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1)
2023(16758)
2022(13737)
2021(12409)
2020(10494)
2019(23553)
2018(23252)
2017(45343)
2016(24600)
2015(27822)
2014(27876)
2013(27760)
2012(25948)
2011(23837)
2010(24144)
2009(22817)
2008(22732)
2007(20772)
2006(18887)
2005(17100)
作者
(75817)
(63872)
(63615)
(60453)
(40130)
(30619)
(28866)
(25095)
(23849)
(22456)
(21852)
(20887)
(20490)
(20167)
(19729)
(19651)
(19334)
(18736)
(18344)
(18240)
(16193)
(15960)
(15586)
(14583)
(14529)
(14310)
(14181)
(13986)
(12957)
(12740)
学科
(123131)
经济(123017)
(69105)
管理(65674)
(48874)
(46448)
企业(46448)
方法(44806)
数学(39393)
数学方法(39128)
中国(32333)
农业(32076)
地方(28621)
业经(27762)
(27343)
贸易(27329)
(26531)
(25210)
(23837)
(23071)
(18654)
银行(18596)
(17838)
(17319)
金融(17317)
环境(17228)
(16799)
(16065)
地方经济(15593)
(14999)
机构
学院(372212)
大学(369336)
(166580)
经济(163439)
管理(136310)
研究(133422)
理学(116980)
理学院(115610)
管理学(113810)
管理学院(113126)
中国(102272)
(81935)
科学(81725)
(77370)
(72875)
(69967)
农业(63923)
研究所(63467)
业大(60977)
中心(60398)
财经(57898)
(57045)
(52402)
经济学(52130)
北京(48525)
(47255)
经济学院(47033)
师范(46715)
(46520)
(44671)
基金
项目(240594)
科学(187482)
基金(173802)
研究(172847)
(153527)
国家(152208)
科学基金(127506)
社会(112054)
社会科(105939)
社会科学(105906)
(94935)
基金项目(92079)
自然(80615)
(79474)
自然科(78664)
自然科学(78637)
自然科学基金(77216)
教育(76707)
资助(69652)
编号(69522)
成果(56274)
(55259)
重点(54905)
(53184)
(49710)
课题(47939)
国家社会(46991)
创新(46707)
科研(46106)
教育部(44562)
期刊
(193348)
经济(193348)
研究(110316)
(80925)
中国(70395)
学报(63730)
科学(56472)
农业(54137)
(54072)
管理(47350)
大学(47295)
学学(45345)
(39372)
金融(39372)
业经(34242)
经济研究(31058)
教育(29836)
技术(29727)
财经(29152)
问题(27714)
(27438)
(25178)
(23585)
国际(20227)
世界(20210)
技术经济(19909)
(19494)
商业(18341)
经济问题(17444)
统计(17267)
共检索到56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亮  
中国在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农产品贸易开放是一大特点。本文通过我国同各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并按照“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现存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蕾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国际之间的贸易日渐紧密,中国已经成为了农产品贸易大国。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影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剖析产业应该做出的调整,指出农产品国际贸易需要优化升级的方面,改进完善贸易相关政策,不断提高贸易之间的频率和效率,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农业经济地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广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对南北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文章应用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两个分析工具,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南北贸易的影响,并对南北贸易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评价。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方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参与战略和稳妥的推进战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建国  
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美国经济地位相对削弱,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加剧的形势变化,世界各国无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谋求同所在地区的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促进同一区域若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那种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颖宁  
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中互惠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及多边贸易体 制的实施机制之间的关系,从区域经济集团发展的新特点,如南北合作模式和开放性 地区主义,来阐述新区域经济集团的兴起、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巩固与发展的作 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小华  戴伟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邓小华戴伟一)经济集团化是指在组成一体化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经济集团并非历史的简单重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有晨  刘昌黎  
自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出现区域化、集团化趋势以来,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合在90年代迅速发展,并呈现不同的态势。其中,北美和西欧的经济联合尤为引人注目,亚太地区的非制度性经济联合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种局面的出现,使世界贸易形成了一些新的重要特点:区域经济困的贸易优先发展;区域经济困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太平洋经济圈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高,而大西洋经济圈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蕾  
农产品多边贸易政策规则是国家之间贸易政策协调的最终结果。在协调过程中,国家间谈判主张的重叠或冲突就会凸现出来,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之间积极寻求合作,出现了明显的集团化现象。本文就农产品多边贸易政策协调中出现的区域贸易集团和国家利益集团进行分析比较,界定其基板概念、特征,并探讨区域贸易集团与国家利益集团的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婷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化销售程度的提高,品牌化生产与经营已成为农产品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因农产品的生长与区域环境因素紧密相关,所以推进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的发展将是提升整个区域农产品价值、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影响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丰富的区域生产要素资源、较为完善的相关支持性产业、积极服务的各级政府、优良的区域文化传统以及成熟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以期能够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邵文   张蕙杰   钱静斐  
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采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RCEP区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空间凝聚力持续增强,连通性显著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呈现“中心—边缘”结构;(2)RCEP成员国进口格局多样化趋势明显,出口稳步增长,农产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地位出现分化态势,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单核结构;(3)经济制度质量提升和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据此,提出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实施契机,发挥在区域内的核心影响力,推动高质量规则落地,形成区域高互补性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晓宁  
[目的]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产业地位,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另外,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农产品的进出口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此,将从产品和地理多样化视角,探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化赫芬达尔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进口)的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回归方法对出口(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出口(进口)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结论]在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方面,根据不同商品类别采取多样化或专一化政策以减少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波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覃朝晖  魏艺璇  范亚莉  刘志颐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以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在强调重要农产品"自给"的同时,也需要多渠道加强国内外农产品的"互予"。本文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的差异度。实证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上促进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且上述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均显著,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口促进作用不显著;然后对"一带一路"建设地区与非建设地区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一带一路"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非"一带一路"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域差异,加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纵深建设,以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接,解决农产品进口不稳和出口不畅问题,从而构建农业开放和发展新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飞燕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通过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最终通过经济学产业机制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指出应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和改进农产品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飞燕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通过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最终通过经济学产业机制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指出应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和改进农产品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