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9)
2023(9731)
2022(8240)
2021(7229)
2020(6249)
2019(14380)
2018(13896)
2017(27302)
2016(14828)
2015(16824)
2014(17092)
2013(17314)
2012(16507)
2011(15225)
2010(15502)
2009(14698)
2008(14382)
2007(13328)
2006(11810)
2005(10767)
作者
(45938)
(38816)
(38607)
(36952)
(24547)
(18503)
(17770)
(15109)
(14413)
(13621)
(13405)
(12845)
(12396)
(12333)
(12104)
(12103)
(11564)
(11401)
(11206)
(11070)
(9634)
(9630)
(9385)
(8854)
(8837)
(8721)
(8390)
(8367)
(7754)
(7636)
学科
(89196)
经济(89139)
管理(38633)
(35841)
方法(33734)
数学(30201)
数学方法(29963)
(26950)
企业(26950)
地方(22499)
(19157)
中国(19009)
(17129)
(15522)
业经(15389)
地方经济(14927)
农业(13309)
(13031)
贸易(13026)
(12509)
(12313)
环境(11763)
(11356)
(10999)
金融(10997)
(10387)
银行(10360)
(9896)
(9290)
理论(9209)
机构
大学(228574)
学院(228391)
(107727)
经济(105640)
研究(84867)
管理(83721)
理学(71460)
理学院(70552)
管理学(69372)
管理学院(68926)
中国(63314)
科学(51057)
(48322)
(45740)
(44509)
研究所(40356)
(39384)
中心(37991)
财经(36475)
(35330)
经济学(34821)
业大(32917)
(32848)
经济学院(31217)
农业(30967)
北京(30641)
(29926)
(29820)
师范(29570)
(27419)
基金
项目(146001)
科学(114645)
基金(105887)
研究(105513)
(92496)
国家(91807)
科学基金(77543)
社会(68587)
社会科(65059)
社会科学(65039)
(56894)
基金项目(55726)
自然(48467)
(47902)
自然科(47281)
自然科学(47267)
教育(47262)
自然科学基金(46406)
资助(43543)
编号(41911)
成果(34462)
(34213)
重点(33705)
(32535)
(29613)
课题(29340)
国家社会(28937)
科研(27950)
创新(27927)
发展(27850)
期刊
(124651)
经济(124651)
研究(70426)
中国(42183)
(35342)
学报(35254)
(35244)
科学(32486)
管理(29791)
大学(26010)
学学(24761)
农业(23492)
经济研究(21228)
(20592)
金融(20592)
技术(20062)
财经(18884)
教育(18346)
业经(17702)
(16470)
问题(16444)
技术经济(13918)
统计(13879)
(13156)
(12649)
(12135)
世界(11661)
国际(11431)
商业(11321)
决策(11247)
共检索到348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飞  吴妙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采用灰色系统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利用改进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长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消费水平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人口增长、劳动力投入的贡献最弱。通过建立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湖南省2013-2015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和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的目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卫东  罗怀芳  
本文运用环境约束下的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了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及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TFP变化的技术和规模特征,进而寻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纯技术进步指数与TFP的变化方向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技术进步是提升TFP最有效的途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地区在考虑环境因素后TFP不降反升。环境、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TFP增长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卫东  罗怀芳  
本文运用环境约束下的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了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及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TFP变化的技术和规模特征,进而寻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纯技术进步指数与TFP的变化方向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技术进步是提升TFP最有效的途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地区在考虑环境因素后TFP不降反升。环境、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是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乐勤  李荣富  陈素平  祝亚雯  许信旺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能揭示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1995年-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4420.58万t增加到2009年的10919.11万t,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平均增幅为10.48%,碳排放强度由1995年的2.44t/万元降至2009年的1.09t/万元,呈持续下降态势,平均年降幅9.69%,煤炭类碳排放量占绝对优势,年平均为93.77%。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GDP能耗等驱动因子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娟  李毅  苑小娟  陈荆松  
本文构建了黄金水道区位因素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贡献度测度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33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结果发现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水路优势仍待挖掘。近几年来,临江区位因素优势对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有逐步加强的态势,而且在核心城市武汉、上海、合肥、重庆的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文斌  邝嫦娥  
文章运用1990~2008年中国各省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13个具体指标,并通过主因子分析法,从中提取了4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最主要因子是资本流动。文章最后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石春华  
地区间经济差距是中国整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政策倾向、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深度、要素市场扭曲等因素是形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颇受关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拉大。为了统计需要,本文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个地区。东部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雨,刘志彪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ectively establishing the target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drawing up reaso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easures, and promoting good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 of main factors affec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earch goal and different factor,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eries of econometrics models including macroeconomic system model,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time series model,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se models. Combining the statistics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trend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y from 2001 to 2005.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志伟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怡  李晓明  
[目的]研究"二调"前后近2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为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节约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1996—2016年耕地数量的原始统计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选用ARIMA模型,基于两次全国土地调查时间段耕地数量数据进行相互预测和反推,即利用1996—2008年耕地数量数据预测2009年耕地数量,利用2009—2016年数据反推2008年耕地数量,从而实现数据的校正和比值归一化的目的,进一步研究近20年内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遴选出其驱动因子。[结果]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内我国耕地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2004年之前递减速度较快,之后递减速度趋缓。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值增加值占比、年末总人口数,以及城镇人口数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0.918,-0.896。[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推论,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对耕地数量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学星  朱云鹃  于阳  
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需主导型特征及发展趋势,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和投资,而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提出政府应大力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构建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进出口,以确保安徽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鹰  
本文利用浙江省11个地市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出发,对浙江各市及浙东北和浙西南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各个区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文成  
以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作为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应粒度多边形的主要属性,建立空间时态数据库.通过定义的相对发展度函数进行指标规范化后,经标准化并虚拟优、劣样品,利用因子分析将之变换为因子得分。在此基础,提出加权闵可夫斯基距离法三维评价模型,引入方差、聚集度等测度不平衡程度,通过序列快照模型等表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格局的动态,根据公因子方差、序相关分析等进行因素诊断与调控。方法应用于福建南平市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中,实证表明方法方便、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娥  康艳芳  王立  
文章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2008年的14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同时对现阶段河南省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近况做了比较,并给出了综合评价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