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
2023(211)
2022(169)
2021(149)
2020(84)
2019(195)
2018(131)
2017(279)
2016(126)
2015(132)
2014(149)
2013(124)
2012(104)
2011(120)
2010(106)
2009(103)
2008(103)
2007(74)
2006(59)
2005(44)
作者
(397)
(329)
(326)
(319)
(216)
(179)
(130)
(124)
(122)
(119)
(119)
(115)
(113)
(112)
(112)
(109)
(106)
(105)
(100)
(88)
(82)
(76)
(74)
(70)
(70)
(69)
(69)
(66)
(65)
(65)
学科
(1446)
经济(1446)
地方(1021)
地方经济(859)
管理(355)
环境(237)
中国(221)
区域(203)
(203)
(196)
贸易(196)
(180)
方法(179)
业经(177)
数学(172)
数学方法(172)
(168)
(142)
(139)
(135)
国际(135)
规划(128)
产业(127)
(125)
环境规划(125)
农业(118)
资源(116)
发展(114)
(114)
国际贸易(111)
机构
学院(2231)
大学(2120)
(1147)
经济(1134)
管理(883)
理学(797)
理学院(789)
管理学(781)
管理学院(776)
研究(743)
科学(462)
中国(435)
经济学(398)
(396)
(377)
经济学院(352)
(331)
财经(327)
中心(314)
(313)
师范(305)
(305)
研究所(296)
(296)
(268)
经济管理(263)
(262)
财经大学(258)
科学院(256)
业大(254)
基金
项目(1842)
科学(1515)
研究(1430)
基金(1361)
(1142)
国家(1134)
社会(1101)
社会科(1061)
社会科学(1061)
科学基金(1036)
(828)
基金项目(722)
(657)
发展(606)
(604)
(593)
教育(563)
国家社会(512)
自然(498)
编号(488)
自然科(484)
自然科学(484)
(475)
自然科学基金(475)
(449)
资助(431)
(414)
重点(413)
创新(398)
(396)
期刊
(1189)
经济(1189)
研究(656)
管理(310)
中国(290)
科学(245)
学报(244)
经济研究(228)
大学(194)
业经(192)
学学(189)
技术(188)
(180)
教育(177)
问题(176)
(170)
科技(153)
农业(142)
商业(142)
(138)
(133)
(131)
地理(130)
经济管理(126)
财经(124)
国际(122)
资源(118)
统计(117)
(116)
经济地理(116)
共检索到2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积极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着力打造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新路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向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修霖  李鸿阶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设想,是建立包括大陆东南部的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和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它不同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暂时分裂而尚未统一的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内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组织。当然,由于长期的历史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使东北亚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分工协作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 ,除日本以外 ,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受贸易和投资的牵引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贸易与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具备开展分工协作的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作为东北亚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力争在今后本地区的分工协作中掌握主导权 ,但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说明 ,日本的这一企图是徒劳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生延超  欧阳峣  刘长生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兴大国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其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以及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对新兴大国内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大国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区域才能在内部公共产品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之间实现均衡;利率决定着大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当利率上升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下降;当利率下降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增加;大国经济规模与公共产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两者通过利率机制的媒介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新兴大国必须基于要素禀赋,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规模,积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文辉  魏丽华  
分工协作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对协作与分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思想精髓在当今对区域发展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重温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的经典思想,对积极贯彻新常态下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在部署与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时,能否重视并科学地解决好区内各个地区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真正发挥区域总体优势,乃是事关区域经济能否获得优化发展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围绕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对策问题作一探讨。1 发挥区域总体优势的依据 1987年以来,我国经济部门和理论界对全国各地的地区优势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工作,涌现和积累了不少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曾一度形成、出现过研究地区优势、认识地区优势、宣传地区优势的热潮。这对我国各个地区按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改善领导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指挥,起了有益作用。但当时对于地区优势的探讨,往往只是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协同联动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长三角文化遗产区域协同保护利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湖斌  齐源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合系统理论和耦合度模型,本文首先构建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2001-2016年的数据,对长三角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内协同度、区域间协同度进行了具体计算。最后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演化规律和空间协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提升1. 051个百分点。同时两个子系统对协同发展的贡献机制并不一样,上海市、浙江省的情况正好和江苏省相反。在空间协同发展特征上,整体协同度伴随着区域内地区之间协同度的趋同性而逐步提升,体现出良好的协同发展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丽芹  
在旅游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经济核心区域,已成为很多旅游发达国家的共识。泛长三角作为我国旅游发达的地区,必须要与世界接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系统梳理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内涵以及泛长三角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泛长三角应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与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整合与协作,同时应建立政府、规划、人才与信息等方面的完善保障体系,以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与无序开发,实现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18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重要部署,科技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多次赴长三角地区调研,及时调度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乃全  杨晓章  
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利用长三角地区之间创新合作的数据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主要采用地区之间论文和专利合作的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且程度在逐步加深.2)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且正在从单中心的合作网络转变为多中心的合作网络.核心城市往往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核心城市优势往往聚焦于某个领域.3)长三角其他三省依托上海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创新,上海的创新外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专利合作.4)论文合作度增长较快,主要是由高质量的一区论文合作增长为主,对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可以看出江浙沪三个地区的合作较为紧密,而安徽省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程度较低.5)长三角的创新合作主要可能仍以横向合作为主,其中论文合作以横向合作为主,专利合作以纵向合作为主.6)长三角一体化扩容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影响更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晓龙  李军  杨晶晶  
在过去40多年中,长三角区域的空间范围从1982—1984年最初的“上海经济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984—1988年其范围扩大到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华东地区;1992年,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长三角区域重新规划,到2008年形成了以江浙沪16城市为主体的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将长三角区域范围界定为苏浙沪全境内25个地级市;2016年,再次调整为包含安徽在内的三省一市共26城市;直到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定了三省一市全域作为规划发展中心区,沪苏浙皖协同合作,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慧娟  兰宗敏  王锡朝  
长三角①地区作为我国东部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引领创新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部一体化的市场基本形成,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行政壁垒逐步被打破,区域协同发展正在不断加速。区域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联也越来越紧密,不再受行政壁垒的限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福子  苏燕华  
现代农业市场化属性明显,从农产品种植到以食品和蔬菜等为主要形式的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在市场经济的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分工日益密切,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衔接和价值交换也更为频繁,形成了具有地域协同性的产业链条。在现代农业发展及其产业链发育中,各地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农业发展优势不尽相同,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优势,积极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密切衔接和分工协同,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出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静  
在一体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一体化发展协作机制迫在眉睫。协调沪苏浙皖污染"联防共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应立足长三角大气、水等污染防治的现状,针对区域污染防治困境,从协作治理角度完善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探寻源头防控、统筹协作、强化制度、协同推进的污染防治"共保联治"新路径,推动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