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9)
2023(14662)
2022(12690)
2021(11777)
2020(9698)
2019(22155)
2018(22127)
2017(42401)
2016(23133)
2015(25682)
2014(25911)
2013(25787)
2012(23888)
2011(22004)
2010(22097)
2009(20218)
2008(19655)
2007(17226)
2006(15231)
2005(13604)
作者
(68860)
(57555)
(56958)
(54554)
(36810)
(27444)
(25863)
(22483)
(21890)
(20514)
(19687)
(19616)
(18524)
(18242)
(17894)
(17746)
(16971)
(16833)
(16464)
(16402)
(14328)
(14320)
(13811)
(13239)
(12900)
(12789)
(12717)
(12385)
(11630)
(11401)
学科
(110289)
经济(110178)
管理(64532)
(58380)
(48577)
企业(48577)
方法(44146)
数学(37893)
数学方法(37452)
(25970)
中国(25547)
地方(25492)
(23814)
业经(22029)
(21877)
理论(17105)
(16572)
农业(16407)
(16229)
环境(16068)
地方经济(15668)
(15343)
贸易(15336)
(14920)
金融(14917)
(14732)
(14203)
银行(14156)
技术(13822)
(13562)
机构
大学(341963)
学院(337488)
(138421)
经济(135487)
管理(129977)
研究(120713)
理学(112853)
理学院(111428)
管理学(109392)
管理学院(108770)
中国(86312)
科学(76142)
(73223)
(62088)
(61193)
研究所(56933)
(54244)
中心(52229)
业大(50058)
财经(49700)
(48962)
(47129)
师范(46706)
北京(46420)
(45140)
(43556)
农业(42552)
经济学(42395)
(39474)
师范大学(38268)
基金
项目(231553)
科学(182029)
基金(168262)
研究(167394)
(147734)
国家(146545)
科学基金(124657)
社会(105722)
社会科(100141)
社会科学(100113)
(89360)
基金项目(89288)
自然(81320)
自然科(79367)
自然科学(79345)
自然科学基金(77916)
教育(76423)
(76362)
资助(69112)
编号(66992)
成果(55261)
重点(52452)
(51064)
(50254)
(47432)
课题(46813)
创新(44325)
科研(44184)
国家社会(43537)
教育部(43479)
期刊
(156002)
经济(156002)
研究(102931)
中国(61176)
学报(56667)
科学(52253)
(48824)
管理(47770)
(44401)
大学(42108)
学学(39595)
教育(37829)
农业(34036)
技术(28416)
(27079)
金融(27079)
经济研究(25458)
财经(24708)
业经(22907)
(21163)
问题(19795)
图书(17882)
技术经济(17259)
(16842)
理论(16263)
科技(16038)
(15876)
资源(15529)
现代(15093)
实践(14538)
共检索到494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冰  张艳  
在全球化、金融危机等多变环境与危机冲击下,区域经济系统愈加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特征。而韧性作为一种新颖的注重整体动态性和非线性的研究范式,为区域经济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维持区域经济潜力、保持和提高经济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与政策手段。本文目标是阐明区域经济韧性相关基础内容:回顾国内外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程,总结与明确区域经济韧性概念内涵,重点探讨了现有研究的掣肘与趋势,并对未来研究议程及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用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久文  孙翔宇  
区域经济韧性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兴概念。很多学者试图解释,为何遭受外部冲击后,有的地区能成功复苏,重新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有的地区却从此锁定于经济下行轨道中难以摆脱。文章对该概念出现10多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2010年为界分为起步发展阶段和探索研究阶段,探讨了这一研究热点形成的原因,总结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不足,重点介绍了第二阶段国外区域经济韧性研究的新近研究进展。首先,是厘清概念,明确了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和研究维度;其次,系统总结了相关文献对区域经济韧性测算的贡献;第三,评述了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关东  唐承丽  周国华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冲击与扰动,如何有效应对外界风险,保持区域经济系统稳定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现实问题。而韧性理念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为区域经济系统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本文从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内涵、测度与评估、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其主要贡献及不足,从“专业化与多样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锁定与解锁”“协同演化”等方面阐述了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以期为后续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梦远  
区域韧性在中国已成为新兴研究热点,然而国内学者依然将韧性研究局限于均衡论的认识论范畴内。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国际最新研究动态从认识论层面辨析均衡论和演化论这两种韧性认知视角的本质区别,由此介绍西方经济韧性的演化论转向。然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演化论视角下区域韧性的形成机制,介绍相关定量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西方最新有关研究经济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未来研究应该在演化论视角基础上强化演化经济地理、创新地理(区域知识网络)和区域韧性这三个研究分支的联系,还应该加强产业历史演化过程的案例研究,并利用专利数据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光彬  陶然  
韧性在财政学领域的应用催生出“财政韧性”这一新概念。文章从韧性概念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财政韧性的概念和内涵作出界定,提出财政韧性是一个符合当前国内外环境、用于评价财政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指标。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存在概念与内涵模糊、测算方法与结果有偏、政策建议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推进财政韧性研究进路,文章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展望:一是从财政制度自身看,财政韧性应分别考察财政收入韧性和财政支出韧性;二是从冲击看,财政韧性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需要构建反事实的参照系来捕捉外部冲击对财政韧性的影响;三是从韧性内涵看,财政韧性测度应把握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四是从财政和经济的源和流的关系看,良好的产业发展战略、合理的财政收支管理结构与有效的政府间层级治理有利于增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财政韧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刚   胡时豪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抵抗与恢复能力、调整与适应能力、创新与升级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指标体系,阐述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并采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韧性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其通过增强区域的抵抗与恢复能力、调整与适应能力、创新与升级能力三方面实现促进效果。