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5)
2023(7888)
2022(6586)
2021(5834)
2020(4730)
2019(10608)
2018(10146)
2017(19298)
2016(10015)
2015(10873)
2014(11031)
2013(11013)
2012(10619)
2011(9998)
2010(10205)
2009(9742)
2008(9463)
2007(8466)
2006(7828)
2005(7307)
作者
(31142)
(26343)
(26069)
(25148)
(16698)
(12460)
(11882)
(10172)
(9997)
(9224)
(9076)
(8778)
(8516)
(8463)
(8409)
(8191)
(7789)
(7572)
(7473)
(7096)
(6824)
(6335)
(6279)
(6095)
(5982)
(5832)
(5658)
(5324)
(5251)
(5107)
学科
(74057)
经济(74016)
管理(28270)
方法(25009)
(22856)
数学(21531)
数学方法(21249)
地方(20296)
(19047)
企业(19047)
(14977)
中国(14911)
地方经济(14406)
业经(12535)
(11011)
(10035)
环境(9663)
(9027)
产业(8844)
(8820)
金融(8818)
(8718)
理论(8670)
经济学(8351)
(7944)
农业(7913)
(7814)
(7363)
银行(7353)
(7141)
机构
大学(164392)
学院(162447)
(80012)
经济(78493)
研究(61411)
管理(59281)
理学(51194)
理学院(50456)
管理学(49435)
管理学院(49112)
中国(45332)
科学(36316)
(34832)
(33488)
(30875)
研究所(28000)
财经(27131)
经济学(27055)
中心(26074)
(24512)
经济学院(23965)
(23849)
(22674)
师范(22503)
(22389)
北京(22159)
(20562)
财经大学(20006)
业大(19905)
(18836)
基金
项目(105151)
科学(85205)
基金(79236)
研究(75069)
(69144)
国家(68680)
科学基金(59638)
社会(52041)
社会科(49605)
社会科学(49594)
基金项目(41129)
(39434)
自然(37285)
自然科(36423)
自然科学(36416)
自然科学基金(35770)
(33504)
教育(33322)
资助(32568)
编号(27707)
重点(24478)
(24345)
(23375)
国家社会(22728)
成果(22339)
(20811)
教育部(20253)
发展(20047)
课题(19919)
(19799)
期刊
(95634)
经济(95634)
研究(54259)
中国(28145)
(24283)
管理(23792)
科学(22933)
学报(22692)
(17569)
大学(17376)
经济研究(16951)
学学(16641)
财经(14836)
技术(14226)
(13304)
金融(13304)
(13033)
问题(12237)
教育(12079)
业经(11952)
农业(11850)
统计(11840)
技术经济(10583)
(10148)
决策(9339)
(8497)
资源(8390)
世界(8059)
商业(8039)
现代(7666)
共检索到247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腾云  徐勇  马国霞  王志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基于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吴爱芝  孙铁山  
从区域空间组织构架与模型构建、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工以及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归纳,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着力完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尤其是微观机理的研究以及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全面展开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陆玉麒  
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 ,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 ,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 ,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因此 ,从区域性中剥离出空间性 ,就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提炼的前提。然而 ,仅有空间性并不解决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部问题。可以认为 ,正确协调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一方面已有数十年的实证分析积累 ,另一方面也充分意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在空间结构模型的归纳与提炼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对今后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空间结构模型、空间思维、分析技术、区域应用等 ,构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四大领域。参照自然地理学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提炼可在水平至垂直谱系、空间至区域谱系等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厉敏萍  曾光  
城市与区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随着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加强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月娇  王健  
物流通道是保证物流业服务于区域内外经济流通的命脉和实现一体化物流的重要依托,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系统的子系统,从承担单一功能的运输服务到综合运输服务,再到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中,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文章在理论层面研究物流通道空间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物流通道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物流通道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改栋  赵花兰  
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从两者的结合角度 ,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 ,来研究这一结合体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认为产业 -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  孟晓晨  
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通过时空压缩效应改善区域内的通达性,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纵观国外地理学者对高速铁路的研究轨迹,从最初集中于研究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的影响,然后转向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按照这种顺序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年猛  孙久文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的实施打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鑫露  聂正彦  
本文从空间角度考察了21世纪以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演变,笔者认为广东自21世纪以来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取得了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相对较好的结合。但由于珠三角、东西翼地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出现了区域空间上的积聚与扩散趋势,致使区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通过空间积聚及加强各区域的经济联动等方式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锐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存在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阐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化成因,并从宏观和微观二个层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评价(下)蒋清海4.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关键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组织的合理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能否恰当地配置与有效地利用,关系到经济、技术、社会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能否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玉刚  曹贤忠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与之对应的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产业发展研究,区域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区域创新研究,区域规划与政策研究,典型区域发展研究。综述上述成果可以看出,当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日益深化、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但是就学科发展而言,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内容体系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文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一直奉行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逐步实施区域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从近十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战略要明显优于原有的平衡发展战略,它不仅使全国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而且也刺激和引发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评价(上)蒋清海一、对中国区域问题的基本判断虽然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有关国民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于部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