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1)
2023(8439)
2022(6942)
2021(6001)
2020(5109)
2019(10956)
2018(10798)
2017(19802)
2016(10378)
2015(11988)
2014(12136)
2013(12245)
2012(11323)
2011(10568)
2010(10803)
2009(10285)
2008(10029)
2007(9365)
2006(8782)
2005(8230)
作者
(32605)
(27397)
(27279)
(25975)
(17548)
(12655)
(12451)
(10705)
(10188)
(9791)
(9571)
(9103)
(9088)
(8870)
(8509)
(8474)
(8288)
(7956)
(7838)
(7642)
(7077)
(6755)
(6631)
(6274)
(6136)
(6046)
(5970)
(5921)
(5602)
(5346)
学科
(69474)
经济(69444)
管理(44615)
(34743)
(30824)
企业(30824)
方法(21297)
地方(19612)
数学(18013)
数学方法(17905)
地方经济(14007)
中国(13902)
技术(13192)
业经(12803)
(12270)
(12264)
(10624)
环境(9930)
(9813)
(8816)
(8622)
银行(8611)
(8590)
(8430)
金融(8429)
(8190)
理论(8020)
农业(7953)
(7938)
经济学(7807)
机构
学院(162941)
大学(162280)
(77243)
经济(75587)
管理(64812)
研究(58597)
理学(53150)
理学院(52518)
管理学(51858)
管理学院(51491)
中国(47066)
(35179)
科学(34315)
(33562)
(29848)
中心(26858)
研究所(26740)
(26562)
财经(25552)
经济学(24327)
(22995)
北京(22521)
经济学院(21398)
(21171)
(21133)
(21065)
业大(20351)
(20336)
师范(20144)
(18727)
基金
项目(101907)
科学(81050)
研究(75175)
基金(73753)
(63977)
国家(63537)
科学基金(54852)
社会(49757)
社会科(47406)
社会科学(47393)
(40263)
基金项目(38529)
自然(33645)
(33360)
教育(33237)
自然科(32798)
自然科学(32795)
自然科学基金(32184)
资助(29704)
编号(28874)
(23976)
重点(23503)
成果(22815)
(21987)
(21740)
国家社会(21283)
课题(20879)
创新(20641)
发展(19706)
(19433)
期刊
(97329)
经济(97329)
研究(52016)
中国(37378)
管理(30196)
(27758)
科学(22242)
学报(21203)
技术(19937)
(18026)
大学(16454)
(15827)
金融(15827)
经济研究(15770)
学学(15537)
财经(13904)
教育(13875)
农业(12377)
(12271)
业经(12222)
技术经济(12210)
问题(11408)
统计(8778)
资源(8575)
科技(8535)
(8425)
(8379)
现代(8371)
(8353)
世界(8238)
共检索到26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文斌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管理技术大连理工大学朱文斌一、问题的提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应』用常规方法研究这类系统问题,将会遇到下列一些困:难:(l)由于)区域经济大系统的结构关联复杂,难于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2)该大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建楠  曹有挥  姚士谋  梁双波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我国各省市经济系统与基础设施系统的协调性。研究显示:宏观格局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格局与我国经济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相似,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递减差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将各省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划分为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基本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及严重失调六种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佃恭  安成谋  
从区域经济学科发展的特点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内部结构和成长机制等。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探讨,最后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加速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中元  李波  
土地利用模式是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驱动因素。滇池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存在明显的生态环境约束,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用地供需矛盾尖锐,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低,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分析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滇池流域其用地特征和功能定位,基于土地的生态化利用、集约节约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设计了滇池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4种土地利用模式:湖滨区域土地利用模式、湖滨外围土地利用模式、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模式和飞地型土地利用模式。最后对土地利用模式的形成及实施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康  王茂春  
文章在剖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贵州省2007—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比较数据后,从物流自增长系数、产业结构政策、区域GDP政策三方面进行政策实验。研究表明:GDP、物流需求及物流供给能力与物流自增长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物流供需系统与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耦合系统;当产业结构朝着理想的"三二一"格局发展时,物流供需比的降低将刺激区域内物流需求量的增长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当GDP增长量提高10%时,区域内物流需求量在未来几年将以同比增幅上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钰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点在于调控两者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关系。在掌握两者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角度预测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明确未来的调控方向和力度,对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提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预测模型,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方法和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新宇  王贤彬  
文章通过方差分解和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技术进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引入控制变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投入、研发能力、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是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也应减少地方政府干预,打破地区条块分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力年  滕福星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抓住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资源耦合、区域开放、目标一致、结构匹配等推进原则,促使各个经济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惠共赢,加速系统结构状态的优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章奇  殷醒民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在实现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基于多个省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资源、劳动、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出发,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并提出顺利实现区域经济的空间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春光  
文章选取2013—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法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明显抑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提高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可显著促进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阻滞市场分割。进一步分析可知,数字新基建发展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局面,遏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为最大化发挥数字新基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能动效应,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春光  
文章选取2013—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法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明显抑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提高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可显著促进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阻滞市场分割。进一步分析可知,数字新基建发展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局面,遏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为最大化发挥数字新基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能动效应,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支益民  
我们编辑部收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支益民同志的研究报告,读后颇受教益.一位省委领导,日常事务工作如此繁忙,还硬是花了半年多时间深入陕南、陕北及关中广泛调查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多次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思路新颖、分析深入,且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力作,实属难得.文章虽然以陕西省为考察样本,但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快内陆省区经济发展步伐有很大启发.此外,文章把区域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结合了起来,这种分析方法也是很有创意的.为此,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