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7)
- 2023(13435)
- 2022(10971)
- 2021(9620)
- 2020(8200)
- 2019(18002)
- 2018(17568)
- 2017(33963)
- 2016(18072)
- 2015(20001)
- 2014(19709)
- 2013(20014)
- 2012(18765)
- 2011(16820)
- 2010(17203)
- 2009(16348)
- 2008(16292)
- 2007(14814)
- 2006(13570)
- 2005(12699)
- 学科
- 济(110793)
- 经济(110693)
- 业(81608)
- 企(74781)
- 企业(74781)
- 管理(67180)
- 方法(38697)
- 业经(32956)
- 数学(29843)
- 数学方法(29674)
- 农(27205)
- 财(26332)
- 地方(25139)
- 中国(22631)
- 农业(20420)
- 技术(19241)
- 务(18818)
- 财务(18810)
- 财务管理(18793)
- 企业财务(17807)
- 学(17614)
- 制(17024)
- 和(16743)
- 策(16000)
- 地方经济(15925)
- 划(15869)
- 理论(15335)
- 产业(15185)
- 体(14799)
- 环境(13951)
- 机构
- 学院(279266)
- 大学(272790)
- 济(132834)
- 经济(130702)
- 管理(108462)
- 研究(97308)
- 理学(92779)
- 理学院(91822)
- 管理学(90628)
- 管理学院(90122)
- 中国(75288)
- 财(57681)
- 科学(57433)
- 京(57077)
- 所(49953)
- 农(47495)
- 财经(45724)
- 研究所(44998)
- 江(43987)
- 中心(42536)
- 经济学(42115)
- 经(41357)
- 业大(39195)
- 经济学院(37724)
- 农业(37412)
- 北京(35816)
- 院(34963)
- 州(33791)
- 财经大学(33439)
- 范(31766)
- 基金
- 项目(179146)
- 科学(143801)
- 基金(132275)
- 研究(129774)
- 家(115282)
- 国家(114277)
- 科学基金(99298)
- 社会(87435)
- 社会科(83102)
- 社会科学(83080)
- 省(71427)
- 基金项目(69309)
- 自然(62699)
- 自然科(61274)
- 自然科学(61254)
- 自然科学基金(60221)
- 划(58088)
- 教育(56339)
- 资助(53567)
- 编号(49330)
- 发(41941)
- 重点(40653)
- 创(40562)
- 业(39281)
- 部(39046)
- 成果(38133)
- 创新(37205)
- 国家社会(37109)
- 发展(34590)
- 课题(34427)
- 期刊
- 济(159151)
- 经济(159151)
- 研究(85214)
- 中国(53977)
- 管理(48279)
- 财(47173)
- 农(44257)
- 科学(40380)
- 学报(40056)
- 大学(30986)
- 农业(30540)
- 学学(30082)
- 技术(26356)
- 经济研究(26260)
- 业经(25632)
- 融(25171)
- 金融(25171)
- 财经(24638)
- 经(21685)
- 问题(20202)
- 教育(18770)
- 技术经济(18706)
- 业(18431)
- 世界(15710)
- 贸(14895)
- 现代(14630)
- 商业(14480)
- 统计(14183)
- 经济管理(13989)
- 策(13516)
共检索到430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启明 白丽健 彭惠 宋阳
本文从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的微观角度系统探讨了区域经济变动和区域间经济同步化的动力。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移和特定产业内企业的迁移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生波动、区域之间经济同步化的主要推动力。区域经济水平、区域空间容量、产业和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区域间竞争性政策等因素影响了产业转移和企业迁移的可能性和形式。而产业转移路径、企业迁移模式的差异对区域间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良性的企业迁移在带来资源要素大规模流动的同时,会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空间分布上的产业集聚区,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区域平衡政策引导企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企业迁移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思文 祁继鹏
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是企业,那么决定企业迁移的临界条件是什么?企业迁移对企业绩效有什么样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迁移的因素、形成机理和政策方面的已有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企业迁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但从文献数量和内容上看,都存在企业迁移理论研究落后于企业迁移活动实践,而且对企业迁移的经济绩效研究不足,尤其是在国内企业迁移的实证分析方面研究不足。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微观基础 企业迁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秀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其最优选择是实行信贷配给,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进而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在投资乘数加速效应的相互作用下,其结果是加剧宏观经济的衰退。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信贷配给放松,在乘数加速效应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不断高涨。可见,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商业银行呈现关系型信贷配给的特征,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较小,有强化或削弱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配给,上市公司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上升,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下降,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股权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呈现与上述相反的过程,会导致宏观经济持续过度繁荣。因此,股权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的现实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宏观上看,政府进行股权配给。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股权配给具有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雷小钧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发生了很大调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均等性转移支付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中央政府的均等性转移支付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财力均等化;另一方面,均等性转移支付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升了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笔者认为,无论是出于政绩考虑,还是出于改善辖区内居民的社会福利考虑,地方政府有激励维持辖区内的宏观经济稳定。均等性转移支付放松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使地方政府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能力增强,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本文根据中国31个省份1995—2012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均等性转移支付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均等性...
关键词:
均等性转移支付 宏观经济波动 地方财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张健
大规模企业迁移会引发产业转移,企业迁移方式和迁移效果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以珠三角企业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珠三角企业迁移规模与迁移方式,探讨珠三角企业迁移效果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少甫 舒鹏
将异质性土地要素纳入到包含城乡二元结构的DSGE模型框架中,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刻画和阐释了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结构调整对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城乡经济波动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以工业用地为主的非普通商品房居住模式是推动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助力,并且能够同时带来乡村地区产出水平的提升;城镇地区的供地指标向工业用途倾斜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向流入;针对乡区居民采取降低迁移成本与增加购房补贴的举措均能有效缓解住宅用地供给的收紧对人口城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采用逆房价周期的土地供给结构调整方式能够部分抵消土地供应减少给总产出以及乡区人口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俊 王婉婉
从微观企业投资的视角,研究宏观经济受到冲击时国有股权的作用。研究发现,受到经济波动冲击时,上市公司资本投资规模下降;组间系数差异检验发现,宏观经济波动冲击对国有股权组的影响显著小于无国有股权组;将国有股权样本按国有股权比例分组后发现,只有在比例较低组投资规模显著下降,而在比例较高的两组不显著,说明国有股权能够稳定企业资本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权通过担保和政府补助获得经济波动期间的投资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阳
人口迁移是否能够加速经济收敛,主要是由迁移人口对工资率的敏感程度决定的;对工资率越敏感,则意味着由人口迁移作用的收敛速度就越快。文章考察了我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同时验证了人口迁移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冲 李春风 李玉双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期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冲击表现出弱逆周期性,从长期来看,经济波动的"坏日子"正好是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的"好日子",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高级化冲击则呈强顺周期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短期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平辉 王美今
在我国经济波动中,投资的波动一直是主要构成因素。1991年以来的新的周期与以往其他周期的不同点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运行。本文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对最近这个周期(1991-1997)中,各省区和三大地带经济波动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并阐述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从区域优惠调整到产业优惠的若干思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生高国力劳动力迁移作为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勇 蒲勇健 潘林伟
针对杨雪莱(2006)提出的非系统风险转移观点,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92-2011年上证A股市场958只股票形成的系统波动、非系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及三者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双向影响关系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然而,宏观经济波动对已成为股市波动主要成分的非系统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而且,股市系统波动与非系统波动互为Granger原因,并且在短期内可能通过宏观经济波动实现相互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