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1)
2023(6601)
2022(5530)
2021(4735)
2020(3919)
2019(8573)
2018(8191)
2017(15319)
2016(8111)
2015(9105)
2014(9226)
2013(9330)
2012(8987)
2011(8695)
2010(8856)
2009(8127)
2008(7862)
2007(7132)
2006(6580)
2005(6271)
作者
(25864)
(21827)
(21817)
(20955)
(14102)
(10318)
(10117)
(8498)
(8362)
(7768)
(7738)
(7253)
(7245)
(7143)
(6907)
(6848)
(6521)
(6310)
(6220)
(6117)
(5643)
(5376)
(5278)
(5134)
(5083)
(4868)
(4778)
(4596)
(4585)
(4357)
学科
(61479)
经济(61447)
管理(20717)
地方(19194)
方法(16366)
(15731)
数学(14200)
数学方法(14065)
地方经济(13740)
中国(12888)
(12005)
企业(12005)
(11567)
业经(10837)
(9687)
环境(8455)
经济学(7432)
(7312)
金融(7311)
(7213)
(7198)
(7162)
农业(7081)
(6672)
理论(6469)
产业(6358)
资源(6155)
(6067)
银行(6059)
(6014)
机构
学院(130360)
大学(130345)
(64153)
经济(62875)
研究(52772)
管理(45451)
理学(38645)
中国(38404)
理学院(38076)
管理学(37382)
管理学院(37115)
科学(31268)
(27961)
(27718)
(25963)
研究所(25149)
中心(22500)
经济学(21087)
财经(20623)
(19943)
(19557)
(18776)
(18720)
(18612)
经济学院(18605)
师范(18570)
北京(18168)
科学院(16872)
业大(16523)
(15768)
基金
项目(83422)
科学(65771)
研究(61611)
基金(59673)
(52336)
国家(51912)
科学基金(43633)
社会(40829)
社会科(38716)
社会科学(38706)
(32766)
基金项目(30900)
(27692)
教育(27339)
自然(26080)
自然科(25411)
自然科学(25406)
自然科学基金(24918)
资助(24134)
编号(23987)
(20954)
成果(19887)
重点(19641)
(18194)
课题(17685)
国家社会(17423)
发展(17331)
(17095)
(16891)
创新(15929)
期刊
(81356)
经济(81356)
研究(43088)
中国(26284)
学报(19045)
管理(18822)
(18105)
科学(18077)
(17551)
大学(14083)
经济研究(13818)
学学(13335)
教育(12664)
技术(12476)
农业(12187)
(11481)
金融(11481)
财经(10717)
业经(10310)
问题(9926)
(9497)
技术经济(8153)
统计(7869)
(7319)
世界(7192)
资源(6914)
(6900)
国际(6574)
经济问题(6435)
决策(6286)
共检索到207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益  
在进行宏观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从定量角度对区域经济的运行状态加以描述。按照现行的统计,国民经济指标体系中包括人口、自然资源、生产、流通、劳动、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成本和价格、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明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东明  曹静  
本文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建立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标对全国 31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与环境保障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阐述了在高速增长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兴红  范秀荣  
城市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其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涉及的指标众多。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一种评价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个生产或非生产部门(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评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将DEA理论运用于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系统的分析,利用产出导向的BCC模型衡量可变规模报酬下各区县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发展效率的建议。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有效性整体较差,仅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双桥区、潼南县、璧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伟  
经济发展质量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经济在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分享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劣程度。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本文构建了由28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2011年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数据,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实证分析表明:城乡人均收入比、每万人专利授权数、城镇化水平、R&D投入占GDP比例、人均GDP、劳动产出率、能源利用率、人均科技投入、居民年底储蓄余额、人均"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是影响分类结果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最高的6个地区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和江苏;各省(市、区)在经济发展质量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艳红  张艳钊  于翠华  
文章选取了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24个评价指标的2011年度数据,利用国际化水平统计模型对两省的国际化水平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最终得出两省国际化相对分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两省国际化差距较小,其中,黑龙江省在贸易国际化、投资国际化、技术创新国际化上分值均略高于吉林省,吉林省在科技论文量等指标上高于黑龙江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涛  陈雪梅  
文章将我国划分为13个区域经济体,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R模型、BCC模型和SE模型对这13个区域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对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提出了非DEA有效单元如何进行调整以达到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梅荣,卫振林,申金升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众多新的学科,它们在对自然界进行更为深刻的刻划和描述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分形论即为其中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健  王尧  王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评价资源环境问题是否有效缓解的标准。文章结合MFA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全面分析2007—2016年京津冀资源环境问题的动态发展,进而引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深入研究其脱钩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关键路径,为京津冀有的放矢地制定环境治理政策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节能减排领域均逐步达到强脱钩状态,且产业转移升级对河北省脱钩有明显促进作用。为促进京津冀进一步实现强脱钩,北京需关注化石能源的减量化,津冀需关注建筑矿物的减量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排是京津冀共同面临的困境;此外,技术效应对实现脱钩的影响度日益加大,京津冀需要加大技术共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潘文砚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提高、由北部向南部逐渐提高、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其利用情况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景来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重点,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内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观点,包括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及其特征;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设定;以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对策及思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建新  谭培洪  
在分析当前区域经济评价体系弊端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的研究成果,设计一套区域经济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中各指标权重,并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为实例,得出珠三角经济综合评价并提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来逢波  
文章从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切入点,探讨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完善及动态变化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途径与策略。文章认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应通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集约化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治理模式等措施全力优化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钦钦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占有资源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总和。本文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31个省(区、市)经济数据出发,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探讨各区域经济发展,从中探究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更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晶  胡昊  郑虹  徐文彬  
将地铁设备划分为系统、子系统和子子系统三个层次,对各层次系统进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分析,针对需要状态修的机械设备分别确定其状态值和权重,并提出了基于RCM的地铁设备变权综合状态值的评价方法。上海地铁某线路制动系统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为RCM的实施提供了可行途径,为地铁设备的维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