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9)
- 2023(10329)
- 2022(8373)
- 2021(7615)
- 2020(6199)
- 2019(14173)
- 2018(13812)
- 2017(26098)
- 2016(14289)
- 2015(16089)
- 2014(16127)
- 2013(15931)
- 2012(15342)
- 2011(14272)
- 2010(14336)
- 2009(13380)
- 2008(12858)
- 2007(11510)
- 2006(10567)
- 2005(9511)
- 学科
- 济(83465)
- 经济(83373)
- 管理(36703)
- 业(30145)
- 地方(25424)
- 方法(25381)
- 企(23011)
- 企业(23011)
- 数学(22337)
- 数学方法(22045)
- 中国(18177)
- 农(17993)
- 学(16762)
- 业经(16315)
- 地方经济(15728)
- 制(12867)
- 农业(12683)
- 环境(12346)
- 财(12310)
- 和(10467)
- 融(10267)
- 金融(10264)
- 体(9726)
- 发(9396)
- 经济学(9267)
- 理论(9248)
- 贸(9157)
- 贸易(9150)
- 银(9132)
- 银行(9115)
- 机构
- 大学(213638)
- 学院(212566)
- 济(93687)
- 经济(91786)
- 研究(81484)
- 管理(75387)
- 理学(64169)
- 理学院(63191)
- 管理学(62016)
- 管理学院(61589)
- 中国(59852)
- 科学(49956)
- 京(46088)
- 所(41964)
- 财(40873)
- 研究所(38210)
- 中心(36008)
- 农(34269)
- 江(33970)
- 财经(32114)
- 范(32105)
- 师范(31878)
- 经济学(29883)
- 院(29641)
- 业大(29613)
- 北京(29266)
- 经(28782)
- 农业(26506)
- 经济学院(26494)
- 州(26334)
- 基金
- 项目(141204)
- 科学(110848)
- 研究(104543)
- 基金(100713)
- 家(88338)
- 国家(87617)
- 科学基金(73554)
- 社会(67744)
- 社会科(63957)
- 社会科学(63936)
- 省(55564)
- 基金项目(53361)
- 划(47113)
- 教育(46611)
- 自然(44996)
- 自然科(43772)
- 自然科学(43759)
- 自然科学基金(42924)
- 编号(41645)
- 资助(39950)
- 成果(34754)
- 发(33545)
- 重点(32960)
- 部(30716)
- 课题(30278)
- 国家社会(28460)
- 创(28376)
- 发展(27236)
- 展(26801)
- 创新(26772)
共检索到33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经济转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转型度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区域经济转型度涉及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向度和易度等5个方面,论文据此构建了区域经济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转型度评价方法,并以湘西地区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变化较快,相对于2000年现已进入高转型阶段,但转型指数仍不高,仅略高于高转型水平的最低值0.517,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的差距仍较明显,有待进一步发展提升;2从各系统的转型态势看,2001—2011年,湘西地区经济转型速度发展较快,转型广度呈下降趋势,转型深度跃升发展,转型向度不断调...
