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5)
- 2023(10219)
- 2022(8619)
- 2021(7719)
- 2020(6238)
- 2019(13838)
- 2018(13497)
- 2017(25173)
- 2016(13741)
- 2015(15352)
- 2014(15389)
- 2013(15404)
- 2012(15253)
- 2011(14173)
- 2010(14751)
- 2009(13760)
- 2008(13395)
- 2007(12225)
- 2006(11539)
- 2005(11187)
- 学科
- 济(82070)
- 经济(81992)
- 管理(36729)
- 业(30021)
- 地方(28402)
- 中国(24478)
- 企(21664)
- 企业(21664)
- 方法(20374)
- 农(18931)
- 数学(17368)
- 数学方法(17224)
- 业经(16851)
- 地方经济(16835)
- 学(15239)
- 财(14552)
- 制(13670)
- 农业(13348)
- 融(13155)
- 金融(13154)
- 发(12577)
- 银(12572)
- 银行(12563)
- 行(12331)
- 环境(12239)
- 贸(10162)
- 贸易(10148)
- 和(9826)
- 体(9711)
- 易(9588)
- 机构
- 学院(203326)
- 大学(202146)
- 济(94315)
- 经济(92296)
- 研究(81409)
- 管理(70805)
- 中国(63049)
- 理学(57939)
- 理学院(57135)
- 管理学(56353)
- 管理学院(55930)
- 科学(46479)
- 财(45197)
- 京(44599)
- 所(41991)
- 研究所(37105)
- 中心(36536)
- 江(35280)
- 财经(33175)
- 农(30820)
- 州(30462)
- 范(30446)
- 师范(30217)
- 经济学(30183)
- 经(29731)
- 北京(29388)
- 院(29085)
- 省(26786)
- 经济学院(26656)
- 科学院(24207)
- 基金
- 项目(121876)
- 科学(96124)
- 研究(94008)
- 基金(85896)
- 家(73582)
- 国家(72923)
- 科学基金(61682)
- 社会(61494)
- 社会科(58319)
- 社会科学(58307)
- 省(48995)
- 基金项目(44078)
- 教育(41729)
- 划(40523)
- 编号(37886)
- 自然(35347)
- 资助(34938)
- 自然科(34436)
- 自然科学(34428)
- 发(33917)
- 自然科学基金(33773)
- 成果(32860)
- 课题(28635)
- 重点(28292)
- 发展(28190)
- 展(27755)
- 部(26424)
- 国家社会(25613)
- 创(24644)
- 性(23731)
- 期刊
- 济(126297)
- 经济(126297)
- 研究(75827)
- 中国(51430)
- 财(34035)
- 农(30127)
- 管理(29334)
- 学报(27149)
- 科学(26741)
- 教育(26355)
- 融(25898)
- 金融(25898)
- 经济研究(20794)
- 大学(20788)
- 农业(20000)
- 学学(19080)
- 技术(18984)
- 业经(18927)
- 财经(17600)
- 问题(15987)
- 经(15355)
- 贸(11946)
- 技术经济(11589)
- 图书(11476)
- 世界(11440)
- 国际(10662)
- 坛(10577)
- 论坛(10577)
- 经济问题(10281)
- 资源(10077)
共检索到35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继海
一)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1.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并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它们不可能单个地、而只能是整体有利或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一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永 曾菊新
地方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科层组织,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市场、企业三类组织的行为边界和三者在经济活动中功能的排列组合。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其措施为:(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2)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3)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治理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文超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和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厉敏萍 陈剑林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制度竞争 制度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艳丽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缩小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战略意图及大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指导性、预测性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区域投资发展规划,希冀为解决"中国难题"提供思路和样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涛 刘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这成为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举债发展”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与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存在着较大争议。特别是人口流出地区的债务扩张究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另辟蹊径,还是不顾自身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竭泽而渔?笔者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消费、成本三个维度将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区域经济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探讨人口流动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经济发展的运行逻辑、传导机制。再将新口径的城投债基础数据库与手工整理核对的人口流动数据、城市宏观数据相匹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起到显著负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出规模的扩大这一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第二,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GDP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入规模的扩大这一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三,由东中部地区调任至西部地区的官员会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立顺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定了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功能缺陷等原因,还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则是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必要性,及其调控的范围、手段等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薛桥
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主要表现在行为信用、政策信用、绩效信用三大层面。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政府失信与社会低信用均衡,从而导致区域经济所需要的社会信用系统难以建立;影响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促使人们丧失对公共政策的信任;严重影响投资环境。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信力 区域经济 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仪 郑周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区域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区域经济整合的主体及其利益分配,然后建立区域利益补偿博弈模型,分析了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区域利益补偿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我们认为,推进符合"卡尔多改进"的经济整合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地区之间长期的合作。
关键词:
整合 卡尔多改进 利益补偿 地方政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制度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