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6)
2023(15062)
2022(12717)
2021(11627)
2020(9614)
2019(21774)
2018(21683)
2017(41454)
2016(22915)
2015(25637)
2014(26029)
2013(25515)
2012(23473)
2011(21433)
2010(21433)
2009(19744)
2008(18767)
2007(16516)
2006(14650)
2005(12890)
作者
(68101)
(56577)
(56238)
(53562)
(35900)
(27204)
(25557)
(22485)
(21594)
(20131)
(19257)
(19233)
(18200)
(17979)
(17481)
(17456)
(16828)
(16768)
(16128)
(16059)
(14176)
(14166)
(13725)
(12955)
(12794)
(12554)
(12445)
(12404)
(11570)
(11194)
学科
(108931)
经济(108826)
管理(65151)
(56177)
(46905)
企业(46905)
方法(42344)
数学(36786)
数学方法(36360)
地方(26390)
中国(25489)
(24734)
(23823)
业经(22284)
(21011)
环境(17817)
(16924)
(16138)
理论(16135)
农业(16086)
地方经济(16009)
(14276)
贸易(14269)
(14078)
金融(14069)
(14021)
(13935)
银行(13885)
(13695)
技术(13585)
机构
大学(328603)
学院(327916)
(133500)
经济(130567)
管理(127466)
研究(116095)
理学(110045)
理学院(108755)
管理学(106831)
管理学院(106251)
中国(83836)
科学(73739)
(70667)
(59350)
(58261)
研究所(54404)
(54049)
中心(50962)
业大(49910)
(48129)
财经(46803)
北京(44714)
(44463)
师范(44019)
(42778)
(42381)
农业(42339)
经济学(40074)
(38881)
经济学院(35747)
基金
项目(226611)
科学(176918)
研究(164454)
基金(161896)
(142169)
国家(141011)
科学基金(119858)
社会(102933)
社会科(97430)
社会科学(97399)
(89959)
基金项目(85862)
自然(77710)
自然科(75796)
自然科学(75773)
(75559)
教育(74685)
自然科学基金(74334)
编号(66647)
资助(66570)
成果(54034)
重点(51074)
(49615)
(48793)
课题(46938)
(46518)
创新(43460)
科研(42980)
国家社会(41997)
计划(41265)
期刊
(151882)
经济(151882)
研究(97948)
中国(62208)
学报(54660)
科学(49504)
(48431)
管理(47071)
(42733)
大学(40328)
学学(38068)
教育(37019)
农业(33677)
技术(29557)
(25657)
金融(25657)
经济研究(24676)
业经(23384)
财经(22832)
(19570)
问题(19075)
技术经济(17130)
(17094)
图书(16732)
科技(16334)
资源(15472)
理论(15471)
统计(15288)
(14865)
现代(14507)
共检索到48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同峰  陈珂  李凯  肖扬  
文章构建绿色转型的评价体系,并以辽宁省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1—2015年,辽宁省绿色GDP增长速度相对传统GDP呈上升趋势。2011年,绿色GDP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传统GDP。辽宁省经济绿色转型整体向好,总指数从2001年的0.256增加到2007年的0.436,然后又下滑到2010年0.365,2015年上升到0.598。从分项指标看,增长模式和绿色转型深度权重较大,分别为0.362和0.24,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绿色转型难易程度、速度、效率指标,各自所占比重较小,但也是影响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乃明  张丽  卢维宏  张敏  李洋  秦太峰  
采用文献查阅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生活满意四个维度,初步构建了包括12个具体指标的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各指标赋权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云南11个县(市、区)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云南11个县(市、区)中景谷县的区域绿色发展状况最好,贡山县的区域绿色发展状况稍差,其他9个县(市、区)绿色发展状况均较为平稳,评价结果总体符合实际,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适于对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未来中国经济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文章基于对中国绿色经济内容的分析,构建由循环经济、绿色金融、节能排放、工业绿色发展四个指标群组成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调整系数法来核算绿色GDP,最后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城市,遵循ESG投资理念、实现绿色金融服务,统一碳排放市场建设、制定碳排放交易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未来中国经济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文章基于对中国绿色经济内容的分析,构建由循环经济、绿色金融、节能排放、工业绿色发展四个指标群组成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调整系数法来核算绿色GDP,最后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城市,遵循ESG投资理念、实现绿色金融服务,统一碳排放市场建设、制定碳排放交易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国梁,廖为鲲,涂文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华峰  
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新型实践模式,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应面向循环经济。作者剖析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大学的科学内涵,研究了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了面向循环经济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对于科学评价绿色大学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萌  陈文汇  刘俊昌  
在现有绿色经济和林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林业经济增长的绿化度、林业社会效益、森林生态效益和林业社会服务体系共5个系统层,10个准则层,51个基础指标的林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最后,对我国2012年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1.17,比2009年增加了17%,说明我国林业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进步。从基本构成看,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的综合评价得分较2009年减少了37.5%,林业经济增长的绿色度、林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等评价得分都高于2009年,其中林业经济增长的绿色度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杏  余达锦  刘亦晴  
文章从绿色创新投入、创新效益产出、经济效益产出、绿色效益产出、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市场开拓、绿色管理和绿色政策环境支持八个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系统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中部六省2007—2016年绿色创新成熟度综合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绿色创新成熟度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处于清洁生产技术创新阶段,各省分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绿色转型升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宏   刘朝晖   李丽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震  李战江  刘丹  
文章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效益、经济运行质量三个准则层海选绿色经济的评价指标,经过灰色关联分析和秩相关对绿色经济评价指标客观数据的双重筛选后,构建了符合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指标体系。一是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每个母序列的关联度,然后删除与母序列关联度小于关联度均值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保留与母序列关联度大于关联度均值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保证了筛选出的绿色经济指标能够最大程度的替代原始指标的信息含量。二是通过秩相关分析删除秩相关系数大于0.9中灰关联度较小的一个指标,保证了筛选出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既避免了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信息共线性的问题,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始指标的信息含量。三是主成分-信息熵的信息含量测算表明:最终构建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34%的指标反映了95%的绿色经济信息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灵  
绿色矿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型。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绿色矿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区绿色矿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PRP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各地区的矿业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实际的改进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惠芳  唐辉亮  陈超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改善能力等5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指数,对全国31个省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东部省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比较强,对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引领作用。本文提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应分类进行评价和考核,加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水根  
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客观衡量经济发展的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和正确决策的重要参考。但是现有的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并不统一,甚至各说各话。没有一个公认的评判。因此本文就是基于这种思考,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评价,探讨各种指标体系的优劣点。以期能给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