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8)
2023(6789)
2022(5725)
2021(5079)
2020(4082)
2019(8837)
2018(8713)
2017(15949)
2016(8552)
2015(9869)
2014(10430)
2013(10194)
2012(9576)
2011(9134)
2010(9405)
2009(8729)
2008(8316)
2007(7773)
2006(7218)
2005(6735)
作者
(26920)
(22394)
(22378)
(21349)
(14314)
(10575)
(10317)
(8692)
(8444)
(8176)
(7772)
(7533)
(7513)
(7204)
(6985)
(6979)
(6610)
(6497)
(6335)
(6331)
(5862)
(5501)
(5345)
(5298)
(5065)
(5058)
(4884)
(4835)
(4592)
(4327)
学科
(61078)
经济(61043)
管理(24548)
地方(19047)
(17383)
方法(15925)
(13809)
企业(13809)
地方经济(13653)
数学(13581)
数学方法(13463)
中国(12814)
(11570)
业经(10713)
(9846)
环境(8730)
(7820)
(7817)
理论(7439)
(7415)
金融(7413)
经济学(7392)
(7154)
农业(7098)
(6923)
(6844)
银行(6837)
(6585)
资源(6222)
产业(6198)
机构
学院(135985)
大学(133108)
(63078)
经济(61672)
研究(49877)
管理(45933)
中国(38541)
理学(37959)
理学院(37440)
管理学(36724)
管理学院(36465)
科学(29427)
(28637)
(27273)
(25597)
(22756)
研究所(22743)
中心(22471)
财经(21225)
经济学(20778)
(19023)
(18941)
师范(18844)
北京(18584)
(18295)
经济学院(18276)
(18058)
(17404)
业大(16089)
(15558)
基金
项目(81235)
科学(63326)
研究(61875)
基金(56568)
(48668)
国家(48266)
科学基金(40877)
社会(39685)
社会科(37557)
社会科学(37550)
(32850)
基金项目(29190)
教育(28150)
(26776)
编号(25545)
自然(24027)
自然科(23352)
自然科学(23349)
资助(23195)
自然科学基金(22891)
成果(21040)
(19962)
重点(19039)
课题(18817)
(16934)
发展(16684)
国家社会(16596)
(16435)
(16243)
(15389)
期刊
(83492)
经济(83492)
研究(45692)
中国(29465)
(21691)
管理(19572)
学报(17899)
科学(17096)
教育(15884)
(15647)
技术(15206)
经济研究(13906)
大学(13654)
(13108)
金融(13108)
学学(12711)
业经(11463)
财经(11321)
农业(10422)
问题(10072)
(10030)
技术经济(8585)
统计(7589)
(7192)
资源(7104)
图书(6974)
商业(6854)
经济问题(6772)
(6644)
世界(6506)
共检索到222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佃恭  安成谋  
从区域经济学科发展的特点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内部结构和成长机制等。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探讨,最后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加速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区域经济因其内部众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用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和数理方法研究其整体发展。系统论为更科学地考察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分析,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条件、内在动力和源泉,认为:区域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不具有稳定性,竞争与协作共同决定着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化;地方决策机构应对区域经济自组织进行控制,把系统引向决策者所希望的有序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为了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经济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1995-2014年31省市自治区的物质流动状况,并将之同各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对各地区物质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考察,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不断增加,物质消耗效率的提升状况要明显优于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增长同物质投入或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相对"脱钩",部分地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总的来说,各省市自治区并没有转变已有的线性物质流动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雪莲  加纳古丽  邓峰  
从开放式区域经济系统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能源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消除模型的多重共线性,估计了参数。并利用1995~2010年的数据,定量测度了新疆的能源增长尾效。研究发现,能源对新疆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逐年增加,均值为2.17%,高于全国的尾效值。利用灰色预测法,可以预测2015年新疆的能源"尾效"将增大到2.75%。能源约束对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重大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文斌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管理技术大连理工大学朱文斌一、问题的提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应』用常规方法研究这类系统问题,将会遇到下列一些困:难:(l)由于)区域经济大系统的结构关联复杂,难于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2)该大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为了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经济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1995-2014年31省市自治区的物质流动状况,并将之同各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对各地区物质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考察,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压力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不断增加,物质消耗效率的提升状况要明显优于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增长同物质投入或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相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娟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包含数量较多的层次,且它们的层次结构各不相同,要实现系统在整体上的优化就必须积极协调好要素之间及层次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区域经济系统优化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志滨  王要武  
文章以系统耦合理论分析了区域物流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间双螺旋的耦合方式以及耦合要素与耦合节点。创建了耦合发展度指数来衡量两系统的耦合发展程度,并利用东北地区物流和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有效,可以推广使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鹏  
本文考察了历史上一些典型的区域经济风险案例,从泡沫化风险、周期性风险、产业空心化风险、制度性风险、外部风险等可能出现的区域经济风险类型,分析了诱发经济风险的多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区域经济风险的一些对策,旨在引起有关地区政府的关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开忠  
本文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采用实证与规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上)评述了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基本方向,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分工原理。作者分析了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的理论演进过程,虽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前者舍象了区域的主体性,实质上是以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把区域看成一个主体,实质上是以区域主体为基本前提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作者提出,区域既是商品生产的区位,又是具有自身利益的主体,从比较优势到商品生产的区位优势的转换,要通过区域经济政策来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晏路明  
区域宏观经济系统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本身即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大系统。它不仅包括物的要素,如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还包括所谓“软件”因素,如教育、科技、管理等。生产力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质和量的规定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要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佳功能,其各组成要素之间必须有某种最佳的配比。经济系统的产品产量取决于投入的原料、设备、劳动和技术等,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就是生产函数。生产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力年  滕福星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抓住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资源耦合、区域开放、目标一致、结构匹配等推进原则,促使各个经济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惠共赢,加速系统结构状态的优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西栓  郭嗣琮  金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晁博  杨忠直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施莉  邱甲贤  莫经梅  
当前,引导经济系统适应互联网化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剖析和评价经济系统的互联网转型能力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从信息基础、市场供给、市场消费和创新共享4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互联网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和分析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研究发现,观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的非均质化空间分布趋势明显,而信息服务能力、市场驱动力和创新能力仍是该区域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亟待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