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0)
2023(8345)
2022(6311)
2021(5348)
2020(4114)
2019(8725)
2018(8540)
2017(16429)
2016(8724)
2015(9793)
2014(10047)
2013(9737)
2012(8946)
2011(8337)
2010(8468)
2009(7929)
2008(7532)
2007(6836)
2006(6560)
2005(6235)
作者
(26506)
(22273)
(22183)
(21257)
(14181)
(10389)
(10025)
(8606)
(8506)
(7895)
(7695)
(7356)
(7334)
(7198)
(6904)
(6899)
(6635)
(6426)
(6297)
(6064)
(5752)
(5383)
(5348)
(5158)
(5102)
(5080)
(4766)
(4576)
(4475)
(4299)
学科
(66291)
经济(66253)
管理(23324)
地方(20505)
(18895)
方法(16176)
中国(15931)
数学(14225)
数学方法(14166)
地方经济(13957)
(13835)
企业(13835)
业经(13162)
(12610)
(11389)
(9341)
农业(9052)
环境(8904)
产业(8337)
(7858)
(7779)
金融(7778)
(7700)
经济学(7458)
发展(7176)
(7163)
(7018)
信息(6972)
(6961)
总论(6873)
机构
学院(136284)
大学(135000)
(69382)
经济(68187)
研究(53838)
管理(47314)
中国(40102)
理学(39980)
理学院(39416)
管理学(38770)
管理学院(38516)
科学(30992)
(28465)
(28018)
(27278)
研究所(24688)
经济学(23528)
中心(22920)
财经(22256)
(21170)
经济学院(20789)
(20095)
(19326)
(19297)
(19101)
师范(18964)
北京(18095)
科学院(17125)
(16618)
业大(16595)
基金
项目(87226)
科学(70021)
研究(65013)
基金(63821)
(55519)
国家(55122)
科学基金(47158)
社会(45124)
社会科(42874)
社会科学(42862)
(33920)
基金项目(33105)
教育(27983)
(27976)
自然(27253)
自然科(26586)
自然科学(26581)
自然科学基金(26075)
编号(25051)
资助(24535)
(22186)
重点(20576)
成果(20108)
国家社会(19935)
发展(18817)
(18645)
(18555)
课题(18168)
(17363)
(16650)
期刊
(87656)
经济(87656)
研究(46090)
中国(26842)
(20643)
管理(19759)
(18748)
科学(18701)
学报(18486)
经济研究(15386)
大学(14299)
学学(13637)
(13316)
金融(13316)
农业(12642)
技术(12446)
财经(12193)
业经(12112)
问题(11420)
教育(11165)
(10795)
技术经济(8583)
(7814)
世界(7785)
资源(7562)
统计(7349)
经济问题(7270)
国际(7206)
商业(6888)
现代(6768)
共检索到217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苏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之一。各种不同层次、规模不一、内容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业已遍布西欧、北美、亚太、中东、非洲、拉美等各个地区。区域经济集团化,改变着战前形成的以殖民帝国体系为基础的旧的相互依赖格局,推动着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商品货币关系维系的新的相互依赖格局的形成。面对新的国际环境,我们应当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不失时机地迈开前进步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胤·纽保尔  刘钧燕  
当代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深刻而日益加剧的相互依赖,它不仅发生在国家内部,也发生在国家之间。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相互依赖在很多层面对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如何应对一个界限消融而相互可渗透的世界,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移民流动的世界,一个城市化以空前速度推进的世界。本文对当代的全球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全球化给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包括教育如何赶上技术革新的步伐,如何培养才能使毕业生掌握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技术,如何培养学生才能使其适应持久而快速的社会变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鉴钧  
区域经济集团化及东亚经济合作张鉴钧等(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开栏的话:在1997年外经贸部部机关“调查研究年”期间,部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在深入外经贸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针对性强,分析深入、透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箫轲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佟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对外开放,大量外资涌入我国,而其中日资对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增进了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一方面,利用日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外资对中国产业的控制力,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为了降低我国产业发展的风险,我国应注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增加支柱产业的中国投资比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金融环境,以促进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广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对南北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文章应用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两个分析工具,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南北贸易的影响,并对南北贸易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评价。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方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参与战略和稳妥的推进战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建国  
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美国经济地位相对削弱,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加剧的形势变化,世界各国无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谋求同所在地区的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促进同一区域若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那种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廉晓梅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相继形成,北美和西欧的经济联合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日本关于经济集团化的政策取向却主要表现为坚持非集团化和批判集团化。然而,伴随着世界性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及以自由贸易协定为基本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日渐增多,为了充分谋求自由贸易的实惠,日本以日—新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为契机,已经从经济集团化政策的坚定批判者转变为谨慎实践者。但是,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这种政策的调整程度还很有限。目前,日本关于经济集团化的政策仍处于不断探索和艰难调整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绍西  林瑞强  
进入90年代,西欧、北美及亚太三大经济集团相继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区域集团化新阶段,目前各种不同层次、大小不一,内容各异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已遍及全球,欧洲、北美、亚洲、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区无处不有。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是西欧、北美及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本文认为,中美经济相互依赖长期处于消极依赖状态。中国在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对美国的不对称的开放度,是导致敏感性显著的重要原因。这种敏感性是导致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处于消极依赖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揭示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和金融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了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从消极依赖向积极依赖转变的逻辑即冲突性、共生性和互利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华经济圈一体化与大陆区域经济新格局本刊评论员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在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中,以"中华经济圈"的崛起而令世人瞩目。"中华经济圈"的一体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上的一体化是大陆和台、港、澳地区资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  张建平  
国际产业关联反映一定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联结、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结构关系、经济相互依赖性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AIIOT2000的IRIO模型,应用产业后向关联效应、最终需求的产出效应、最终需求的增加值效应等3个基本模型,分析东亚10个经济体(含美国)的产业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在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地位。研究发现,中国通过巨大的中间产品需求增量为东亚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后向关联效应,而美国和日本则为东亚提供了主要的最终产品市场,带动区域内各产业的产出增加和增加值发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姚国权  王宝阳  
一、前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其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主要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资金的流动来实现。引人注目的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已发展到一个国家的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