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2)
- 2023(16127)
- 2022(13975)
- 2021(13039)
- 2020(11060)
- 2019(25436)
- 2018(25457)
- 2017(49031)
- 2016(27132)
- 2015(30455)
- 2014(30645)
- 2013(30106)
- 2012(27643)
- 2011(24983)
- 2010(25057)
- 2009(22914)
- 2008(22331)
- 2007(19833)
- 2006(17364)
- 2005(15218)
- 学科
- 济(110686)
- 经济(110569)
- 管理(74944)
- 业(68985)
- 企(58059)
- 企业(58059)
- 方法(50556)
- 数学(44025)
- 数学方法(43271)
- 农(28247)
- 中国(27787)
- 学(26413)
- 地方(25169)
- 财(25022)
- 业经(24204)
- 制(20587)
- 理论(19705)
- 农业(18465)
- 和(17534)
- 贸(17188)
- 贸易(17179)
- 技术(16786)
- 易(16604)
- 环境(16588)
- 银(15477)
- 体(15466)
- 银行(15405)
- 务(15282)
- 融(15230)
- 金融(15221)
- 机构
- 学院(382374)
- 大学(382128)
- 管理(147731)
- 济(146220)
- 经济(142925)
- 研究(132696)
- 理学(128016)
- 理学院(126496)
- 管理学(123758)
- 管理学院(123099)
- 中国(96084)
- 科学(87423)
- 京(83095)
- 农(68883)
- 所(68832)
- 财(64929)
- 研究所(63262)
- 业大(61898)
- 中心(58940)
- 江(56862)
- 农业(54403)
- 北京(52402)
- 财经(51968)
- 范(51262)
- 师范(50611)
- 院(49119)
- 经(47132)
- 州(46007)
- 技术(44161)
- 经济学(42948)
- 基金
- 项目(267192)
- 科学(208242)
- 基金(190656)
- 研究(190285)
- 家(169152)
- 国家(167804)
- 科学基金(142151)
- 社会(116347)
- 社会科(110130)
- 社会科学(110092)
- 省(107086)
- 基金项目(100497)
- 自然(95181)
- 自然科(92953)
- 自然科学(92924)
- 自然科学基金(91205)
- 划(90563)
- 教育(88272)
- 资助(80204)
- 编号(77389)
- 成果(62722)
- 重点(60948)
- 发(57864)
- 部(57357)
- 课题(55264)
- 创(55189)
- 创新(51520)
- 科研(51448)
- 计划(50832)
- 大学(48411)
- 期刊
- 济(159270)
- 经济(159270)
- 研究(108417)
- 中国(75083)
- 学报(67714)
- 农(61758)
- 科学(60640)
- 管理(54802)
- 大学(49810)
- 财(48065)
- 学学(47037)
- 教育(46525)
- 农业(42826)
- 技术(35268)
- 融(28658)
- 金融(28658)
- 业经(26879)
- 经济研究(25717)
- 财经(24460)
- 业(22785)
- 经(21013)
- 问题(20480)
- 科技(19839)
- 图书(19732)
- 统计(19092)
- 技术经济(18831)
- 版(18740)
- 业大(17926)
- 资源(17476)
- 策(17286)
共检索到55494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伟 关新
严峻的能源与环境不平衡,能源内部结构不平衡使一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只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配比达到合理状态,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通过单纯的行政指令和财政宏观政策调控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比例,没有考虑到现实需求。因此,需要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关系,发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的某些特征,动态调整两者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状况。通过建立专家评价体系和量化系统模型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态调节方法,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达到合理的配给,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产业优势,从而建立高效、节能、低碳的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评价体系 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伟 关新
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区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即使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配比达到合理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通过单纯的行政指令和财政宏观政策调控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比例,没有考虑到现实需求。因此,需要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关系,发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的某些特征,动态调整两者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状况。通过建立专家评价体系和量化系统模型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态调节方法,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关键词:
能源产业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明奇 高鸿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这就要求把信贷增量的有效分配与信贷资产存量的合理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信贷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各地资源条件相结合,形成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永虹
随着海洋国土开发的深入,需要合理安排经济活动才能实现最佳效益。目前对海洋经济活动规划比较多采用线性规划方式。由于一般线性规划是静态的,很难适应现实需要。渔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本文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法,使约束条件的约束值可以随时间变化,知道最优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模型系数是可变的灰数,可以在灰区间内漂移。并利用这种方法,对宁波地区进行具体运用。
关键词:
海洋渔业 优化模型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春艳 李富强
本文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阐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更深层次地研究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一个参照平台,并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优化模型 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凯 李自磊 张云
本文针对财政支出结构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运用1996-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投资性财政支出与服务性财政支出均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投资性财政支出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强于服务性财政支出;在东部及中部地区,服务性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投资性财政支出,但在西部地区,投资性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则更强。据此,本文认为各区域应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光亚 唐天伟
笔者基于多变量VAR模型,对1978年-2008年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未实现互动发展。相应地,中部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阳
通过建立1978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了全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显著的影响。信贷量对MooRe指数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对CPI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影响几乎都是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同样较长。但是从各地区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却有显著的差别。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于信贷政策最为敏感,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CPI增长率的最大,对于GDP增长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动对CPI增长率影响不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凌霄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系统中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为了能够获得调整政策的有效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执行等要建立在主体适应性的基础之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燕 蒲佐毅
生态安全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选取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形成生态安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保障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安全 新疆生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利荣
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重大压力。投入产出模型是分析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有利工具。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经济结构系数矩阵的特征,研究出了各部门最终使用之和最大情况下的最优产业结构存在的条件.最优方向的产业结构,取决与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即投入系数矩阵(技术系数矩阵)。并给出各个部门的总产出对最终使用的边际贡献大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产业结构下的最终使用增加向量模型,最后通过给出一个例子,说明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树旺,熊丽敏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ive supporting systems to be established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 i.e., market supporting system, financial supporting system, human capital supporting system, industrial conformity supporting system and industrial policy supporting system.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市场 金融 人力资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志刚 赵霄伟
文章选取2000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指标的计量模型,重点估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区域特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最低为和田地区。第二,在工业废气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数值最低的为克州。第三,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固定效应系数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数值最低的是塔城地区;第四,就新疆三大区域而言,北疆尤其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固定效应系数普遍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区域分布差异非常显著。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抓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环保工作,要加强污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云平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体现在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兴衰等方面。基于集群视角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具体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内部集群动力机制,整合集群价值链;另一种是依靠外部力量,嵌入外部价值链(外资和域外资本)来调整产业结构。为此,要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 调整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