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4)
- 2023(13387)
- 2022(11079)
- 2021(10089)
- 2020(8100)
- 2019(18113)
- 2018(17396)
- 2017(33926)
- 2016(17863)
- 2015(19733)
- 2014(19885)
- 2013(19715)
- 2012(18707)
- 2011(17235)
- 2010(18103)
- 2009(17182)
- 2008(16178)
- 2007(14665)
- 2006(13731)
- 2005(13119)
- 学科
- 济(96353)
- 经济(96283)
- 管理(48976)
- 业(48583)
- 企(36589)
- 企业(36589)
- 中国(32645)
- 地方(29975)
- 融(27700)
- 金融(27699)
- 方法(27585)
- 银(26115)
- 银行(26101)
- 行(25442)
- 农(24968)
- 数学(24240)
- 数学方法(24007)
- 业经(20510)
- 财(20101)
- 制(19030)
- 农业(17690)
- 地方经济(17197)
- 学(16471)
- 贸(15464)
- 贸易(15447)
- 易(14880)
- 发(14007)
- 环境(13850)
- 策(12924)
- 体(12642)
- 机构
- 学院(260666)
- 大学(255946)
- 济(123877)
- 经济(121340)
- 研究(98536)
- 管理(94510)
- 中国(81784)
- 理学(78688)
- 理学院(77747)
- 管理学(76694)
- 管理学院(76175)
- 财(57878)
- 科学(54739)
- 京(54701)
- 所(49872)
- 中心(45405)
- 研究所(44379)
- 财经(44058)
- 江(41978)
- 经(39757)
- 经济学(39633)
- 农(39188)
- 北京(35625)
- 范(35293)
- 经济学院(35246)
- 院(35194)
- 师范(35009)
- 州(33949)
- 财经大学(32247)
- 业大(31501)
- 基金
- 项目(158934)
- 科学(126183)
- 研究(122260)
- 基金(113826)
- 家(97307)
- 国家(96436)
- 科学基金(82693)
- 社会(80035)
- 社会科(76120)
- 社会科学(76107)
- 省(62874)
- 基金项目(58169)
- 教育(54454)
- 划(51945)
- 编号(49782)
- 自然(48757)
- 自然科(47576)
- 自然科学(47568)
- 资助(47351)
- 自然科学基金(46705)
- 成果(41758)
- 发(41557)
- 重点(36445)
- 课题(36013)
- 部(35033)
- 发展(34738)
- 展(34189)
- 国家社会(33318)
- 创(33060)
- 性(31816)
- 期刊
- 济(153244)
- 经济(153244)
- 研究(91039)
- 中国(59134)
- 融(44333)
- 金融(44333)
- 财(42766)
- 管理(37967)
- 农(37711)
- 科学(32672)
- 学报(32068)
- 教育(28678)
- 经济研究(25669)
- 大学(25249)
- 农业(24742)
- 学学(23822)
- 技术(23660)
- 业经(23591)
- 财经(22797)
- 经(19835)
- 问题(19250)
- 贸(15880)
- 国际(15016)
- 技术经济(14564)
- 世界(14320)
- 统计(12751)
- 商业(12679)
- 现代(12437)
- 经济问题(12416)
- 理论(12257)
共检索到434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晶 刘亦文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7~2007年存贷款与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存款、贷款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贷差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为打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非对称增长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加以烫平。
关键词:
存款 贷款 存贷差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 王昆
文章基于我国1996—2015年的经验数据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综合测度,然后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引致性需求,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却没有支持作用。然后运用ARDL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市场结构之间的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效率低下、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产生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抵消了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速金融市场化进程,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来降低金融抑制,同时促进金融市场创新,满足经济增长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对称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总量研究 结构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本文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京沪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联系,得出结论:京沪两地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正向带动作用,而且上海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更大,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于后一期。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上海地区只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京沪两地均存在经济增长内部的跨期影响。因此,对于京沪两大中心城市而言,为了推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都要继续着力发展金融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以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汉云
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而金融发展涉及的是金融质量的提高,因此,金融发展的质量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已有的金融和经济增长文献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体系的规模,很少涉及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金融中介质量调节。本文运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和金融中介发展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银行效率评价,提出了对经济增长存在巨大影响的金融中介调节质量的方法。本文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质量调节的改善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金融代理的成本,增进金融产品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2007年间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与投资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明显,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关键词:
长三角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金融发展是决定东道国吸收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文章梳理了FDI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既实证考察了FDI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影响的门槛效应,也检验了FDI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国内投资和人力资本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FDI对人均实际GDP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增加;在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FDI主要通过促进国内投资及增加物质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中等地区,FDI可以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种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FDI既可以通过提高...
关键词:
FDI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积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本文在单整、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上海地区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同时上海区城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跨期影响间隔为一期;上海地区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跨期影响。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内在关系是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其他城市"金融中心热"的最好诠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苑春 程国雄
选取长三角二省一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显著促进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上海市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上海的经济增长虽然显著,但系数很小。江苏和浙江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上海和江苏的利用外资显著促进了其经济增长,浙江则不显著。浙江的劳动力系数显著,说明浙江的产业结构比上海和江苏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力投入。因此浙江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保证经济增长的后劲。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金融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徐明圣 郭凯
本文在对我国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投资增长之间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后者的结论不稳健;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二者之间则几乎是负相关的关系,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和推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反而不利。基于这样的结论,我们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云福
本文应用面板数据门限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比消费和投资都要大很多;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低、中等和较高三个区制;属于区制Ⅱ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增长速度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属于区制Ⅰ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出现负的相关关系,三个区制的门限效应显著。由此我们在寻求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应该避免依靠投资和消费的作用,而要着重考虑依靠地区金融发展作用,尤其是利用地区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值之后,即当此水平值超过区制Ⅱ的门限值以后,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倍数效...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首都北京,日前已进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新时期,分析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宁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技术进步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检验。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西北各省区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均得到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规模的响应程度和显著性不高,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