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小。基于此,应要加强中西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西部经济韧性,同时提升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区域经济韧性差距,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路阳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陷入萧条时期,经济韧性一词被学者们广泛提及。人力资本负载的知识和技能是实现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持续增强经济韧性的内生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水平和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我国各省区域经济韧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基本传导机制,并以创新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对于人力资本存量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不仅直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创新水平对于人力资本存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注重发展人力资本存量,鼓励创新驱动型发展,提高经济韧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冬冬  
增强国民幸福感是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双重印象下的中国,即中国国民是否越来越幸福,幸福又取决于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不同阵营的观点对立性明显,尚未有文献对分歧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通过对"幸福"问题、幸福经济学进行简要回顾,在广义"幸福"问题层面对经济学视域下国内外主观幸福研究进行严格的界定,以此说明"幸福"问题的起源与发展。进而对主观幸福测度与数据来源研究进展进行说明。最后对相关观点进行总结与评述,对未来幸福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冬日  石孖祎  丁莹莹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数据,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考察数字经济及其内部耦合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韧性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及其内部两大系统均对区域经济韧性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且产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更大;“梅特卡夫法则”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韧性的关系中仍然适用,且仅当数字经济内部耦合协调程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其有利影响才得以彰显;数字经济能够对区域经济韧性施加积极的空间效应,且短期外溢影响更为强烈。鉴于此,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数字网络,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良性互动,以提高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亮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提振区域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均正向影响区域经济韧性。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韧性提升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此,应推进经济数字化改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网络,驱动地区均衡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杭  
经济韧性是一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为一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政策理念和政策手段。国外经济韧性研究起步早,发展迅速,并汇集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关经济韧性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领域,学者们在对经济韧性的概念加以界定的同时,也在厘清韧性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与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丰厚成果相比,围绕经济韧性所展开的实证分析要少一些。因此,未来经济韧性研究不仅要廓清经济韧性的概念边界,而且要在实证分析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   王苗苗   刘子毅  
面临内外部环境双重压力,建设具有韧性的区域经济体系,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度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韧性,采用shift-share方法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并通过三次产业分解分析经济韧性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997-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韧性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韧性表现差异明显;在经济冲击中,产业的竞争力对提高区域经济韧性发挥主要作用;由于发展阶段和冲击类型的差异,不同时期各产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不同。基于此,应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从而提升我国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娟   张翔  
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动双向FDI高效互动与协调发展,是提升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经济韧性存在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对邻近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拓展性分析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减弱,考虑税赋冲击、金融危机以及人口结构冲击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文章澄清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对如何通过双向FDI政策赋能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冬宁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及其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有利于完善对政策和预期的管理。本文梳理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关研究文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构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尤其就指数的中国适用性调整进行重点探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运行、企业决策和居民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琳  
文章基于2020—2021年季度经济数据,采用单变量弹性评价系统模型对区域经济韧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面对疫情冲击的韧性强劲,但是这种经济韧性的质量则存在差异;使用shift-share模型对经济韧性进行拆解并剔除结构性问题对测度结果的干扰后,对经济韧性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部分省份尽管应对疫情冲击时富有韧性,但是这种经济韧性不具有可持续性,体现为经济韧性质量不足;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经济韧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财政政策与金融工具对于增强经济抵抗力具有显著效果,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提升区域经济韧性的最有利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