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7)
2023(6395)
2022(5398)
2021(4622)
2020(3733)
2019(7987)
2018(7696)
2017(14601)
2016(7610)
2015(8467)
2014(8587)
2013(8789)
2012(8516)
2011(8190)
2010(8402)
2009(7804)
2008(7487)
2007(6793)
2006(6261)
2005(5875)
作者
(24189)
(20308)
(20205)
(19456)
(13047)
(9605)
(9319)
(7963)
(7743)
(7179)
(7176)
(6822)
(6602)
(6554)
(6412)
(6376)
(6032)
(5968)
(5743)
(5535)
(5166)
(4919)
(4862)
(4764)
(4698)
(4602)
(4379)
(4150)
(4125)
(3931)
学科
(61772)
经济(61736)
管理(20907)
方法(18703)
地方(18034)
数学(16232)
数学方法(15996)
(15316)
地方经济(13480)
(12215)
(12202)
企业(12202)
中国(11742)
业经(9690)
(8264)
环境(8243)
经济学(7561)
(7063)
(7020)
金融(7019)
(6945)
(6564)
理论(6320)
(6258)
农业(6210)
资源(5905)
产业(5856)
(5640)
(5499)
银行(5493)
机构
大学(127114)
学院(125486)
(63661)
经济(62517)
研究(49034)
管理(45235)
理学(38802)
理学院(38247)
管理学(37499)
管理学院(37252)
中国(36116)
科学(28593)
(26850)
(25840)
(25196)
研究所(22766)
经济学(21371)
中心(20889)
财经(20860)
(18827)
经济学院(18790)
(18725)
(17498)
(17457)
师范(17394)
北京(17265)
(16069)
科学院(15420)
财经大学(15275)
业大(15009)
基金
项目(79017)
科学(63463)
基金(59008)
研究(56844)
(51280)
国家(50948)
科学基金(43815)
社会(39315)
社会科(37425)
社会科学(37414)
基金项目(30308)
(29513)
自然(26897)
自然科(26247)
自然科学(26242)
自然科学基金(25743)
(25064)
教育(24972)
资助(24494)
编号(21278)
(18904)
重点(18291)
(17741)
成果(17304)
国家社会(17163)
发展(15708)
(15513)
(15459)
教育部(15331)
人文(15043)
期刊
(78481)
经济(78481)
研究(43180)
中国(22707)
管理(19377)
(18441)
学报(17469)
科学(17265)
(13907)
经济研究(13807)
大学(13317)
学学(12674)
技术(11467)
财经(11184)
(10230)
金融(10230)
(9943)
统计(9664)
教育(9663)
农业(9547)
问题(9535)
业经(9225)
技术经济(8631)
(8177)
决策(7615)
(6906)
资源(6636)
世界(6620)
经济问题(6179)
国际(6076)
共检索到19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芮  赵丽  杨洪焦  
区域经济差异在近二十年来受到十分广泛的关注,测量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指标。那么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数是研究的关键。文章主要目的是介绍区域经济差异测量的各种方法,包括测量指标的公式、内涵,指标所包括的社会福利涵义以及其适用范围,并对各种指标进行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凡,万希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评述智力资本的测量,内部测量是用来管理、指导和增加公司的智力资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杠杆作用;外部测量包括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比率法、托宾Q法和基于实物期权等方法试图提升公司的价值,最后提出智力资本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方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红国  刘国华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是现今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本文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部分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重要研究文献,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作了介绍和评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先锋  董进才  何志哲  
本文把服务产品与实体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服务产品的特性,并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服务质量的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服务的特性造成了很大的测量困难。本文重点介绍了几个常用的测量模型:SERVQUAL模型、SERVPERF模型、EP感知质量模型和NQ质量模型、概率模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晓辉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面临越来越多的扰动和危机,驱使经济学者去思考区域经济的适应和复苏弹性问题,去探索危机时期区域经济预防、调适和转型的演化路径和治理对策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弹性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分别从演化经济地理学、复杂适应系统和政策管理三个视角对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贡献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建英  毕洁颖  
贫困的精准测量和贫困对象的精准瞄准是一切反贫困政策实施和政策效应评估工作的基础。在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文章评述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国际贫困线及其变动,并对文献中广为采用的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及其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这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包括静态即时的收入/支出贫困标准、动态收入/支出贫困状态转变、资产贫困标准、动态资产贫困临界值和多维贫困测量标准。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存在研究对象不精准、研究数据较陈旧、贫困标准低的问题,难以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和动态变化过程。在后续研究中,相对贫困标准的确立、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生计策略对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作用机制的探析,对明确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丹  许培源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吸引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区位效应主要沿着三个研究方向进行:(1)基于国际贸易视角,以Viner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研究直接投资区位的静态效应。(2)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投资动机、反应策略和投资区位的影响;或者采用一般均衡方法事前模拟和预测投资区位效应的程度和方向。(3)以新经济地理学资本流动模型为基础,从微观机制阐释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的投资生产区位空间集聚演化与分布。三个学科方向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在未来,采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量化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投资区位的影响程度,以及应用新经济地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丰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通过对既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近几年国际贸易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它始于关税同盟理论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已从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扩展到不完全竞争模型。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作一展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姚永军  张相文  程倩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大量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研究发展至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利用引力模型对实践进行"事后"分析与检验,另一方面则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事前"模拟与预测。本文在对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和评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萍  陈斐  
文章从市内之社区层面或街道层面、省内之市或县级层面、区域之省际层面或地级市层面、全国之省际层面或地级市层面等四个层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相关概念使用的随意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规范性与低普适性、评价方法与实际应用的弱衔接性、以及研究视角与维度的单一性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后期值得加强研究的一些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夏添  孙久文  林文贵  
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已趋于网络化、多极化特征,但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始终带有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烙印,这与我国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的交叉重叠有关系。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行政区经济"概念出发,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出现该现象的理论原因。同时,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探讨了学科的三大争论,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并举的,实践中的制度障碍、空间失衡和政策失灵都需要区域经济理论的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佩芸  邢俊  
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进行述评,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转变,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从建立有效补偿机制、加快外来资本的培植、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角度,给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凡勇  
作者分别从"资源诅咒"的存在性、传导机制以及破解对策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有关中国资源富集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理论分析的欠缺以及实证研究模型设定误差与数据样本来源的单一化,不能较好的认识并解决对国内资源富集区域的经济增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案例与理论分析,促进国外研究成果的中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