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0)
2023(10907)
2022(9011)
2021(8096)
2020(6558)
2019(14367)
2018(13726)
2017(26191)
2016(13895)
2015(15054)
2014(14667)
2013(14357)
2012(13612)
2011(12606)
2010(13117)
2009(12175)
2008(11827)
2007(10831)
2006(9971)
2005(9013)
作者
(39851)
(33479)
(33348)
(31735)
(21452)
(15851)
(14944)
(12812)
(12627)
(11837)
(11567)
(11113)
(11045)
(10777)
(10503)
(10442)
(9905)
(9672)
(9612)
(9324)
(8548)
(8105)
(7968)
(7825)
(7648)
(7526)
(7242)
(7041)
(6622)
(6599)
学科
(78330)
经济(78283)
管理(42828)
(37440)
(30447)
企业(30447)
地方(22677)
方法(22140)
数学(19475)
数学方法(19246)
中国(19154)
(16688)
(15257)
业经(15136)
地方经济(14890)
技术(13802)
(13408)
(12219)
环境(11846)
农业(11292)
(10845)
金融(10843)
(10766)
(10747)
银行(10738)
(10493)
(10294)
贸易(10285)
技术管理(9858)
(9813)
机构
学院(203418)
大学(200692)
(96696)
经济(94739)
研究(76824)
管理(75811)
理学(64202)
理学院(63374)
管理学(62395)
管理学院(61976)
中国(58314)
科学(44409)
(43020)
(41673)
(38201)
研究所(34409)
中心(34238)
财经(33207)
(32532)
经济学(30831)
(29979)
(28414)
(28354)
师范(28247)
(27485)
经济学院(27322)
北京(26413)
(25468)
业大(24386)
财经大学(24172)
基金
项目(131411)
科学(106442)
研究(98311)
基金(96471)
(83644)
国家(83009)
科学基金(71897)
社会(65937)
社会科(62732)
社会科学(62719)
(51350)
基金项目(50400)
自然(44104)
教育(43358)
自然科(43080)
(43079)
自然科学(43070)
自然科学基金(42272)
编号(38310)
资助(37902)
(31362)
成果(31229)
重点(30311)
(29352)
(28561)
国家社会(27992)
创新(27796)
课题(27784)
发展(26092)
(25703)
期刊
(118030)
经济(118030)
研究(69181)
中国(40650)
管理(30852)
(30681)
科学(27022)
学报(24826)
(24766)
(21953)
金融(21953)
经济研究(20228)
教育(19794)
大学(19332)
学学(18363)
技术(18293)
业经(17095)
财经(17021)
农业(16638)
(14884)
问题(14531)
技术经济(12319)
(11506)
统计(10433)
(10300)
资源(10213)
国际(10176)
现代(10064)
世界(9937)
科技(9851)
共检索到32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宏观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分析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动力,发现经济基本面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区域经济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速空间分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增长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等重大变化,区域政策作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需要顺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积极进行重构。首先阐释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区域政策重构的取向,以期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重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宏观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分析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动力,发现经济基本面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区域经济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速空间分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增长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等重大变化,区域政策作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需要顺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积极进行重构。首先阐释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区域政策重构的取向,以期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用了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士双  曾菊新  
一、地方政府的实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认为,“地方政府一般来说是一种公共组织,它有权决定和管理一个较小地域内的有限公共事务,这一地域是某个区域性政府或全国性政府的分治区。地方政府在政府机构体系中位于底层,全国政府位于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卜毅然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上差距都在日益扩大,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必须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性思考,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与否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长革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并且未来一个时期将进入位于7%左右较以往略低的水平。这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决定的,即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条件的约束,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财政部门要主动适应这一"新常态",正确判断形势,通过改革和科学的政策干预,引导经济运行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新常态"下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经济决定财政,经济"新常态"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申兵  党丽娟  
区域分化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南北分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动能的转换,区域分化的态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为此,区域发展政策应予以相应调整和完善,按照长短结合、因地施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江涛  
我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过渡,海洋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难得的战略机遇,并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海洋经济向中高速转换;海洋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起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深度调整并缓慢复苏;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成为海洋油气发展新空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领域。为此,海洋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保持海洋经济稳步增长;加强政府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转变海洋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促进海洋资源供需匹配;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海洋产业走出去的步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腾云  徐勇  张同升  
在对近20多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讨论的基础上,以1978~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探讨了1978~2000年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1)1978~2000年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对区域经济集聚起促进作用;(2)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变化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变化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再次是第一产业,这说明在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第一产业发展是比较均衡的,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是不均衡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跃  卜曲  彭春香  
本文以2007-2011年间我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检验,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体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的区域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丰龙  王美昌  徐康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本文使用校准后的城市卫星灯光数据,从空间收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的估计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基于空间溢出的学习效应、分享效应、竞争效应等是不同城市实现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群收敛并不是中国俱乐部收敛的普遍现象,俱乐部收敛仅出现在相对富裕的城市群内。但高铁开通后,大多城市群的表现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出收敛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估了中国城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对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高铁在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蒲英霞  马荣华  黄杏元  葛莹  
本文以江苏省77个县(市、区)1978、1990和2003年的人均GDP数据为基础,基于LocalMoran'sIi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特征,较发达俱乐部成员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并向苏中方向延伸;欠发达俱乐部成员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研究期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造成江苏省县域经济“俱乐部趋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发展策略的空间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市场发育程度的空间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