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7)
- 2023(15658)
- 2022(12966)
- 2021(11843)
- 2020(9919)
- 2019(22298)
- 2018(21846)
- 2017(42087)
- 2016(22091)
- 2015(24753)
- 2014(24645)
- 2013(23834)
- 2012(21632)
- 2011(19508)
- 2010(19345)
- 2009(17772)
- 2008(16904)
- 2007(14932)
- 2006(13067)
- 2005(11758)
- 学科
- 济(107346)
- 经济(107218)
- 管理(70225)
- 业(60687)
- 企(51239)
- 企业(51239)
- 方法(40335)
- 数学(35307)
- 数学方法(34891)
- 财(25853)
- 中国(25011)
- 地方(24462)
- 农(23995)
- 业经(22920)
- 制(21204)
- 学(18053)
- 环境(15922)
- 农业(15854)
- 务(15762)
- 财务(15707)
- 财务管理(15662)
- 体(15561)
- 地方经济(15235)
- 贸(15091)
- 贸易(15079)
- 银(14909)
- 银行(14895)
- 融(14820)
- 金融(14815)
- 企业财务(14794)
- 机构
- 学院(312001)
- 大学(308982)
- 济(137814)
- 经济(135148)
- 管理(121229)
- 理学(104464)
- 理学院(103347)
- 管理学(101658)
- 管理学院(101050)
- 研究(100701)
- 中国(77359)
- 财(64628)
- 京(62746)
- 科学(56930)
- 财经(51062)
- 所(47815)
- 中心(47346)
- 江(47082)
- 经(46240)
- 经济学(44063)
- 研究所(42678)
- 农(40729)
- 业大(39932)
- 范(39793)
- 师范(39453)
- 经济学院(39349)
- 北京(38668)
- 财经大学(37861)
- 州(37045)
- 院(36959)
- 基金
- 项目(208028)
- 科学(166935)
- 研究(157386)
- 基金(152892)
- 家(130643)
- 国家(129560)
- 科学基金(113997)
- 社会(103933)
- 社会科(98584)
- 社会科学(98563)
- 省(81524)
- 基金项目(80630)
- 教育(73136)
- 自然(70680)
- 自然科(69050)
- 自然科学(69036)
- 自然科学基金(67774)
- 划(67272)
- 编号(63642)
- 资助(60777)
- 成果(50889)
- 重点(47051)
- 部(46777)
- 发(45834)
- 创(44381)
- 国家社会(43768)
- 课题(43741)
- 制(43622)
- 创新(41522)
- 教育部(41425)
- 期刊
- 济(158748)
- 经济(158748)
- 研究(95530)
- 中国(60515)
- 财(52163)
- 管理(47470)
- 学报(39848)
- 科学(39302)
- 农(36755)
- 教育(32773)
- 大学(32482)
- 学学(30689)
- 技术(30082)
- 融(29108)
- 金融(29108)
- 经济研究(26691)
- 财经(26123)
- 业经(25377)
- 农业(24428)
- 经(22591)
- 问题(19746)
- 技术经济(16314)
- 商业(15362)
- 贸(14701)
- 统计(14560)
- 理论(14297)
- 现代(13878)
- 财会(13641)
- 策(13636)
- 版(13310)
共检索到465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弋俊楠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流通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流通业也对区域经济的结构转型、资源配置和增长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驱动效应和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流通发展较快的区域来说,流通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因此,本文将从流通业主导作用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流通业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现实表现,剖析流通业驱动区域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得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优化升级和不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转型 作用机制 流通业 主导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阮彩灵
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流通业多元化发展,流通业在经济循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受到各界关注。基于此,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流通业对区域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并采用OLS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归纳出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敏
北部湾区域因为历史和现实发展特点,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借鉴他人",也需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转型之路。本文基于北部湾区域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新技术改造工业化的范例架构;另一方面提出北部湾区域需要建立更为透明标准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大数据平台,促进经济新常态下"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模式的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静 左胜强
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从而推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是推进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流通业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两者呈U型非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绿色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经济效率的U型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为积极推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区域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数字化生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具有关键意义,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解决市场的失灵,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而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的动态的平衡,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不是以垄断或竞争为依据的,而是以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需要为基础的。以"反垄断"为借口鼓吹私有化的观点,缺乏理论和事实的依据,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改革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昌盛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温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温州经济40多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文章重点是论述温州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对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作些探索,供企业界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发展经济 主导作用 探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俊峰
论业主负责制在项目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刘俊峰在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下,由于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是按照列宁的“国家辛迪加”模式组织起来的,不存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所以,当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一是政企不分,由政府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决定企业生产。二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溥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实现形式探讨李文溥社会主义经济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不因其在国民经济中占一定比重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必须以相应的配置结构、制度设计为依托,否则其主导作用难以实现。那种主张国有企业均以盈利最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玉成
浅析国有流通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作用王玉成(吉林省地矿局物资处)目前国有流通企业经营在萎缩,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流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一、国有流通企业主导作用弱化当前,国有流通企业主渠道和主导地位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阳 李伟芳 马仁锋 李加林
明晰电力产能和经济联系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国内外资源诅咒演进和水电、火电产能本质的基础上,利用质心椭圆模型、相关性分析和构建综合诅咒系数等方法分别从时空格局动态、相关性和资源诅咒程度三方面探析我国水电、火电产能和经济规模的关联模式。研究发现,在空间格局上水电产能和经济空间系统明显错位,随时间推移偏离程度不断加深,而火电与经济空间系统较为接近;水电产能与经济生产整体上呈负相关性,即水电生产大省多为经济弱势区,包括广西、云南、青海、贵州等;而火电产能与区域经济则大致呈正相关态势,但也存在诸如内蒙古、山西等火电产能大省经济则较落后现象。以上分析显示我国确系存在电力产能的"资源诅咒"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睿
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存在内生关联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分析两者的双向作用性,并以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融合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的双向作用及时空演变特征,并以3SLS估计方法及动态SYS-GMM模型验证双向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基于生态效率及福利效应的路径,实现双向作用,且该作用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区域差异性,呈现“H-H、L-L”正相关的空间聚集性及溢出效应,据此,给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正平 刘海军 蒋涛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地理集中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珍珍 吴淑梅 马英杰
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服务性消费不断上升,消费逐渐取代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我国经济正在向消费需求拉动转型。因此,本文从城乡消费结构的比较视角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及消费水平现状,运用实证模型比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差异,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相关结论,并针对如何发挥消费促进经济的作用提出具体建议及措施,以期为我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及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乡消费结构 比较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敏
来自于环境政策的管控会直接影响经济生产总量,最终对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其主要路径包括:通过环保压力,实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通过具体的环境政策,实现对人力部门技术效率的影响;通过具体的环境政策引导,实现对社会公众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绿色引导;通过具体的环境政策规制,实现对居民绿色认知水平的提升。文章认为,应进一步实现动态累进的环境税收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场+行政""源头+末端"的综合环境规制政策;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并确保企业必要的教育和技术创新投资。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路径 生态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