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29)
- 2023(23350)
- 2022(20118)
- 2021(18568)
- 2020(15774)
- 2019(35938)
- 2018(35401)
- 2017(66747)
- 2016(36729)
- 2015(41298)
- 2014(41249)
- 2013(40697)
- 2012(37746)
- 2011(34480)
- 2010(34758)
- 2009(32242)
- 2008(31651)
- 2007(28349)
- 2006(24877)
- 2005(22363)
- 学科
- 济(156923)
- 经济(156753)
- 管理(101479)
- 业(97279)
- 企(79672)
- 企业(79672)
- 方法(65367)
- 数学(55827)
- 数学方法(55096)
- 中国(41886)
- 农(41562)
- 学(36157)
- 财(36123)
- 地方(35112)
- 业经(34319)
- 贸(31524)
- 贸易(31499)
- 易(30490)
- 农业(27944)
- 制(27684)
- 理论(25185)
- 和(23511)
- 银(23430)
- 银行(23325)
- 环境(23290)
- 融(23010)
- 金融(23006)
- 技术(22668)
- 行(22354)
- 务(22209)
- 机构
- 大学(529336)
- 学院(528776)
- 济(212553)
- 经济(207907)
- 管理(198384)
- 研究(187581)
- 理学(170590)
- 理学院(168533)
- 管理学(165193)
- 管理学院(164262)
- 中国(138426)
- 科学(119750)
- 京(113890)
- 农(98175)
- 所(97958)
- 财(94986)
- 研究所(89416)
- 业大(84161)
- 中心(84042)
- 江(80023)
- 农业(77459)
- 财经(75578)
- 北京(71966)
- 范(71143)
- 师范(70282)
- 经(68576)
- 院(67799)
- 州(64224)
- 经济学(63689)
- 技术(58376)
- 基金
- 项目(355805)
- 科学(276381)
- 基金(254974)
- 研究(252479)
- 家(226322)
- 国家(224310)
- 科学基金(189225)
- 社会(156907)
- 社会科(148483)
- 社会科学(148441)
- 省(140550)
- 基金项目(134254)
- 自然(125383)
- 自然科(122435)
- 自然科学(122397)
- 自然科学基金(120181)
- 划(118980)
- 教育(117004)
- 资助(105929)
- 编号(102361)
- 成果(83721)
- 重点(81064)
- 发(78323)
- 部(76914)
- 创(73173)
- 课题(72024)
- 科研(68642)
- 创新(68430)
- 计划(66698)
- 大学(65207)
- 期刊
- 济(239515)
- 经济(239515)
- 研究(153164)
- 中国(105497)
- 学报(94062)
- 农(89550)
- 科学(82602)
- 管理(73623)
- 财(72784)
- 大学(69411)
- 学学(65581)
- 农业(61282)
- 教育(59759)
- 技术(46483)
- 融(45956)
- 金融(45956)
- 业经(38730)
- 经济研究(38379)
- 财经(36887)
- 业(32711)
- 经(31794)
- 问题(31244)
- 图书(27176)
- 贸(26995)
- 版(26792)
- 技术经济(25980)
- 科技(25873)
- 统计(24320)
- 业大(24122)
- 国际(24052)
共检索到79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俊妍 陈娟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以Eaton和Kortum模型(2002)为基础,采用进出口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距离等变量共同构建了一个类似于引力模型的方程。研究表明,贸易国间的距离、共享边界、区域贸易协定Pta影响了双边贸易流量,贸易国的价格、工资、技术水平是影响贸易相对竞争力和开放程度的主要因素,一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促进贸易发展潜力的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冯兴艳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通过中间产品贸易指标的测度,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化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东盟国家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据此对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梳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东盟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冯兴艳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通过中间产品贸易指标的测度,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化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东盟国家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据此对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梳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东盟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廖东声 邓秋怡 庄定鹏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双边贸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运用贸易强度指数、HM指数、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与东盟十国贸易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差额逐渐减小;马来西亚成为广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其次是泰国,新加坡的贸易伙伴地位有所下降;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紧密程度越来越强,广东出口对东盟整体市场的依赖性很小但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广东省人均GDP、东盟各国人均GDP和人口规模、贸易自由度对广东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广东省人口规模、首都(府)间距离和加权平均关税对广东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具有反向阻碍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东 东盟 贸易格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宏彦 竺彩华
美日贸易摩擦及对亚太经济合作的影响刘宏彦,竺彩华1994年10月1日,美日贸易谈判终于达成部分协议。日本政府同意开放国内电信设备的政府采购市场,增加公开投标数量,允许外国电信公司加入;日本最大的电信公司——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同意公开每年90亿美元的电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芮 张国军
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与特点1998年之前,亚太地区仅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CER)等少数几个区域贸易安排。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加速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亚太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APEC成员之间已达成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欣 王子泰 陈宇豪
文章以2002—2016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创意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产品出口潜力。结果显示,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等仍然是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贸易自由度、国民宽带使用量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贸易效率整体较高,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说明自贸区建设对双边文化产品贸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宫占奎 乐平
日本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的重要成员,其在APEC中的活动对APEC进程和APEC成员,尤其是亚洲成员影响颇深。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日本在APEC发展中的作用:APEC的产生、发展与日本的推动作用;“APEC方式”的产生和日本的灵活态度;APEC大阪会议与日本的积极灵活保证了会议的成功;APEC菲律宾会议与日本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APEC加拿大会议与日本等提出的关于人口、经济膨胀对食品、能源和环境影响的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万仪 杨娟
自1993年西雅图会议以来,APEC的发展颇受世人瞩目。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APEC的发展前景,尽管结论并不一致,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扼要概述,以期推动研究进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伯生
亚太经济合作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所有贸易、经济交往活动;人狭义上讲,是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协商、协调的基础上达成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经济合作。前一种合作一般是通过企业之间自发的经济贸易业务活动体现出来;后一种合作则一般是通过国家、地区之间的协商、协调或通过各类亚太地区合作组织协商、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凤英
早在六十年代,日、美、澳等国,针对欧共体的建立,就曾提出过建立太平洋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但时机不成熟,结果未能形成。八十年代中后期,贸易集团化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呼声又见高涨,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国家不仅呼声日隆,而且提出了众多的构想和现实的步骤。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组织,主要有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尽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由日本学者提出设想,但由于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合作设想只停留在民间讨论层次上。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共体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对亚太各国的压力增大。1989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官方协调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为始点,经历8次部长级会议和4次领导人会议,APEC的合作机制才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亚南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热点的亚太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贸易增长近3倍、吸收的投资增长约4倍。然而,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却不相匹配。直到TPP出现之前,主导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只是一个制度松散的、非强制性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议。目前,在美国的主导下,其谈判规模和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想 侯经川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区域化是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提升人民币区域竞争力是提高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步。本文首先对货币竞争力的概念作出了较为严格的界定。其次,根据货币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了四个衡量货币竞争力的主要标准:本币贸易结算比例、资本账户开放度、他国储备率以及汇率弹性。第三,结合科恩的货币竞争模型和四个货币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对人民币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货币中的地位进行了评估。最后根据人民币缺乏竞争力的一系列表现提出了四条提升人民币竞争力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