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6)
- 2023(9856)
- 2022(8110)
- 2021(7462)
- 2020(5998)
- 2019(13250)
- 2018(12715)
- 2017(24024)
- 2016(12369)
- 2015(13478)
- 2014(12488)
- 2013(12114)
- 2012(11104)
- 2011(9876)
- 2010(10006)
- 2009(9507)
- 2008(8070)
- 2007(7173)
- 2006(6294)
- 2005(5469)
- 学科
- 济(47825)
- 经济(47794)
- 管理(38946)
- 业(38696)
- 企(33184)
- 企业(33184)
- 融(24944)
- 金融(24942)
- 银(22384)
- 银行(22375)
- 行(21776)
- 中国(20522)
- 地方(18590)
- 技术(15701)
- 方法(15049)
- 农(13604)
- 业经(12930)
- 数学(12855)
- 数学方法(12730)
- 财(12456)
- 技术管理(11812)
- 制(11595)
- 中国金融(10994)
- 农业(10033)
- 地方经济(9347)
- 环境(9283)
- 理论(8495)
- 务(8357)
- 财务(8342)
- 财务管理(8332)
- 机构
- 学院(158769)
- 大学(154905)
- 济(65701)
- 经济(64249)
- 管理(62026)
- 理学(53316)
- 理学院(52695)
- 管理学(51941)
- 研究(51675)
- 管理学院(51624)
- 中国(46027)
- 京(31704)
- 科学(30332)
- 财(30200)
- 中心(26665)
- 江(24440)
- 财经(23801)
- 所(23763)
- 农(21600)
- 研究所(21567)
- 经(21481)
- 范(21310)
- 师范(21145)
- 州(20637)
- 业大(20571)
- 经济学(20367)
- 院(19648)
- 北京(19582)
- 经济学院(18388)
- 银(17906)
- 基金
- 项目(111002)
- 科学(89435)
- 研究(85554)
- 基金(79593)
- 家(68023)
- 国家(67383)
- 科学基金(59711)
- 社会(55807)
- 社会科(53043)
- 社会科学(53030)
- 省(46595)
- 基金项目(43251)
- 教育(37780)
- 划(37656)
- 自然(36456)
- 自然科(35633)
- 自然科学(35628)
- 自然科学基金(34992)
- 编号(34371)
- 创(30079)
- 资助(29426)
- 创新(27091)
- 发(26686)
- 成果(26685)
- 重点(25194)
- 课题(24292)
- 国家社会(23213)
- 部(22929)
- 发展(22218)
- 展(21858)
共检索到243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在当前新疆污染不深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实现金融业的"弯道超车",而新疆也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当前,新疆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加快改革发展的重任,也面临着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重大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提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要求,自治区党委提出"洁净新疆"的发展战略,对于新疆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孝武 宗树旺 林永康
文章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碳金融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赋权法测算2005—2018年绿色金融发展指数,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Markov链方法分析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创新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第二,绿色金融发展相对差异的变化较为稳定,绝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且绿色金融发展呈现一定的俱乐部收敛特征。第三,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建军
<正>当前,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大,亟须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服务,调动金融资源支持区域绿色转型与低碳创新发展,提升绿色低碳投融资效率,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批创新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绿色金融的地方发展现状绿色信贷创新产品发展迅速,授信方式多样。襄阳市以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抓手,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业务进行了专项研究、设计,
[期刊] 征信
[作者]
关斐 高星 李麦收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化的产物,对区域绿色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基于我国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绿色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经济增长,并且存在地区异质性以及广度、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积极效应最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了区域绿色经济增长。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调节效应表明,市场化和城镇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提出了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实施因地制宜策略等对策建议,为区域绿色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章毅
把绿色金融作为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绿色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一项战略性业务,在新时期的发展转型中寻找到一条更广阔的路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围绕宏观大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纪强 郑铿城
绿色金融对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采用2012—2019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实证研究框架,分析绿色金融能否助力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助力清洁和非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从而能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东部、中部和环保监管程度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作用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绿色金融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文的启示在于:第一,应持续强化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扩大试点范围;第二,建立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信贷制度;第三,加强区域创新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并建立绿色创新扶持政策,助推行业高效协同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资源配置 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 王凤逸 丁辰鑫
基于2015—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环境信息公开可以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城市绿色创新,绿色金融亦能够通过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即环境信息公开与绿色金融在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方面能够产生协同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创新水平的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在东部城市、非省会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彦军 徐文成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推动绿色项目认证,强化机制和方法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金融改革 绿色金融 试验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志婷 彭志浩 黎鹏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作用机理分析,以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为例,使用2009—2019年30组省级数据从整体与区域两方面对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分析中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都有显著减排效果,但在交互项中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组合表现出负调节效应,其余组合为互补效应。区域分析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投资减排效果较强,绿色信贷偏弱;中部地区绿色债券对区域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互补效应也只存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间;东部地区单一或交互项与区域碳排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减排效果最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紧紧围绕为我国中西部乃至整个丝绸之路打造绿色金融发展示范样板的战略使命,积极探索既具有新疆特色又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实现了新疆金融领域国家级试验区"零"的突破。为了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和重托,新疆紧紧围绕为我国中西部乃至整个丝绸之路打造绿色金融发展示范样板
关键词:
试验区建设 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安美琴 沈敏荣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结合2011~2021年中国33个省会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从多个维度对广州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地提高当地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试验区试点范围;完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服务机制;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华晶
基于科技创新的京北地区绿色发展体系框架,包括基础平台、协同演化和价值实现三层面多环节,需要以绿色技术转移为突破口,提升京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路 钞小静 南士敬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分析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梳理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存在大幅提升空间,且区域差距明显;研发人员流出、研发资本流入和流出、信息流出对绿色研发效率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而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出、信息流入阻滞了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分区域来看,研发资本流出对“一带”地区绿色研发效率和“一路”地区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存在显著正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华晶
基于科技创新的京北地区绿色发展体系框架,包括基础平台、协同演化和价值实现三层面多环节,需要以绿色技术转移为突破口,提升京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