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204)
- 2022(9379)
- 2021(8472)
- 2020(6782)
- 2019(15185)
- 2018(14927)
- 2017(28421)
- 2016(14929)
- 2015(16719)
- 2014(16683)
- 2013(16810)
- 2012(16360)
- 2011(15109)
- 2010(15458)
- 2009(14010)
- 2008(13492)
- 2007(12064)
- 2006(11177)
- 2005(10440)
- 学科
- 济(90603)
- 经济(90538)
- 管理(35104)
- 业(32659)
- 地方(31684)
- 中国(24702)
- 方法(23398)
- 企(22831)
- 企业(22831)
- 农(21773)
- 数学(20037)
- 数学方法(19905)
- 业经(19346)
- 地方经济(18329)
- 学(16571)
- 农业(15305)
- 制(13940)
- 产业(13506)
- 环境(13483)
- 发(13272)
- 融(13121)
- 金融(13119)
- 贸(12404)
- 贸易(12390)
- 易(11718)
- 银(11619)
- 银行(11610)
- 行(11401)
- 和(10932)
- 财(10881)
- 机构
- 学院(220385)
- 大学(217336)
- 济(102482)
- 经济(100248)
- 研究(88044)
- 管理(77811)
- 中国(65699)
- 理学(64705)
- 理学院(63763)
- 管理学(62898)
- 管理学院(62429)
- 科学(51844)
- 京(48086)
- 所(45250)
- 财(42274)
- 研究所(40654)
- 中心(38809)
- 江(35815)
- 农(35437)
- 范(32592)
- 财经(32573)
- 师范(32333)
- 经济学(32150)
- 院(32077)
- 北京(31278)
- 经(29215)
- 业大(29020)
- 州(28802)
- 经济学院(28482)
- 科学院(27342)
- 基金
- 项目(140500)
- 科学(110338)
- 研究(106531)
- 基金(98597)
- 家(85547)
- 国家(84811)
- 科学基金(71553)
- 社会(68837)
- 社会科(65301)
- 社会科学(65289)
- 省(56621)
- 基金项目(52260)
- 划(47102)
- 教育(45862)
- 编号(42932)
- 自然(42518)
- 自然科(41336)
- 自然科学(41325)
- 自然科学基金(40541)
- 发(39124)
- 资助(38999)
- 成果(34497)
- 重点(32616)
- 发展(32330)
- 展(31832)
- 课题(31682)
- 部(29656)
- 创(29099)
- 国家社会(28612)
- 创新(27354)
- 期刊
- 济(133677)
- 经济(133677)
- 研究(74656)
- 中国(52977)
- 农(33435)
- 科学(30539)
- 管理(30379)
- 财(30202)
- 学报(29409)
- 教育(24461)
- 融(23603)
- 金融(23603)
- 农业(22948)
- 大学(22293)
- 经济研究(21563)
- 业经(20934)
- 学学(20830)
- 技术(20777)
- 问题(17224)
- 财经(16460)
- 经(14642)
- 资源(13153)
- 贸(12685)
- 技术经济(12590)
- 业(12302)
- 世界(12078)
- 国际(11572)
- 发(11274)
- 经济问题(10995)
- 现代(10972)
共检索到36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施春蓓
基于卫星城(子城)与大都市(母城)间的微观区域尺度,以上海临港产业区为例,采用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它与上海各市级及以上开发区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测度了卫星区域的区域经济联系方向以及地域差异,实现了卫星区域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方向的量化表征。结果表明:临港产业区的对外区域经济量远低于其他成熟开发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其联系方向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并呈现出与滨江沿海发展轴和沪港发展轴的相对一致性。因此,在继续加强临港产业区内部互动结网的同时,加强其与上海其他开发区间的经济联系,则成为临港今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与政策着力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傅允生
专业化产业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就得益于专业化产业区在全省各地的兴起与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深受工商业传统影响,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具有市场带动与工贸并举的特色。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推动了浙江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由需求与供给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爱玮 周林
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产业集聚将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辐射效应、金融外溢效应等,并提高区域内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促进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法律、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途径。分析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辐射效应、金融外溢效应等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区域经济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卫星城来分流流向大城市的人口,以此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卫星城发展的目的有:(1)截流流向中心城市的人口,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2)将中心城市的一些经济职能(特别是工业职能,如污染工业等)转移到新建的卫星城。国际经验表明,卫星城发展战略所起的正面作用有:(1)控制中心城市发展,促进“离心”发展;(2)促进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3)为内城居民提供另一个居住选择,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卫星城有限的功能可能远远不及卫星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包括:(1)卫星城分散或截流人口的效果不佳;(2)就业-居住不平衡。(3)高通勤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书红 周伟 王元庆
在深入剖析大城市和卫星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潜力模型和交通对城镇发展影响的经济势理论,构建了卫星城发展优势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卫星城规划、主卫城间交通联系对卫星城发展的影响等,并以西安市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在卫星城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
潜力模型 经济势理论 优势度 卫星城规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亮 王振 陈钟宇
产城融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流模式和产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如何推动产业区由单纯的经济空间向综合性新城空间转变,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是我国产业区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基于此,该文以上海市的虹桥商务区为例展开研究,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虹桥商务区的核心特征;另一方面归纳梳理了虹桥商务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就如何推进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也为我国其他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晓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向更深更广层次的推进,航空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物流运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高端经济的重要力量,对有效推进更深层次的区域产业分工与优势资源整合,服务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究竟如何,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测算后认为,航空物流产业的腾飞对于郑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
航空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关联度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东杰
黄河三角洲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其中,四大临港产业区(指山东省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发展,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环节,是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传江 董延芳
人力资本是异质的,其流动既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也会对由若干地区组成的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界定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基础上,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模型分析与实证研究,认为通过调控异质人力资本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胜仁 马书红
大城市—卫星城间的交通联系在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对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科学、现代行政管理学和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基础和政策设计目标,同时,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体制问题)提出了政策设计的方法和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的基点和关键。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卫星城 政策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子曦 万代君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网络和中心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成渝经济区"16座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和外向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山 陆宁 郭黎霞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淮海经济区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整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徐州 经济联系 整合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殷敏 张瑜琼 贾明月
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口城市繁荣振兴的必然选择。在界定临港产业概念和回顾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世界成熟港口发展经验为借鉴,总结出了我国临港产业发展的模式及趋势,并通过分析宁波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该市几大重要临港产业如石化、钢铁、船舶、造纸及临港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临港产业 发展模式 趋势 策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