关键词:
区域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度 湘西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谭佳欣 黄俊
文章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及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2002—2017年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化过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湘西地区主要集聚因子的贡献率及其交互作用关系,揭示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具体表现为由武陵源区、永定区以及凤凰县向沅陵县降低趋势。(2)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重心由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南北部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过程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府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各因素内含因子对湘西地区的贡献率各有不同。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解释力,交互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支持的交互作用对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格局变化影响最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湘辉 姬冠 孙艳华
利用2010年统计数据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湘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湘西地区39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运用离差平方和法对湘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县域经济差异较大,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四类,邵东县、鹤城区等5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洞口县、隆回县等9个县市区次之,中方县、芷江县等11个县市区为中等水平,江华县、江永县等14个县市区相对较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湘辉 姬冠 孙艳华
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前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湘西地区是这一区域的典型。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分析,区域系统开放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超循环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实现途径。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市场协调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成艾华
本文以湘西永顺县为例,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工业结构、碳排放量、碳排放趋势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对其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选择适合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永顺县 低碳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家金 杨易
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有较大的特殊性,一方面,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地广人稀,人均碳排放量低,生态林建设为碳减排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良好的优势和条件。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滞后,工业化水平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工业粗放化特征明显,碳排放强度大。本文以湘西州永顺县为例,对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麻学锋 赵洁
在亟待增进民生福祉的背景下,揭示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对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机理,利用区位商测度旅游产业集聚,构建民生福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湘西地区24个区县2006—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民生福利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略微下降,呈现波动发展趋势;民生福利水平大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仅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下降。(2)旅游产业集聚与民生福利的空间错位特征显著,前者较为突出的是永定区、武陵源区和凤凰县,而后者较高的是鹤城区、吉首市、永定区、慈利县、沅陵县和溆浦县。(3)民生福利各维度的障碍度排序整体为:社会有序>文化繁荣>经济宽裕>政府有为>生态文明;而各区县存在一定差异,尤以鹤城区政府有为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显著。(4)总体上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具有负向作用,但其存在区域与时间异质性。区域上,怀化市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提升具有正向效应;时间上,2016—2020年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转为正向。湘西地区应推动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持续激发旅游产业集聚的积极效应,从而有效增进民生福利。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民生福利 障碍度 湘西地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鹏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以大湘西区域为例,提出要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新体系、构筑旅游循环产业链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化旅游 循环经济 大湘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赤建 张河清 霍生平
在区域旅游以竞争与协作为主流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发挥着统筹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培养项目适用人才和发掘协作人才的功能。传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协调机制存在时效滞后、地域适应性差、区域行政(市场)壁垒等各种问题,而区域竞争与协作格局为完善这一机制创造了新的动力因素。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旅游教育机构正确选择各自角色定位,共同实现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的协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高峥
老少边穷地区是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的空白区,其功能区划对落实我国整体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案例地湘西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主体功能限制开发背景下区域空间功能区划的思路、指标体系、区划方案等内容。基于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基础上,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部署,提出了2级3类的功能区划方案,可为其它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区划提供典型参考。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功能区划 湘西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冰 张艳
在全球化、金融危机等多变环境与危机冲击下,区域经济系统愈加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特征。而韧性作为一种新颖的注重整体动态性和非线性的研究范式,为区域经济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维持区域经济潜力、保持和提高经济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与政策手段。本文目标是阐明区域经济韧性相关基础内容:回顾国内外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程,总结与明确区域经济韧性概念内涵,重点探讨了现有研究的掣肘与趋势,并对未来研究议程及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用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概念 适应性 评述 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清彬 金相郁 张松林
区域不平衡问题在现有理论框架下难以得到实际和有效的回答,这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不平衡乃是一种必然,更为重要的是找到可接受的不平衡的程度以及区域发展的路径机制。文章在非均质空间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次的要素适宜度的内涵:区域内部要素间的和谐程度、要素禀赋条件与发展路径模式的匹配程度、区域禀赋条件与其发展成果间的适宜度。基于"要素适宜度"的内涵,认为要素适宜度的最优化才是更应努力追求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第一层目标),变差距为差异则是水到渠成的第三层目标。在第一层目标和第二层目标多次融合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的结果时,便可称为区域间达到了协调发展。于是,营造区域协调追求目标的转变氛围,改进...
关键词:
要素适宜度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季轩民 喻文德
武陵山地区处于武陵山片区,主要以山区为主,人口大多是少数民族。由于其天然的自然条件,武陵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生态伦理观念。文章以湘西永顺地区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与植物、动物、水源、建筑的生态伦理表现,并通过其特征对少数民族中的生态伦理价值进行研究。
关键词:
武陵山地区 少数民族 生态伦理 湘西永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振礼
迄今,多数人已经认识到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有的地区已取得显著成效。游游业应当发展,一切有条件的地区都应当发展。但是,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旅游业在地方经济中应占何等地位,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必须慎重考虑,深入研究。为此,主要探讨两方面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奇钊
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契机 ,结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找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不同区域中的特殊性 ,寻求一种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数字化的构建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助推长江经济带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路与对策——以湘西州为例
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基本保障体系研究——以湘西自治州图书馆为例
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
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古籍保存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七县一市图书馆为例
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湘西地区为例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特色院校为例
高职教育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以江西高职教育服务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估——以湖南湘西贫困地区为例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滨海新区为例
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