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1)
- 2023(14645)
- 2022(12645)
- 2021(11697)
- 2020(9520)
- 2019(21814)
- 2018(21777)
- 2017(41747)
- 2016(22517)
- 2015(25166)
- 2014(25314)
- 2013(25435)
- 2012(23607)
- 2011(21779)
- 2010(21933)
- 2009(20150)
- 2008(19446)
- 2007(17061)
- 2006(15325)
- 2005(13954)
- 学科
- 济(112876)
- 经济(112776)
- 管理(61134)
- 业(57155)
- 企(45824)
- 企业(45824)
- 方法(42025)
- 数学(36085)
- 数学方法(35725)
- 中国(30124)
- 地方(29061)
- 农(26095)
- 业经(23710)
- 学(22843)
- 财(20447)
- 农业(18128)
- 制(17144)
- 地方经济(17026)
- 贸(16997)
- 贸易(16985)
- 环境(16761)
- 易(16308)
- 和(16187)
- 融(16180)
- 金融(16178)
- 理论(15977)
- 银(15823)
- 银行(15787)
- 行(15242)
- 发(14684)
- 机构
- 大学(328432)
- 学院(326506)
- 济(139283)
- 经济(136328)
- 管理(127613)
- 研究(118301)
- 理学(109602)
- 理学院(108302)
- 管理学(106544)
- 管理学院(105948)
- 中国(87286)
- 京(71588)
- 科学(71494)
- 财(60709)
- 所(59904)
- 研究所(54296)
- 中心(51680)
- 农(49429)
- 财经(48295)
- 江(48037)
- 北京(46211)
- 业大(45681)
- 范(45650)
- 师范(45307)
- 经(43732)
- 院(43022)
- 经济学(42134)
- 州(38990)
- 农业(38240)
- 经济学院(37559)
- 基金
- 项目(217899)
- 科学(171554)
- 研究(162255)
- 基金(156904)
- 家(135792)
- 国家(134637)
- 科学基金(115302)
- 社会(102713)
- 社会科(97306)
- 社会科学(97280)
- 省(84922)
- 基金项目(83233)
- 教育(73509)
- 自然(73024)
- 划(71376)
- 自然科(71249)
- 自然科学(71236)
- 自然科学基金(69916)
- 编号(66409)
- 资助(64432)
- 成果(54279)
- 发(50357)
- 重点(49073)
- 部(47900)
- 课题(46345)
- 创(44568)
- 国家社会(41923)
- 创新(41587)
- 发展(41178)
- 教育部(41096)
- 期刊
- 济(163796)
- 经济(163796)
- 研究(104567)
- 中国(64458)
- 管理(48503)
- 学报(48064)
- 科学(46276)
- 农(45353)
- 财(43064)
- 教育(38605)
- 大学(36461)
- 学学(33978)
- 农业(31911)
- 融(29815)
- 金融(29815)
- 技术(29513)
- 经济研究(26677)
- 业经(25605)
- 财经(23671)
- 问题(20653)
- 经(20331)
- 图书(17963)
- 技术经济(17532)
- 理论(16056)
- 业(15775)
- 现代(15304)
- 科技(15247)
- 商业(15238)
- 资源(15166)
- 贸(14869)
共检索到49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冬林 张伟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有关文献涌现,研究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展,所采用的方法也日益多元化。文章从选取指标、时空尺度、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原因探讨、扩展方向等几方面综述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文献,以期展现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脉络,探讨未来研究的扩展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扩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智斌 曾先峰
高经济增长环境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象始终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八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学者解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文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探讨。文献分析的启示是,后续研究应该对众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还应该从微观主体以及中观产业的视角,探究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本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爱芝 杨开忠 李国平
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详细综述和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成因以及解决措施和政策后认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但是在制度和历史文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上的定量化分析和研究还相当匮乏;提出要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和缘由进行分解,或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变化趋势 成因 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安国 张越 张英奎
本文对最近十多年来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理论进展进行综述。结合对新经济地理学标准版本与扩展版本进行的比较研究,探讨以新经济地理学扩展版本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并就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胜强 周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并作出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距 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桂霞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缩小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合理控制并稳定房价。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和造成房价不断走高的长期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相关模型,说明基于区域差异构建的变量因素对我国东、中、西部的房价存在差异性,劳动参与率与中部房价关系显著,投资与西部房价关系显著,工业化与东西部房价关系显著,对外依存与东中部房价关系显著,城市化对西部房价关系显著。认为未来我国在发展房地产时,需要推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等才能持续稳定房价。
关键词:
区域经济因素差异 房价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国亮
国外对政治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第三世界国家遭遇的传统政治风险。冷战结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也频频遭遇政治风险。政治风险的来源除东道国外,还包括母国、母公司和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等。政治风险评估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政治风险指数。政治风险管理应突出母国的重要地位,建立包括企业和政府防范机制在内的政治风险防范体系。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母国政府还应从战略高度对包括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利益在内的海外利益予以全方位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
对外投资合作 政治风险 海外利益保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喜强 谢如鹤 张仁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红 叶耀明
经济学家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的关系,往往试图借鉴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区域间的金融资源流动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已成为金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易形成金融集聚或金融中心,经济学家往往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研究该问题,得出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和机制等,最近国内也有研究者从金融资源的角度探讨金融集聚,提供了较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综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彤 罗浩
在介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和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性研究作了一个全面回顾之后,总结出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性的三个“典型化事实”,即阶段性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及条件趋同。进而,从促使区域经济条件趋同的因素中,可以引申出一些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趋同 典型化事实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尚玉钒 李海云 赵新宇
经济薪酬是组织中最常用的激励手段。然而在实际管理中,经济薪酬的运用并非总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今,随着员工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需要站在员工的角度,重新思考经济薪酬带给个体的意义。梳理现有经济薪酬意义的研究,首先介绍经济薪酬意义的界定;进而讨论经济薪酬意义的内涵、测量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最后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薪酬意义 薪酬激励 薪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雪峰 乔晓丽
自"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规划出炉,我国进入高铁经济时代。作为具有时空压缩效应的新型交通工具,高铁不仅丰富了国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还能促进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升级,加速生产要素和信息流动,影响微观企业行为,从而对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总结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并对每一方面下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