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26)
- 2023(18958)
- 2022(16280)
- 2021(15278)
- 2020(12642)
- 2019(28909)
- 2018(28830)
- 2017(55575)
- 2016(30021)
- 2015(33688)
- 2014(33746)
- 2013(33341)
- 2012(31335)
- 2011(28666)
- 2010(29253)
- 2009(27138)
- 2008(26473)
- 2007(23655)
- 2006(21406)
- 2005(19489)
- 学科
- 济(134758)
- 经济(134629)
- 管理(87971)
- 业(83195)
- 企(67524)
- 企业(67524)
- 方法(50159)
- 数学(42905)
- 数学方法(42414)
- 中国(39275)
- 农(35711)
- 地方(33331)
- 业经(29779)
- 财(29770)
- 学(27216)
- 制(25642)
- 农业(24010)
- 技术(23518)
- 贸(22842)
- 贸易(22821)
- 银(22626)
- 银行(22582)
- 易(22032)
- 行(21783)
- 融(21366)
- 金融(21363)
- 理论(20608)
- 环境(20257)
- 和(19746)
- 策(18618)
- 机构
- 大学(430931)
- 学院(430573)
- 济(180727)
- 经济(176712)
- 管理(166958)
- 研究(151393)
- 理学(142112)
- 理学院(140451)
- 管理学(138298)
- 管理学院(137486)
- 中国(116125)
- 京(93542)
- 科学(90209)
- 财(84406)
- 所(76466)
- 研究所(68711)
- 中心(67754)
- 江(66255)
- 财经(65605)
- 农(65461)
- 北京(60398)
- 范(59678)
- 经(59336)
- 师范(59213)
- 业大(58942)
- 院(54927)
- 经济学(54143)
- 州(53735)
- 农业(50513)
- 经济学院(48338)
- 基金
- 项目(277974)
- 科学(218955)
- 研究(209404)
- 基金(199043)
- 家(171559)
- 国家(170039)
- 科学基金(145941)
- 社会(131781)
- 社会科(124771)
- 社会科学(124740)
- 省(108915)
- 基金项目(105207)
- 教育(96138)
- 自然(92025)
- 划(91263)
- 自然科(89821)
- 自然科学(89800)
- 自然科学基金(88179)
- 编号(86683)
- 资助(81494)
- 成果(72172)
- 发(63003)
- 重点(62230)
- 部(61354)
- 课题(60828)
- 创(59628)
- 创新(55107)
- 国家社会(53362)
- 教育部(52791)
- 项目编号(52780)
- 期刊
- 济(214018)
- 经济(214018)
- 研究(138679)
- 中国(90597)
- 管理(65182)
- 财(62464)
- 学报(60834)
- 农(60072)
- 科学(58837)
- 教育(54456)
- 大学(46585)
- 融(45069)
- 金融(45069)
- 学学(43260)
- 农业(41313)
- 技术(39470)
- 业经(34533)
- 经济研究(34078)
- 财经(32372)
- 经(27846)
- 问题(27765)
- 图书(23552)
- 技术经济(22828)
- 贸(21687)
- 业(21514)
- 理论(21085)
- 科技(20711)
- 现代(20293)
- 商业(19806)
- 坛(19378)
共检索到671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华 刘瑞
适宜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①的经济联动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关系的分析和区域经济政策在西南地区实施效应的研究,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探讨适宜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永龙
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重大举措。然而,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通过梳理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政策,对比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低碳经济 政策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忠惠 朱德全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两者的和谐共生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应然走向。基于文化学的视角,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从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招生就业机制的文化创新入手,重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向,为实现两者的和谐互动与联动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文化病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宇
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交易方式之一,不仅节省了客户与企业的时间,更是在推动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业务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经营和交易方式的转变。虽然信息技术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但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过程机制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因此,本研究探讨电子商务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引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析其在两者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促进商业流通企业创新活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电子商务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薛桥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导致变异行为,如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地方政府要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提供政策支持系统,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方政府 公共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俐 赵博宇
本文采用实际调查、数据采集、文献查询、召开各类座谈会等方式对新时代背景下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政策创新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分析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政策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充分研究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剑
一、出口市场多元化与区域经济政策调整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日趋多极化,国际经济贸易集团化区域化趋势明显增强,各种类型的经济集团化组织遍及世界各地,对国际经济贸易与地区发展必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与以往的国际经济贸易集团化相比,90年代的国际经济贸易集团化呈更大规模更具有全球意义的集团化形式——大经济圈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集团化过程中最具有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红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而科技创新则是实现三者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公开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熵值法,进行我国19个重点城市2017—2019年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考察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和互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各重点城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稳步提升,但城市间发展差异明显;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同步性,但整体良性耦合协调程度有待提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将成为创新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有关创新的政策研究需要随之跟进。基于多层级视角模型(MLP)提炼创新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四个阶段,明确绿色技术的演化失灵是政策干预转型过程的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从支持绿色技术和施压传统技术两个基本维度入手,构建有关创新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分析框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创新政策工具的类型研究。最后,将上述分析框架运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工具过于集中在支持绿色技术维度,未来还应综合成本效益、社会认知、体制机制等多个政策作用面的工具实施,加大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施压力度,为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打开"机会之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东 赵学涛 杨威杉
通过绿色转型创造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对于摆脱经济危机、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占据全球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将对其未来经济繁荣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必然需要,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将对人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正逐步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各种规模庞大、情况复杂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变与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宏观层面,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尚不健全,制约了中...
关键词:
绿色增长 绿色发展 创新 中国 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将成为创新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有关创新的政策研究需要随之跟进。基于多层级视角模型(MLP)提炼创新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四个阶段,明确绿色技术的演化失灵是政策干预转型过程的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从支持绿色技术和施压传统技术两个基本维度入手,构建有关创新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分析框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创新政策工具的类型研究。最后,将上述分析框架运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工具过于集中在支持绿色技术维度,未来还应综合成本效益、社会认知、体制机制等多个政策作用面的工具实施,加大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施压力度,为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打开"机会之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