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8)
- 2023(10702)
- 2022(9325)
- 2021(8390)
- 2020(7320)
- 2019(16612)
- 2018(16137)
- 2017(31504)
- 2016(17391)
- 2015(19753)
- 2014(19963)
- 2013(19781)
- 2012(19183)
- 2011(17452)
- 2010(17759)
- 2009(16915)
- 2008(16708)
- 2007(15556)
- 2006(13773)
- 2005(12576)
- 学科
- 济(94314)
- 经济(94226)
- 管理(49579)
- 业(42577)
- 方法(36223)
- 企(33316)
- 企业(33316)
- 数学(31969)
- 数学方法(31661)
- 地方(23853)
- 农(21046)
- 中国(20931)
- 财(20759)
- 学(19076)
- 业经(16665)
- 地方经济(15085)
- 制(14646)
- 农业(14419)
- 贸(13675)
- 贸易(13668)
- 易(13145)
- 环境(12590)
- 和(12347)
- 融(11973)
- 金融(11971)
- 银(11502)
- 银行(11471)
- 理论(11177)
- 行(10935)
- 体(10720)
- 机构
- 大学(262799)
- 学院(261173)
- 济(117322)
- 经济(114928)
- 管理(96743)
- 研究(93523)
- 理学(82740)
- 理学院(81719)
- 管理学(80294)
- 管理学院(79788)
- 中国(70606)
- 科学(56928)
- 京(55459)
- 财(53721)
- 所(48757)
- 农(44456)
- 研究所(43937)
- 中心(42599)
- 财经(42018)
- 江(40713)
- 经(37961)
- 经济学(37684)
- 业大(37282)
- 农业(34949)
- 北京(34937)
- 范(34593)
- 师范(34259)
- 经济学院(33754)
- 院(32825)
- 州(31835)
- 基金
- 项目(166336)
- 科学(130753)
- 基金(121221)
- 研究(120299)
- 家(105603)
- 国家(104773)
- 科学基金(88886)
- 社会(77974)
- 社会科(73811)
- 社会科学(73788)
- 省(64303)
- 基金项目(63909)
- 自然(56056)
- 自然科(54729)
- 自然科学(54712)
- 教育(54646)
- 划(54207)
- 自然科学基金(53756)
- 资助(50047)
- 编号(48054)
- 成果(40339)
- 重点(37798)
- 部(37307)
- 发(37295)
- 创(33307)
- 课题(33300)
- 国家社会(32633)
- 教育部(31783)
- 科研(31688)
- 创新(31365)
共检索到40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制度背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嘉
文章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总体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公共投资 区域经济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祝接金 胡永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三大地区政府支出的效率改进机制不同,但其单个要素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相似的时序动态变化,只是由东到西政府支出对资本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作用渐次减弱,劳动产出效率在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改善,东部地区也只是1990年代初较高,其后大幅下降。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支出 区域经济增长 效率改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华 郭凯
本文从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6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过度攫取与干预都可能导致经济扭曲,损害本地区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经济增长。总的来看,基建支出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但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例过高会损害地区经济效率;经济越发达,科技支出对经济促进的效果越明显,而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支出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新 李天籽
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中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而沿边地方政府又是其主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是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强化,沿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利益和目标上会有所偏差。这导致了沿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采取对内竞争和对外合作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两种不同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研究对进一步揭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制度安排,提升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洁 刘盼盼
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两者交叉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新型城镇化各自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两者交叉项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但在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助推效应。应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探索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良性耦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刘京焕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空间外溢以及地方间增长竞赛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有何影响?本文基于一个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以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同时生产性公共支出的空间外溢对本地经济增长有消极影响,而福利性支出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2)区域间经济增长率存在竞争效应;(3)投资率、就业增长率以及开放程度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研究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有效性。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公共支出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主要路径。本文在提出债务规模对三条路径影响都是非线性、且作用可能存在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010-2016年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无显著的影响,对私人投资有倒U型影响(拐点约为19%),对公共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的影响都是倒U型的(拐点分别约为30%和28%),对公共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西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都存在倒U型影响(拐点均在70%以上)。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经济增长路径 区域异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刚 吴国维
日益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否仍然能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在实证中却面临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所导致的内生性难题。本文采用我国各省区政府信息平台2010-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真实数据,以地方政府"招拍挂"出让价款作为工具变量剔除内生性,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债务率较低地区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债务率高地区这种作用不明显。同时,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因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和政府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伏润民
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和IS-LM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模型,并选择2005~2010年西部Y省106个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相对于社会投资经济效应而言明显较弱。从分区域比较来看,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在高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小,在低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大。这表明,除了要提升债务资金配置效率,举借债务还要考虑辖区内的社会投资需求水平,而不能盲目扩张债务,否则会降低债务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芬
笔者探讨了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完全分权和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完全集权和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在部分分权的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将努力发展能够为地方政府创收的产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我国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对现阶段通过简政放权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分权 区域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基于中国各省市2010-2016年间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倒U型的,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政府债务/GDP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举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