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1)
- 2023(10062)
- 2022(8319)
- 2021(7437)
- 2020(6057)
- 2019(13425)
- 2018(12883)
- 2017(25938)
- 2016(13292)
- 2015(14179)
- 2014(13964)
- 2013(13659)
- 2012(12676)
- 2011(11409)
- 2010(11366)
- 2009(10579)
- 2008(10160)
- 2007(8954)
- 2006(8040)
- 2005(7420)
- 学科
- 济(78270)
- 经济(78216)
- 管理(38118)
- 业(34375)
- 企(27057)
- 企业(27057)
- 方法(25177)
- 数学(22214)
- 数学方法(22062)
- 地方(20090)
- 中国(18033)
- 业经(15439)
- 财(15038)
- 农(15032)
- 学(14138)
- 地方经济(14072)
- 融(12018)
- 金融(12017)
- 农业(11189)
- 制(11006)
- 银(10930)
- 银行(10918)
- 行(10548)
- 贸(10207)
- 贸易(10202)
- 环境(9950)
- 易(9849)
- 务(9356)
- 财务(9349)
- 财务管理(9337)
- 机构
- 学院(190672)
- 大学(189553)
- 济(92343)
- 经济(90782)
- 管理(70271)
- 研究(69126)
- 理学(60746)
- 理学院(60011)
- 管理学(59127)
- 管理学院(58757)
- 中国(52136)
- 财(41172)
- 科学(39629)
- 京(38322)
- 所(34377)
- 财经(33276)
- 研究所(31229)
- 经济学(31171)
- 中心(30610)
- 经(30322)
- 经济学院(27857)
- 农(27565)
- 江(27550)
- 财经大学(24948)
- 院(24842)
- 范(24321)
- 业大(24220)
- 师范(24107)
- 北京(23724)
- 州(21922)
- 基金
- 项目(127534)
- 科学(102556)
- 基金(95563)
- 研究(93077)
- 家(83459)
- 国家(82818)
- 科学基金(71505)
- 社会(64428)
- 社会科(61234)
- 社会科学(61222)
- 基金项目(50157)
- 省(48642)
- 自然(43828)
- 自然科(42817)
- 自然科学(42807)
- 自然科学基金(42075)
- 教育(41199)
- 划(40866)
- 资助(37897)
- 编号(34738)
- 发(29544)
- 重点(29237)
- 部(28591)
- 国家社会(28372)
- 成果(27848)
- 创(26882)
- 创新(25189)
- 性(25065)
- 教育部(25029)
- 人文(24769)
共检索到285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宇飞
文章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按互联网资源将我国各省市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地区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的原因,要重视男性人力资本的精英人才培养,加快女性基础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应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升级,进而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宇飞
文章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按互联网资源将我国各省市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地区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的原因,要重视男性人力资本的精英人才培养,加快女性基础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应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升级,进而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宇飞
文章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按互联网资源将我国各省市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地区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的原因,要重视男性人力资本的精英人才培养,加快女性基础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应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升级,进而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圣元 陈万明 周蔓
本文用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来表示异质性人力资本,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固定资产存量,得到2004~2013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不同省级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说明物质资本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同区域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促进低水平人力资本向高水平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异质性 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然 李涛
本文利用2000-2013年地级城市的相关统计和人口普查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人力资本对城市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人力资本对东部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中部和西部城市,影响程度由东向西呈现递减的态势。因此,各级政府应重点关注与本地区位条件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适宜人力资本水平。
关键词:
城市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王雅洁
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北省1978~2006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雪艳 赵吟佳 钱雪亚
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结构变量的增长模型,分离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增长效应,并阐述了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异质性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份额,提高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程度,可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在非均衡增长路径上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润红 彭国斌
互联网借助信息传播,将新颖的消费方式带给大众,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和习惯。本文数据源于CFPS(2018、2020),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普及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正影响,通过利用互联网普及深度指标上网频率、上网强度以及家庭成员上网比例进行分析结论不变。从消费类别来看,上网有助于价格弹性较高的消费种类,包含日常耐用品消费支出、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以及交通通讯消费支出,进而推断互联网普及能够有效推动消费层次升级,促进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从地域分析来看,互联网普及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所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毛毅
本文将自然资源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30个省(除西藏)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在我国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于东部省份而言,存在"资源之咒"现象,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并不存在"资源之咒",人力资本对中部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 罗润东 房光婷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利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经济增长模型对环渤海五省市1978-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等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五省市人力资本的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开始由"物质资本投资推动"向"人力资本推动"转变,但五省市均呈现出非均衡的经济增长态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黄毅
利用PVAR模型分析1997年至201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然后基于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贫穷而有效率"假说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对农村人力资本收入效应区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不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在次发达区域,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只能缓慢促进农民收入;而在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师萍 岳宏志 韩先锋
对1998-2008年人力资本及其结构进行了度量分析。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此期间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但改善力度不大;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当期作用不明显,存在滞后效应;在人力资本构成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受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接金 胡永平
文章运用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包含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衡量方法——各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人力资本和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其产出效率不同,不同地区政府教育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也不同。因此,三大地区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重点及结构调整方向应有所区别。
关键词:
政府教育支出 人力资本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科
运用中国省区面板数据,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作为划分异质人力资本的唯一标准,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三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之间的比例α越大,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三地区物质资本折旧率越高,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物质资本折旧率增大时,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而有利于生产高级劳动者;三地区为形成单位高级劳动者所需的费用ρ在2000年—2009年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平均存量的高低及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规律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离散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的人力资本离散度正向于经济增长,而具有较低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负向于经济增长。依据"高等教育拉动"、"正态分布"和"低等教育拉动"三种类型,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追赶效应"出发,归纳了内生增长理论的趋同思想,并发现具有"高等教育拉动型"和"正态分布型"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地区与前沿人力资本存量地区有增长趋同性,而具有"低等教育拉动型"的地区与之具有增长发散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离散度 追赶效应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