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8)
- 2023(11561)
- 2022(9221)
- 2021(8318)
- 2020(6630)
- 2019(14884)
- 2018(14545)
- 2017(27452)
- 2016(14368)
- 2015(16517)
- 2014(16551)
- 2013(16297)
- 2012(15220)
- 2011(14224)
- 2010(14196)
- 2009(13176)
- 2008(12983)
- 2007(11574)
- 2006(10806)
- 2005(10135)
- 学科
- 济(90308)
- 经济(90246)
- 管理(39203)
- 业(35565)
- 方法(28892)
- 企(27621)
- 企业(27621)
- 中国(25147)
- 数学(25108)
- 数学方法(24987)
- 地方(23521)
- 贸(22659)
- 贸易(22644)
- 易(21969)
- 农(19081)
- 业经(17913)
- 地方经济(14959)
- 学(14061)
- 制(13134)
- 财(13008)
- 农业(12797)
- 环境(12539)
- 发(12425)
- 融(11864)
- 金融(11863)
- 关系(11567)
- 银(11470)
- 银行(11465)
- 行(11183)
- 产业(10804)
- 机构
- 学院(221000)
- 大学(220849)
- 济(113805)
- 经济(112055)
- 研究(85689)
- 管理(79795)
- 理学(67737)
- 理学院(66894)
- 管理学(66067)
- 中国(65838)
- 管理学院(65617)
- 京(47001)
- 科学(46317)
- 财(46316)
- 所(42439)
- 研究所(38409)
- 经济学(38113)
- 财经(37307)
- 中心(35976)
- 经济学院(34163)
- 经(33980)
- 江(32163)
- 院(30812)
- 北京(30402)
- 农(29358)
- 范(29118)
- 师范(28929)
- 财经大学(27475)
- 科学院(26541)
- 州(25399)
- 基金
- 项目(139485)
- 科学(111948)
- 研究(105604)
- 基金(104122)
- 家(89950)
- 国家(89321)
- 科学基金(76143)
- 社会(72753)
- 社会科(69272)
- 社会科学(69258)
- 基金项目(53188)
- 省(50725)
- 教育(46586)
- 自然(44187)
- 划(43229)
- 自然科(43166)
- 自然科学(43157)
- 资助(42431)
- 自然科学基金(42411)
- 编号(40652)
- 发(33655)
- 成果(33225)
- 部(32340)
- 重点(32221)
- 国家社会(32211)
- 中国(29955)
- 课题(29053)
- 发展(28809)
- 创(28427)
- 展(28403)
- 期刊
- 济(133107)
- 经济(133107)
- 研究(74679)
- 中国(43288)
- 管理(33140)
- 财(33088)
- 科学(29412)
- 农(28212)
- 学报(28072)
- 经济研究(24078)
- 大学(22247)
- 融(22156)
- 金融(22156)
- 学学(20923)
- 贸(20754)
- 财经(19945)
- 农业(19606)
- 教育(19088)
- 业经(18953)
- 国际(18914)
- 技术(18792)
- 问题(18785)
- 经(17587)
- 世界(15711)
- 技术经济(12749)
- 业(11563)
- 商业(11049)
- 统计(10932)
- 经济问题(10775)
- 现代(10594)
共检索到350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建国
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美国经济地位相对削弱,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加剧的形势变化,世界各国无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谋求同所在地区的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促进同一区域若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那种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广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对南北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文章应用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两个分析工具,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南北贸易的影响,并对南北贸易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评价。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方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参与战略和稳妥的推进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颖宁
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中互惠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及多边贸易体 制的实施机制之间的关系,从区域经济集团发展的新特点,如南北合作模式和开放性 地区主义,来阐述新区域经济集团的兴起、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巩固与发展的作 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集团 多边贸易体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小华 戴伟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邓小华戴伟一)经济集团化是指在组成一体化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经济集团并非历史的简单重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亮
中国在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农产品贸易开放是一大特点。本文通过我国同各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并按照“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现存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经济集团化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有晨 刘昌黎
自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出现区域化、集团化趋势以来,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合在90年代迅速发展,并呈现不同的态势。其中,北美和西欧的经济联合尤为引人注目,亚太地区的非制度性经济联合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种局面的出现,使世界贸易形成了一些新的重要特点:区域经济困的贸易优先发展;区域经济困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太平洋经济圈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提高,而大西洋经济圈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绍西 林瑞强
进入90年代,西欧、北美及亚太三大经济集团相继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区域集团化新阶段,目前各种不同层次、大小不一,内容各异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已遍及全球,欧洲、北美、亚洲、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区无处不有。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是西欧、北美及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新进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士杰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原是一种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的国家采取共同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各成员国的经济结为一体,形成地区性的经济共同体。它们往往通过条约的形式,结为不同程度的松散的经济联盟,甚至建立起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允许成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屠新泉 刘洪峰
自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WTO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WTO也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困境,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WTO制定贸易规则、降低贸易壁垒的功能几近瘫痪,极大地损害了WTO的权威,其前景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经历了最好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快速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力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贸易战略的调整问题。中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出口至上”战略是传统外汇短缺时代的产物,在外汇已经非常充裕的今天已无存在的必要。“出口至上”战略加剧中外经济摩擦,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增加财政负担,需要尽快加以摒弃。中国应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
关键词:
出口至上 贸易战略 摒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桂林 苏萌
本文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额的数据,对我国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对对外贸易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对选择和制定“十一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内相应的贸易战略、政策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贸易战略 对外贸易 效应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宏建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随着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多属于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且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导致我国贸易效益难以提高、贸易条件呈现出不利的势头。因此,应该努力探寻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东梅 张春月 姜延书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进而对我国贸易战略的调整提出了四点建议:通过规模化经营战略,达到产业规模经济;通过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促进国际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