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2)
2023(13404)
2022(11691)
2021(10999)
2020(9151)
2019(21039)
2018(20969)
2017(39524)
2016(21740)
2015(24481)
2014(24558)
2013(24189)
2012(22372)
2011(19987)
2010(19901)
2009(17906)
2008(17358)
2007(14905)
2006(13033)
2005(11017)
作者
(61791)
(51238)
(50786)
(48259)
(32711)
(24719)
(23297)
(20122)
(19813)
(18405)
(18004)
(17107)
(16387)
(16071)
(15857)
(15514)
(15340)
(15180)
(14723)
(14613)
(12681)
(12555)
(12399)
(11797)
(11515)
(11510)
(11419)
(11294)
(10307)
(10217)
学科
(86163)
经济(86079)
管理(60186)
(54515)
(44859)
企业(44859)
方法(36856)
数学(31588)
数学方法(31181)
地方(25111)
(24092)
中国(22977)
业经(19855)
(19256)
(19209)
农业(16534)
理论(15163)
环境(15016)
(14720)
(14012)
技术(13390)
(13389)
贸易(13378)
地方经济(12914)
(12854)
教育(12250)
(12140)
(11958)
财务(11880)
财务管理(11860)
机构
学院(295777)
大学(295668)
管理(117944)
(109674)
经济(106935)
理学(102274)
理学院(101044)
研究(99210)
管理学(99172)
管理学院(98650)
中国(72852)
(64637)
科学(64501)
(49276)
(49251)
(47796)
(47483)
中心(45907)
业大(45521)
研究所(45169)
(42181)
师范(41780)
北京(40248)
财经(39313)
(37272)
农业(37206)
(36427)
(35665)
师范大学(33818)
技术(33231)
基金
项目(210098)
科学(164389)
研究(155450)
基金(149060)
(129792)
国家(128652)
科学基金(110502)
社会(94925)
社会科(89653)
社会科学(89628)
(84794)
基金项目(80609)
自然(72646)
教育(71554)
自然科(70808)
自然科学(70793)
(70539)
自然科学基金(69463)
编号(65395)
资助(60233)
成果(52305)
重点(47290)
(45676)
课题(45440)
(45165)
(43637)
创新(40647)
科研(39920)
项目编号(39414)
大学(38822)
期刊
(122158)
经济(122158)
研究(85096)
中国(60040)
学报(47014)
科学(43535)
(42600)
管理(42147)
教育(40114)
(36111)
大学(35243)
学学(32545)
农业(30080)
技术(27849)
(22763)
金融(22763)
业经(20913)
图书(19540)
经济研究(17941)
财经(17374)
资源(16213)
问题(15706)
(15392)
科技(15257)
(14713)
理论(14390)
技术经济(13723)
(13674)
现代(13438)
实践(13374)
共检索到43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乔鹏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有效遏制和减少灾害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江苏灾害发展形势,提出今后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工程措施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设想.以期为江苏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在认知国际灾难的风险后,我们发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坚持综合兼顾的思想,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的特点。本文针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概念性的思考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建民  
一、前言我国是水灾、震灾、旱灾、森林火灾、沙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国之一。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大约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2%-3%,而日本是0.2%,美国低为0.08%。如此巨大的损失,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但自然资源贫乏、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爱平  
中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灾害也在迅速增多,灾害损失明显上升。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长期性制约因素。目前减灾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从建立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机制、灾害评估机制与减灾投入机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多元化主体的救灾机制等方面构建和完善中国综合防灾减灾机制,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促进减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兆奎  邵侃  
武陵山区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很多掣肘因素,灾害问题是为其一。尤其是作为主要承灾体的广大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湘西7.15暴雨洪灾为个案,对其灾情灾况进行实录,进而考察武陵山区暴雨洪灾的历史变迁,发现这一灾种其实由来已久,并逐步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尽管该地区具有长时段应对灾害的切身经历以及技术、经验的累积,但在防灾意识、减灾运作、灾害救助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分别从防、减、救三个环节为武陵山区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昌富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原则、定位及编制方法、以及与城市规划体系整合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磊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引发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即如何利用科技减灾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则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本文指出 ,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 ,靠科学评估 ,靠灾害风险分析 ,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 ,确保 2 1世纪西部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这一关系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各类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加快、强度明显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仅以2010年为例,就相继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大旱、波及全国东南西北的洪涝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极大影响。为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历年来各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中生  
本文在分析洪涝灾害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洪涝灾害防御对策体系 ,并提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岩土工程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耀龙  王军  叶明武  许世远  胡蓓蓓  赵庆良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公民防灾意识水平指标体系,针对上海市民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抽样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防灾意识水平一般;对于城市灾害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居住区灾害危险性认识一般,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避难逃生能力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综合防灾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悦  崔炜  
老龄化社会中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更为严峻且尤为重要。老龄化社会对社区防灾减灾提出挑战,表现为老年人群比例上升、老式房屋的安全隐患、应急演练多流于形式以及缺乏灾后心理问题疏导等方面。国外社区防灾减灾在软硬件配置、灾情预警与评估、信息化动态监控灾害、灾后社会参与重建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因此借鉴国外社区防灾减灾模式,我国社区应该在弱势人群灾害风险摸底与防范、灾害地图绘制与信息化建设、防灾减灾宣传与筹备、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等方面提高灾害治理水平和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亮  胡希军  陈存友  毛克俭  叶霖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完善的防灾公园对城市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小城市、沿海地震频发地区城市公园的现状,进行了的防灾减灾功能改造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岛虎山公园为例,在调查分析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高程和坡度)的基础上,对其人工环境作了分析,对其安全条件作了评估。采用GIS地理分析技术,从场所、通道、设施、植物规划4个方面,进行了防灾减灾功能改造规划。将公园分为文史景观区(28 216 m~2)、观赏景观区(17 292 m~2)、保卫战景观区(33 836 m~2)、防灾科普景观区(11 867 m~2)、生态防护区(96 036 m~2)和农家乐休闲(21 8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兰芳  肖志成  刘沛林  谭青山  何海斌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近50年来最大的冰灾,给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林业损失最为惨重。因此,科学评价林业冰冻灾情,探讨灾情的形成机理并寻求林业防灾减灾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灾区的湖南省为例,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湖南省林业受灾面积广,直接经济损失大,外来物种损毁严重,人工纯林受损突出,南部林业损失重于北部。这是由于冰冻强度大、低山与弱风以及林业系统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通过调整林业结构、发展林业灾害保险来提高林业系统的抗灾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先华  周蕾  高歌  吉中会  郭际  
作为恢复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承灾体的防灾减灾能力是评估灾害经济损失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在里下河地区李中镇调研所得数据,绘制初始灾损率散点图,构建了初始灾损率曲线;然后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绘制实际的灾损率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结果显示: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和农业区五类承灾体财产的淹没水深与灾损率均存在乘幂函数关系。2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后,洪涝灾害对不同承灾体的经济损失有所减少。住宅区财产在淹没水深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34%,工业区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7%,商业区在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24%,公共设施部门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1%。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对住宅区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作为有关灾损率曲线研究的有益补充,结果可为类似地区城镇的防灾减灾决策及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