(26894)
地方(22689)
(19887)
中国(19375)
(18631)
环境(16344)
(15672)
业经(15447)
地方经济(15007)
农业(13903)
(13193)
贸易(13188)
(12672)
(12283)
(12098)
(11217)
金融(11215)
(10556)
银行(10526)
经济学(10447)
(10226)
(10082)
机构
大学(231370)
学院(231258)
(109944)
经济(107855)
研究(86609)
管理(84709)
理学(72264)
理学院(71369)
管理学(70239)
管理学院(69795)
中国(64623)
科学(51984)
(48842)
(46262)
(45326)
研究所(41115)
(40357)
中心(38700)
财经(36839)
(35692)
经济学(35569)
业大(33717)
(33193)
经济学院(31922)
农业(31702)
北京(31007)
(30727)
(29987)
师范(29722)
(27615)
基金
项目(148930)
科学(116974)
基金(108213)
研究(107837)
(94719)
国家(94023)
科学基金(79258)
社会(70227)
社会科(66643)
社会科学(66623)
(58181)
基金项目(57110)
自然(49409)
(49067)
自然科(48155)
自然科学(48140)
教育(47870)
自然科学基金(47254)
资助(44038)
编号(42568)
(35322)
成果(34556)
重点(34485)
(33189)
(30235)
国家社会(29760)
课题(29712)
发展(28739)
创新(28568)
科研(28534)
期刊
(126998)
经济(126998)
研究(70974)
中国(43269)
(36049)
学报(35985)
(35704)
科学(33308)
管理(30179)
大学(26561)
学学(25345)
农业(24121)
经济研究(21461)
(20884)
金融(20884)
技术(20132)
财经(18966)
教育(18204)
业经(17970)
问题(16672)
(16549)
技术经济(14063)
(13444)
(13054)
统计(12994)
世界(11774)
国际(11630)
资源(11613)
(11300)
商业(11282)
共检索到352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志伟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曹桂艳  田成诗  柯丽娜  
选取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用Tapio提出的弹性分析方法,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演变趋势。然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①2000-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的脱钩关系从扩张性负脱钩转变为弱脱钩,碳排放总量分阶段性呈上升趋势,而GDP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0-2006年锦州、营口、盘锦指向扩张性负脱钩,大连呈现扩张连接,丹东和葫芦岛指向弱脱钩,2006-2012年所有地区后期较前期脱钩更为显著,脱钩程度区域差异缩少;②除锦州外其余五个城市的碳排放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周明勇  
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对脱钩弹性进行了测算和因果链分解。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其脱钩弹性较"十五"期间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减排弹性变动不大,工业节能弹性变成弱脱钩状态,工业节能成效显著,工业化弹性、城市化弹性和经济发展弹性均呈增加趋势。因此,要切断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大对海南、宁夏等省级区域、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组的减排力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稀缺、环境恶化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两大桎梏。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间的脱钩,已然成为了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核算1995~2012年我国29省市8种能源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对29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除北京外,我国其它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未呈现明显的脱钩关系,这意味着尽管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我国经济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依然具有路径依赖;(2)"十一五"以来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这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小平  郭灵巧  
运用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测算甘肃省能源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甘肃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介于0~1之间,说明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脱钩程度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且与实现绝对脱钩尚有一定差距;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的脱钩主要是由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所致;甘肃省总体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加之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其对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贡献有限。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将重心放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转型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康文梅  夏克郁  
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独特区位优势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本文采用IPCC方法测算了汉江生态经济带2005—2019年13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运用Tapio指数分析法分别从时间、空间层面总结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碳强度显著下降43.3%的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及其包含的13个地级市的脱钩指数均在不断缩小,大部分地级市已属于弱脱钩状态;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的脱钩指数一般低于中下游地区,且下降速度更快,生态经济带内上中下游及其涵盖城市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不均衡性,还未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因此,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区域间合作、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等措施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促进我国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亚伟  
识别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以及所处的阶段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市的GDP、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为基础,采用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同步变化的关联,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扩张连接—弱脱钩—强脱钩"的波动态势。采用重心模型,从重心位置、偏移距离和偏移方向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区域经济重心、碳排放重心和碳排放强度重心的转移轨迹和演变规律,发现,碳排放重心和经济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碳排放重心、碳排放强度重心与经济重心大体都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中,碳排放强度重心的偏移距离最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碳排放重心转移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是碳排放重心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因过度依赖工业化将会阻碍碳排放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环境规制对碳排放重心转移尚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雯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弱脱钩关系。从行业看,农业、食品/饮料/烟草业和其他制造业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石油/炼焦加工,金属冶炼/压延行业的脱钩状态最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拓展的Tapio脱钩模型得出:人均收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我国应通过提升高碳产业的节能减排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冠新  赵子琪  胡百灵  
文章是在测算我国2000-2015年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STIRPAT随机模型研究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因素,并利用TAPIO模型从中国八大经济区视角分析了农村物流碳排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结果表明:地区经济是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首要因素,2006年之前中国整体呈现扩张负脱钩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十五"期间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伴随着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碳排放增长速率大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之后除了大西北、西南地区部分省份处于增长连接状态,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弱脱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冠新  赵子琪  胡百灵  
文章是在测算我国2000-2015年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STIRPAT随机模型研究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因素,并利用TAPIO模型从中国八大经济区视角分析了农村物流碳排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结果表明:地区经济是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首要因素,2006年之前中国整体呈现扩张负脱钩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十五"期间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伴随着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碳排放增长速率大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之后除了大西北、西南地区部分省份处于增长连接状态,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弱脱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成  蔡万焕  于同申  
本文以中国1995—2011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人均GDP和碳生产率的趋同效应和脱钩状态,结果表明:①基于泰尔指数的σ收敛显示,全国整体在两变量上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收敛趋势,但东中西内部和组间的差距形态各异,且东部和组间差距均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②β收敛结果显示,由于各省份在技术进步率、国际竞争程度、产业结构偏好和能源结构等因素上的差异,导致两变量更多地呈现条件β收敛而非绝对β收敛趋势,即向各自的稳态水平而非统一水平趋近;③Tapio脱钩指数和追赶脱钩指数模型显示,中国各省份在实现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但碳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对滞后,说明碳生产率在向着一个相对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欢  朱清源  辛路  
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欢  朱清源  辛路  
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张新社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对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都小于粗钢产量增长率,只有2008年例外,可见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说明钢铁工业总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增长率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小于该年的粗钢产量增长率,但是两者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较小,虽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