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6)
- 2023(16862)
- 2022(14576)
- 2021(13385)
- 2020(11032)
- 2019(25192)
- 2018(24898)
- 2017(48123)
- 2016(25949)
- 2015(29097)
- 2014(29138)
- 2013(29094)
- 2012(27201)
- 2011(25012)
- 2010(25150)
- 2009(23225)
- 2008(22632)
- 2007(20167)
- 2006(18097)
- 2005(16244)
- 学科
- 济(127689)
- 经济(127493)
- 管理(73138)
- 业(68951)
- 企(56418)
- 企业(56418)
- 方法(51584)
- 数学(43836)
- 数学方法(43409)
- 中国(33819)
- 地方(31129)
- 农(30541)
- 业经(27316)
- 财(25807)
- 学(25612)
- 农业(20897)
- 制(19825)
- 和(19314)
- 贸(19214)
- 贸易(19201)
- 理论(19191)
- 环境(18573)
- 易(18423)
- 融(18101)
- 金融(18098)
- 地方经济(17865)
- 银(17550)
- 银行(17509)
- 技术(16894)
- 行(16845)
- 机构
- 大学(380411)
- 学院(377680)
- 济(159633)
- 经济(156301)
- 管理(147713)
- 研究(133779)
- 理学(127015)
- 理学院(125540)
- 管理学(123546)
- 管理学院(122860)
- 中国(99026)
- 京(82223)
- 科学(80762)
- 财(71864)
- 所(67624)
- 研究所(61151)
- 中心(59151)
- 农(58423)
- 财经(57222)
- 江(55957)
- 业大(53281)
- 北京(52816)
- 范(52306)
- 经(51890)
- 师范(51875)
- 经济学(48623)
- 院(48408)
- 州(45404)
- 农业(45149)
- 经济学院(43499)
- 基金
- 项目(251714)
- 科学(198399)
- 研究(186169)
- 基金(181833)
- 家(157385)
- 国家(156048)
- 科学基金(134023)
- 社会(119594)
- 社会科(112717)
- 社会科学(112684)
- 省(97987)
- 基金项目(96170)
- 教育(85297)
- 自然(85057)
- 自然科(83026)
- 自然科学(83009)
- 划(82418)
- 自然科学基金(81506)
- 编号(75665)
- 资助(75357)
- 成果(62081)
- 发(57090)
- 重点(56493)
- 部(56059)
- 课题(52831)
- 创(51464)
- 国家社会(48777)
- 教育部(48274)
- 创新(47997)
- 科研(47458)
- 期刊
- 济(184373)
- 经济(184373)
- 研究(119237)
- 中国(75401)
- 学报(57196)
- 管理(55491)
- 科学(53786)
- 农(53231)
- 财(52651)
- 教育(44582)
- 大学(43615)
- 学学(40740)
- 农业(36985)
- 融(34876)
- 金融(34876)
- 技术(33504)
- 经济研究(29784)
- 财经(28788)
- 业经(28755)
- 经(24704)
- 问题(23386)
- 图书(20342)
- 技术经济(20008)
- 业(18686)
- 理论(18190)
- 科技(17878)
- 统计(17610)
- 商业(17294)
- 资源(17167)
- 贸(17123)
共检索到57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萍 陈斐
文章从市内之社区层面或街道层面、省内之市或县级层面、区域之省际层面或地级市层面、全国之省际层面或地级市层面等四个层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相关概念使用的随意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规范性与低普适性、评价方法与实际应用的弱衔接性、以及研究视角与维度的单一性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后期值得加强研究的一些方向。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实证研究 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晔 安尼瓦尔·阿木提
科技进步是支撑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分别构建了新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五"以来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五"以来,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状况经历了从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过程,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度的演变大致呈"U"型结构。"十五"时期是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由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过渡阶段,2002年以后逐渐处于协调状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久相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对我国近年来关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必然性、定位与内容、路径与模式、现状与问题、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 综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文章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对我国近年来关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必然性、定位与内容、路径与模式、现状与问题、典型案例及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满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机构优化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亲地方、融社会,牢固树立植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转型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连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授、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功能不断扩展,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功能正在不断地完善,已经与社会密不可分,尤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逐渐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丰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区域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高校要认真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探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区域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 服务模式 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林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校视察,对高等教育作出批示指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高等教育体系。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司福亭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否根据区域、行业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需求来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将直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平水 张艳妮 范红丽 张雪莲
大学城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尊重大学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大学城建设的必然要求;内部校际联动、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区域互动发展是大学城建设的应然追求;运行机制创新是大学城发展的根本出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建锋 万书勤 陈兴华
在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是有明显差异的。对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定量评价,不仅可以直观地测度地下水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为水文地质调查宏观部署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地下水资源支撑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10个省份依次是山西、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宁夏、贵州、陕西和辽宁;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低的5个省份是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和上海;从区域来说,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是黄淮海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与银川河套平原区、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及贵州省,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忠俊 姜翔程 刘蕾
文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个指数,选定51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德尔斐法的基础上对各具体指标权重赋值进行了演算。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炎炎
文章以层次分析的方法确立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的宏观框架,进而以合适性、代表性和可测得性原则选取评价指标,以专家意见法和因子分析分别对要素层和指标层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对四川省近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趋势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小清 濮励杰 朱明 韩明芳 吴江月
遗传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其社会经济贡献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低估,对遗传资源经济贡献的忽视造成了资源不断破坏和生态环境的退化。通过对遗传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重新梳理,测算了2011年泰州市遗传资源的直接经济利用价值、研究与开发价值、保护价值,以及由遗传资源利用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各种经济贡献价值。研究表明,2011年泰州市遗传资源总经济价值为226.88亿元,相当于泰州地区生产总值的9.35%;2011年泰州市遗传资源的直接经济利用价值、研究与开发价值、遗传资源保护价值,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价值分别为143.50、14.26、60.13、8.99亿元,而遗传资源第一、二、三产业中四类价值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芮 朱光辉 王国刚
按照区域发展的Logistic理论模型特征,探索性地将区域发展转型过程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4个阶段。选取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度指数,并开展中国省域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4项形态发展不具有同步性,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程度高、发展阶段超前,而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相对落后;2000—2015年我国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度不断提高,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基本形成了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程度高、综合度指数高的高值区,东北地区、渝鄂中西部核心区以及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能源富集区中等发展阶段、综合度指数中等的中值区,其他区域发展阶段低、综合度指数低的低值区的空间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