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1)
- 2023(13093)
- 2022(11442)
- 2021(10656)
- 2020(8804)
- 2019(20253)
- 2018(20180)
- 2017(39124)
- 2016(21155)
- 2015(23914)
- 2014(24134)
- 2013(24024)
- 2012(22299)
- 2011(20347)
- 2010(20604)
- 2009(19106)
- 2008(18544)
- 2007(16423)
- 2006(14831)
- 2005(13468)
- 学科
- 济(107139)
- 经济(107028)
- 管理(61780)
- 业(55129)
- 企(46239)
- 企业(46239)
- 方法(41740)
- 数学(35411)
- 数学方法(34986)
- 地方(25405)
- 中国(24697)
- 农(23589)
- 学(22656)
- 业经(21819)
- 财(21068)
- 制(16668)
- 理论(16594)
- 农业(16094)
- 和(15702)
- 地方经济(15665)
- 环境(15243)
- 贸(14843)
- 贸易(14834)
- 易(14236)
- 融(13737)
- 金融(13735)
- 银(13701)
- 银行(13665)
- 行(13040)
- 划(12701)
- 机构
- 大学(315068)
- 学院(312365)
- 济(132323)
- 经济(129459)
- 管理(123434)
- 研究(108602)
- 理学(106283)
- 理学院(105056)
- 管理学(103310)
- 管理学院(102739)
- 中国(80309)
- 京(67728)
- 科学(66402)
- 财(59078)
- 所(55112)
- 研究所(49824)
- 中心(47823)
- 财经(47091)
- 江(46166)
- 农(45989)
- 业大(43670)
- 北京(43456)
- 范(42595)
- 经(42580)
- 师范(42300)
- 经济学(40299)
- 院(39187)
- 州(37565)
- 经济学院(35848)
- 农业(35486)
- 基金
- 项目(207501)
- 科学(163155)
- 研究(153971)
- 基金(150082)
- 家(129863)
- 国家(128776)
- 科学基金(110344)
- 社会(97430)
- 社会科(92206)
- 社会科学(92181)
- 省(80448)
- 基金项目(79650)
- 自然(70409)
- 教育(69666)
- 自然科(68663)
- 自然科学(68651)
- 划(67564)
- 自然科学基金(67383)
- 编号(62705)
- 资助(61942)
- 成果(51743)
- 重点(46441)
- 部(45670)
- 发(45302)
- 课题(43393)
- 创(42408)
- 国家社会(39707)
- 创新(39522)
- 教育部(39330)
- 科研(39018)
- 期刊
- 济(154732)
- 经济(154732)
- 研究(98936)
- 中国(56959)
- 学报(46683)
- 管理(46646)
- 科学(44386)
- 财(43906)
- 农(41883)
- 大学(35217)
- 教育(34530)
- 学学(33019)
- 农业(28858)
- 技术(27205)
- 融(26921)
- 金融(26921)
- 经济研究(24499)
- 财经(23954)
- 业经(23100)
- 经(20568)
- 问题(20084)
- 技术经济(16858)
- 图书(16566)
- 理论(16157)
- 实践(14472)
- 践(14472)
- 现代(14379)
- 科技(14322)
- 资源(13935)
- 贸(13860)
共检索到469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栋
研究区域经济,首先要明确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即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经济活动的时空有限性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完全充分流动性。从这一逻辑推演,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并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科学性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霞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区域经济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经济地理学是最早介入区域经济研究的学科之一 ,它为研究区域经济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与科学方法。经济地理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参与区域经济研究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晓东
市场经济下,区域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利益主体开始浮现出来,它的经济功能与作用日渐突出,已不同于过去的所谓“块块”,它已经与产业经济一道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成长中的重要学科,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实践中和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许多方面的问题已获得共识或已经解决,但仍在一些方面存有争论,有的还有待于深化。本文仅对区域经济研究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重要问题 认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永添
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后,理论界出现了一股“虚拟经济”的研究热潮。在这股“虚拟”热中,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澄清,势必引起人们观念的混乱。由于国内学者多从《资本论》中了解“虚拟资本”并推衍出“虚拟经济”,为了正本清源,本文主要以《资本论》为根据对当前理论界出现的几个模糊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初始虚拟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润田
正确的实践来源于正确的理论认识,文章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等。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基本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元
一、计划与市场的同一性问题计划与市场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里说的计划与市场是运行机制意义上的)。几十年来,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无数次的讨论,发表了许多意见。人们大都将二者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来考察它们的关系,也就是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纯粹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存在着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实践者的任务似乎就在于如何对二者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朝尊
一、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有的同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贯穿社会发展始终出发,认为径济学家1992年第3期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总需要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进行调整,以此说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按照这种说法,在整个社会主义制度下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章增荣
1991年,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虽然获得了丰收,但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农民虽然解决了温饱,但水平较低,极不稳定,“风调雨顺得温饱,一遇灾害又返贫”的危险依然存在;农村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产业结构虽有调整,但农民致富门路单一,以粮猪为主的结构并未根本改变,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比第一阶段解决温饱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和百倍的努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爱林
区域经济资源分析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规划、开发质量的好坏。为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宏观效益 ,不仅要熟悉和了解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 ,演化趋势及现状 ,而且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整体部署和计划安排 ,保证区域经济整体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持续发展。由此提出区域经济资源现状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源分析 资源政策 社会进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宁宁
中国的几大发展瓶颈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但中国在这种条件下仍然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成就,这就是所谓“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推动力就是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其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的成功,其最大的贡献是解决了中国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学良 周泽林 汤新云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压舱石,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最大短板。长期以来,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县域经济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及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差异性特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从县域经济定位、县域经济功能、县域经济结构、县域经济作用四个方面系统剖析县域经济的理论内核。此外,文章还梳理了我国县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探索和主要经验,并对“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结构转型 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晓亮
本文认为,肯定民营经济主要是肯定其生产方式,而且民营经济突出了以民为本的原则,其民办、民管、民享、民主、民生、民权、民资等无不与民有着密切关系。在现实中,民营经济经常与"剥削"相联系,但不宜再提此观点。对我国来说,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活力源、增长点、就业的主渠道,也是藏富于民的必由之路,其产权关系最清晰、动力机制特别强、与市场结合得最好、分配机制最灵活,这些都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我们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家族企业的研究。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优越性 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国璋
软投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李国璋(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一、软投入要素的概括及含义人们为从事生产活动而人为提供的一切条件统称作投入,即广义投入。其中一类投入具有物质形态,称作硬投入(Hard-input);另一类不具有物质形态,称作软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