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0)
- 2023(18452)
- 2022(15579)
- 2021(14575)
- 2020(11949)
- 2019(27455)
- 2018(27099)
- 2017(51783)
- 2016(27966)
- 2015(31149)
- 2014(31297)
- 2013(31179)
- 2012(29223)
- 2011(26618)
- 2010(26773)
- 2009(24662)
- 2008(24029)
- 2007(21136)
- 2006(18915)
- 2005(17416)
- 学科
- 济(134134)
- 经济(134017)
- 管理(76650)
- 业(72880)
- 企(57854)
- 企业(57854)
- 方法(51059)
- 数学(44140)
- 数学方法(43687)
- 中国(37985)
- 农(33727)
- 地方(32437)
- 业经(28539)
- 学(27376)
- 财(27229)
- 贸(23609)
- 贸易(23593)
- 农业(22988)
- 易(22830)
- 制(22596)
- 环境(19604)
- 银(19446)
- 银行(19392)
- 融(19325)
- 金融(19323)
- 和(19023)
- 行(18731)
- 地方经济(18707)
- 理论(18373)
- 技术(17993)
- 机构
- 大学(405834)
- 学院(403193)
- 济(175082)
- 经济(171614)
- 管理(154374)
- 研究(148193)
- 理学(132257)
- 理学院(130684)
- 管理学(128677)
- 管理学院(127945)
- 中国(111269)
- 科学(88900)
- 京(88686)
- 财(77244)
- 所(75382)
- 研究所(68397)
- 中心(64723)
- 农(64443)
- 财经(61293)
- 江(59546)
- 北京(57298)
- 业大(57078)
- 经(55751)
- 范(54976)
- 师范(54459)
- 经济学(54033)
- 院(53812)
- 农业(50011)
- 经济学院(48397)
- 州(47972)
- 基金
- 项目(268192)
- 科学(211365)
- 研究(197333)
- 基金(194655)
- 家(170024)
- 国家(168649)
- 科学基金(143832)
- 社会(126244)
- 社会科(119833)
- 社会科学(119805)
- 省(102797)
- 基金项目(102267)
- 自然(91222)
- 教育(89450)
- 自然科(89067)
- 自然科学(89049)
- 自然科学基金(87486)
- 划(87070)
- 资助(80804)
- 编号(79066)
- 成果(65048)
- 发(61573)
- 重点(60721)
- 部(59781)
- 课题(55552)
- 创(54938)
- 国家社会(52673)
- 创新(51401)
- 教育部(51193)
- 科研(50417)
- 期刊
- 济(201395)
- 经济(201395)
- 研究(129160)
- 中国(82135)
- 学报(62073)
- 管理(59601)
- 农(59221)
- 科学(58807)
- 财(56414)
- 大学(47108)
- 教育(45735)
- 学学(44127)
- 农业(41298)
- 融(37523)
- 金融(37523)
- 技术(35471)
- 经济研究(33372)
- 业经(31089)
- 财经(30689)
- 经(26578)
- 问题(26053)
- 业(21894)
- 技术经济(21236)
- 贸(21230)
- 图书(20444)
- 世界(20165)
- 国际(19093)
- 科技(19087)
- 理论(18428)
- 现代(18309)
共检索到619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过剩产能消耗缓慢、市场机制运行不畅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难持续等诸多挑战,尤其是区域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困难。文章对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最高,相关系数高达0.940 3,其次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东南沿海地区普遍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Chenery第4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建议加大对科技型、创新性民营企业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扶涛 陈恩
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基于两体制和多体制的PTR模型,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各种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总量研究 结构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汉云
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而金融发展涉及的是金融质量的提高,因此,金融发展的质量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已有的金融和经济增长文献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体系的规模,很少涉及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金融中介质量调节。本文运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和金融中介发展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银行效率评价,提出了对经济增长存在巨大影响的金融中介调节质量的方法。本文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质量调节的改善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金融代理的成本,增进金融产品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基于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DEA和Tobit方法,利用跨期数据比较分析了1995~2008年各省、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并利用DEA模型对其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分布明显地是由西向东逐步提升,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的效率值很低,而东部地区省份多为最高效率或次高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技术和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是使经济更加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DEA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指标 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文章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政策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西部与东部及东北地区间均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关联性。同时,中部、东部及西部等三大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关联性。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组合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关联性。②西部经济增长是东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东部、东北及西部同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③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干扰后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发现,发达的东部地区对欠发达的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这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较强的推进作用,而且,欠发达区域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金层
指出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目前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区域经济增长优化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要从劳动、资本、技术因素出发,结合国内旅游物流发展的其他影响因素,使旅游物流产业发展更加稳健合理。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旅游物流 优化 产业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文章设计了旅游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地位指数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3个指标,依据1990~2007年张家界有关统计资料,揭示旅游业发展在张家界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带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轨迹及特征。在定量测算张家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揭示了旅游开发从先富区到又能富民的过程。本项研究为张家界市和同类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旅游业 增长弹性 结构升级系数 张家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文骏 徐瑞扬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MLI指数并使用异质性面板格兰杰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实证分析1995至2009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长期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同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分别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表现出中国的生产要素正在向生产率和能源效率较高的产业进行转移。然而,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依旧明显,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需要协调各省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能源利用效率,以免扩大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MLI指数 能源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小俊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源于思想创新而产生的创意产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推动效用表现得越来越显著。研究发现,在从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来看,其影响主要体现于对公众意识的改变、对产业新动力源的增加和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变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行为与生产过程甚至是日常行为的融合,而这种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又可以通过共同协作机制,将单个的行为发展为创意生产最终实现区域的整体经济提升。未来应加速创意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创意产业自身科技性的提升实现对行业产业链高端位置的占领;优先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主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